分享

佛塔的别名

 杏坛归客 2020-05-24

佛塔的别名

佛塔 [ fó tǎ ] 佛教建筑形式。简称塔。俗称宝塔,亦称浮屠。最初用于供奉佛骨,后亦用于供奉佛像,收藏佛经或保存僧人遗体。晋 法显《佛国记》卷上:“此处别有佛塔。”《南史·夷貊传上·扶南》:“武帝改造阿育王佛塔,出旧塔下舍利及佛爪发。”

白塔 [ bái tǎ ]

白色的佛塔。南朝 慧皎《高僧传·译经·求那跋摩》:“是时天景澄朗,道俗哀叹,仍于其处起立白塔。”宋 苏轼《赴岭表过金陵蒋山泉老召食阻雨不及往》:“独望钟山叫宝公,云间白塔似孤鹤。”金 元好问《戊戌十月山阳雨夜》:“出门望白塔,但觉襟袖润。”另,古地名。唐 韩愈《刘公墓志铭》:“环之会下濮州,战白塔,救宁陵襄邑,击李希烈陈州城下,公常在军间。”又,山名。《清文献通考·兵三》:“诏会议寻议定于白塔山及九门各设炮五座,竖旗杆五,遇有警急,声炮为号;杆上昼则悬旗,夜则点灯,白塔鸣炮则九门皆应之。”

阿育塔 [ ā yù tǎ ]

即佛塔。阿育王改奉佛教后,传说于各地建立八万四千塔,故名。元 倪瓒《送僧》:“去依阿育塔,还宿梵王家。”清 赵翼《刘荫萱远寄藏佛一尊赋谢》:“其多岂特八万四千阿育塔,直与恒河同数微沙尘。”

宝塔 [ bǎo tǎ ]

佛塔。原为美称,后泛称塔。《法华经·宝塔品》:“尔时多宝佛于宝塔中分半座与释迦牟尼佛。”唐 王维《为舜闍黎谢御题大通大照和尚塔额表》:“降出天门,升于宝塔。”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四:“本以众宝装饰,故称宝塔,今则瓦砖所成动称宝塔矣。”

宝台 [ bǎo tái ]

对佛塔、佛寺的美称。《观佛三昧海经·观四威仪品》:“身如宝台,足步虚空。”唐 岑羲《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宝台耸天外,玉辇步云端。”

堵波 [ dǔ bō ]

梵语窣堵波音译之省。即塔。唐 李绅《修龙宫寺碑序》:“堵波已倾,法轮莫转。”

梵塔 [ fàn tǎ ]

佛塔。唐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清 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一:“(资福寺)殿前梵塔上勒片石,有‘壬寅三月三日’字,未知何时所建。”

佛图 [ fó tú ]

佛塔。南朝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庾公尝入佛国,见卧佛。”《魏书·释老志》:“凡宫塔制度,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北史·魏纪二》:“毁邺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玺二。”另,佛寺。《太平广记》卷八九引王琰《冥祥记》:“﹝法朗﹞见道边败坏佛图,无复堂殿,蓬蒿没人。”《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乙卯,诏州郡县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于是向所毁佛图,率皆修复。”胡三省注:“佛图,即浮屠,或曰:佛图,即佛寺。”清 钱谦业《黄子羽六十寿序》:“今也束身净业,飞心佛图。”

浮屠 [ fó tú ]

指佛塔。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一》:“阿育王起浮屠于佛泥洹处,双树及塔今无复有也。”宋 苏轼《荐城禅院五百罗汉记》:“且造铁浮屠十有三级,高百二十尺。”清 李渔《蜃中楼·传书》:“你慈悲救苦,俺稽首皈依,胜造个七级浮屠。”另,梵语的音译。旧时称伞或旗的顶子。因其形似塔顶,故名。《金史·仪卫志下》:“伞制,皇太子三位妃皆青罗表紫里、金浮图。”《明史·流贼传·李自成》:“标营白帜黑纛,自成独白鬃大纛银浮屠。”又,亦作“浮图”。梵语的音译。佛陀,佛。《后汉书·西域传·天竺》:“其人弱于月氏,修浮图道,不杀伐,遂以成俗。” 李贤注:“浮图,即佛也。”晋 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上》:“浮屠者,佛也。西域天竺有佛道焉。佛者,汉言觉。将悟群生也。”《新唐书·狄仁杰传》:“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又,指佛教。南朝 范缜《神灭论》:“浮屠害政,桑门蠹俗。风惊雾起,驰荡不休。”《新唐书·李夷简传》:“(夷简)将终,戒毋厚葬,毋事浮屠。”清 恽敬《香山先生家传》:“论曰:先生之学,杂于浮图、老氏。”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喇嘛)则又似与浮屠同出,其髠首不蓄发亦同。”又,指和尚。唐 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夫文畅,浮屠也。”宋 王禹偁《柳赞善写真赞》序:“(柳宜)堂有母,思见其面而不得归,浮图神秀 为写其真,使其弟持还,以慰倚门之望。”清 刘大櫆《游黄山记》:“若有浮屠,持鉢而倚于门闾,是曰空相之庐。”

化塔 [ huà tǎ ]

佛塔。唐 张说《侍宴蘘荷亭应制诗》:“园林看化塔,坛墠识余封。”唐 高适《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诗》:“化塔屹中起,孤高宜上跻。”刘开扬注:“塔为埋佛骨之所。佛经中言佛菩萨等以神通力化作佛形曰化佛,故塔亦称化塔。”

灵塔 [ líng tǎ ]

即佛塔。唐 丘丹《萧山祗园寺》:“灵塔多年古,高僧苦行频。”南唐 李中《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杉桧已依灵塔老,烟霞空锁影堂深。”宋 苏轼《泗州僧伽塔》:“我昔南行舟系汴,逆风三日沙吹面,舟人共劝祷灵塔,香火未收旗脚转。”

庙卫 [ miào wèi ]

指佛塔。明 何景明《游洪法寺塔园土山》:“凭危眺倒景,俯槛惊流雾。空王涌庙卫,贵者留墟墓。”

僧塔 [ sēng  tǎ ]

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和各种法物的佛塔。宋 王禹偁《送南阳李太傅》:“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僧塔旧题前进士,斋坛新拜上将军。”

窣堵波 [ sū dǔ bō ]

梵语的音译。即佛塔。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呾蜜国》:“诸窣堵波及佛尊像,多神异,有灵鉴。”唐 黄滔《大唐福州报恩定光多宝塔碑记》:“释之西天谓之窣堵波,中华谓之塔。塔制以层,增其敬也。”宋 王安石《草堂怀古》:“周颙宅作阿兰若,娄约身归窣堵波。”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遥望窣堵坡,相约僧跻攀。”亦省作“窣堵”。《新唐书·西域传上·天竺》:“(中天竺)死者燔骸取灰,建窣堵,或委野中及河,饵鸟兽鱼鳖,无丧纪。”宋 陆游《予数年不至城府丁巳火后今始见之》:“窣堵招提俱昨梦,祝融、回禄尚余威。”清 曹寅《句容馆驿》:“胥徒复传舍,窣堵尚斜阳。”

塔庙 [ tǎ miào ]

塔。亦泛指寺塔。《魏书·释老志》:“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岂令罄井田而起塔庙,穷编户以为僧尼也?”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塔庙:塔婆,或义译为庙。”唐 杜甫《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十五年》:“自佛法入中国,塔庙之盛,未之有也。”胡三省注:“佛弟子收奉舍利,建宫宇,号为塔,亦胡言,犹宗庙也,故世称塔庙。”

塔婆 [ tǎ pó ]

塔。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六:“塔婆:或言‘偷婆’,或言‘薮斗波’,皆讹也。正言‘窣睹波’,此言‘庙’也。”《释氏要览·送终立塔》:“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

偷婆 [ tōu pó ]

佛塔。唐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偷婆,经中或作兜婆,或云塔婆,或言薮斗波,皆讹也。正言窣堵波。此云庙,或言方坟,皆义释也。”《法苑珠林》卷五四:“若菩萨为如来故,若供养偷婆,若窟若舍,若故若新,是名支提供养。”

香殿 [ xiāng diàn ]

佛塔。唐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于门南畔可二十步,有窣堵波,高百许尺,是世尊昔日夏三月安居处。梵名慕攞健陀俱胝,唐云根本香殿矣。”另,佛殿。唐 严武《题巴州光佛寺楠木》:“香殿萧条转密阴,花龛滴沥垂清露。”

【别名辞海】之《佛塔的别名》

                                                                                                                                                                                                                                                                                                                                              秋霜诗社                

编著:田家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