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市场分析 - 文 李四 大家好我是李四,今天和大家聊聊市场。 周五大盘杀跌凶猛,一把跌破5月7日以来构筑的横盘区间。这意味着最近半个月进场的人悉数被套,对人气打击极大。之前总有人盼大盘下跌,摩拳擦掌想进场,但市场迟迟不跌,内心很烦躁。不过,周五跌这么一下,之前盼跌的同志似乎有点慌了,又喊一夜回到解放前,可见这下跌足够震慑人心。那么,周五为什么大跌?本轮下跌是什么性质?应对策略如何? 1.为什么大跌? 首先,我们回答第一个问题,周五为啥大跌? 如果你看了这两天的擒牛社应该知道,无论是刘三老师还是我,都对短期大盘有点担心。从我个人的分析框架来看,大盘波动主要由3个因素决定。分别是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风险偏好决定。 其中: 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密切相关; 无风险利率和货币政策相关; 风险偏好比较复杂,它反应的是市场情绪,这个情绪,既会受到企业盈利、无风险利率影响,也会受到重磅事件影响。 从这个框架来看,我们来看下为什么市场会跌。 宏观层面,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市场。此前市场都希望周五的政府报告,能给出全年的GDP增速指引。但是,这次报告并未设立GDP目标(去年为6-6.5%),市场对此解读为利空。 不过,没目标其实问题不大,因为我们可以自己算。工作报告中谈到,安排赤字规模比去年多1万亿,去年赤字是2.76万亿,那么今年就是3.76万亿(2.76+1),报告要求的赤字率=3.6%(备注:赤字率=(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名义GDP),这样倒算,可得名义GDP今年的目标是104.4(3.76/3.6%)万亿。而去年的GDP为99.1万亿。那么,名义GDP增速就是5.4% (104.4 / 99.1 - 1)。我们都知道,名义GDP是包含通胀的,剔除掉通胀因素,有人测算,今年的实现GDP增长目标在3-3.5%之间。相比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制定的1.6%的经济目标,其实要好不少。 货币层面,短期压制市场,中期利好。说短期压制,主要是近期无论是中期借贷便利便利(MLF),还是贷款报价利率LPR,均未降息。表明央行暂时无意继续宽松。不过周五政府报告中提到,要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所以中期来看,市场依然会在货币宽松的环境下。 再来看风险偏好层面,个人认为,周五的港股下跌才是下跌的导火索 此外,很多大白马都是AH两地上市。如果港股暴跌,很容易导致两地价差过大,在A股上市的部分也会下跌。考虑是大盘股,所以直接影响指数。 2.应对策略 周五的下跌看上去很吓人,但看了上面的分析你会知道,本轮下跌,背景是缺上涨的利好刺激(实际上经济有托底、货币会持续宽松),诱因是港股下跌。 所以,这轮下跌,更大概率是上升途中的一次调整,但回落可能有一定杀伤力,如下图所示。(这张图最近反复出现在文章中,大家请好好体会) 你可能会问,止跌有什么信号?周五我在知识星球和读者分享了两点: 1)上证指数成交额萎缩到1500亿上下(19年下半年数次低点,均在此量能水平止跌) 2)市场振幅缩小,比如连续多日振幅在1 .5%以内 这两个现象表明,市场足够低迷,卖压变小,这种情况下,场外资金稍微进来点,市场就容易反弹。 在这种情况下,有两点交易思路。 短期涨幅过大,估值过高的品种应该减仓。 卖出的资金应逐步向3个方向挪动: 1)前期涨幅不大,估值偏低,但行业景气度仍在的品种; 2)短期估值偏高,但经过下跌,估值回归合理的景气品种; 3)调整过程中抗跌的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