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需要认识的人类睡眠规律

 逸香阁居士丽人 2020-05-24

“健康的体魄来自睡眠”。这是科学家们新近研究后提出的观点。

睡眠是生命的基本需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基础,它就如同空气、食物和水一样,对人的生命至关重要。人的身心疲劳主要是靠充分的睡眠来恢复的。规律而充足的睡眠是健康长寿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认识正常的睡眠规律,并遵循这种规律,才能保证良好的睡眠。

睡眠是受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睡眠与觉醒中枢控制的大脑复发性的生理活动,人类的睡眠可分为五期、两相:

第一期,人躺下不久,意识处于模糊状态,身体有飘浮感觉,此时如醒来,则会否认已入睡。

第二期,此时睡眠甚好,掰开眼睑不见光,眼球也不动,如此时醒来,仍有未曾入睡之感。

第三期,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阈值提高,有睡眠感但不深。

第四期,睡眠最深,无精神活动,无眼球活动,生命体征正常,不易被叫醒。

第五期,伴有眼球快速水平颤动、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大量活动,包括丰富多彩的梦境。

一般来说,哺乳动物的睡眠可以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浅度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也就是深度睡眠)两类。

如图,当晚上睡觉时,我们会在深度睡眠和浅度睡眠之间交替进行。前四期叫非眼快动相睡眠(NREM),时间约80~120分钟,第五期叫眼快动相睡眠(REM),时间约20~30分钟。这两相睡眠交替循环,每夜约有4~5个循环周期,约6~12小时。

一般人的最佳上床睡眠时间是在21-22时,这是因为人体在22-23时将出现一次生物低潮,如果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在23时还未入睡,那么一过24时,就很难睡着了。

我们的生物钟有个习惯——用环境中的蓝光多少,来判断生物时间。(这是由于中午太阳光线蓝光较多,晚上较少)

如果生物钟判断现在是晚上(蓝光少),那就会逐渐分泌褪黑素(一种身体产生的让我们进入睡眠的激素)

因为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光线中,有较多的蓝光,会误导我们的生物钟以为是白昼时间,从而影响褪黑色素分泌,导致我们睡眠质量不佳。

此外,为了让自己安心入睡,还需要关注卧室的环境。例如,卧室内使用暖色的灯具,昏暗的光线有助于睡眠。

同样的道理,为了让我们睡醒之后更加精神,我们应该在起床的瞬间就拉开窗帘,让太阳光进入屋内。

起床后的一个小时内,也非常建议出去锻炼身体。这会让我们的生物钟意识到白天已经到了,于是更快地进入高精力状态。

其实,比睡几个小时更重要的是,你在什么时候起床。

如果你能在浅度睡眠的时候准时起床,那么睡醒之后,就能够神清气爽,几乎没有赖床的想法。

作者:dongguang123

睡眠管理分为主动管理和被动管理。

主动管理是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有关的睡眠知识、达到管理睡眠的状态,使我们拥有健康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被动管理是当我们面对睡眠不知所措,感到困难时,求助专业的健康管理师或医生,通过心理、调理或治疗的方式,管理睡眠的过程。

如果您有不易入睡,睡眠浅,或睡眠时间短等简单的睡眠问题,可用下面链接里的按摩穴位用助眠贴穴位贴服的方法体验一下:

如果您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就需要找我们用专业的技术方法进行调理,因为失眠只是表现出来的症状,而不是问题的根本。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睡眠问题,就需用专业的睡眠管理技术方案从根源上解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