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紫雲南安房黄氏,筍江里溪后勝公传记。

 广东黄汉光 2020-05-25

【紫雲黄氏 筍溪始祖】

一,《紫雲五安始祖》

紫云始祖黄守恭处士,时称“郡儒”,世称“长者”。五子分居五安,长子经公居南安芦溪,次子纪公居惠安黄田,三子纲公居安溪葛盤,四子纶公居同安金柄,五子纬公居诏安高坑。

紫雲会亲诗:“五安五子炳千秋,知是开元共一流,欲识紫云真道脉,源头始祖在泉州”。

二,《长房南安经公传》

紫雲南安黄氏始祖黄经,生于唐永徽乙卯年(655年)。黄经,字角才,號逸庵,妣陈氏,生子四:长子惟仁,次子惟义,三子惟礼,四子惟智。

紫雲始祖黄守恭长子黄经,少习诗书,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唐垂拱二年(686年),守恭公献地建寺,命子分居各地,自立纲常,创业兴家。经公时年三十二岁,扶母携带眷属,从桑莲古地,扬鞭登程,停蹄于县北芦溪隍山,又名黄山,今南安市罗东镇蔡厝村,俗名埔头为紫云黄氏南安房肇基始祖。

三,《吕洋春郎公传记》

        春郎公:紫雲长房始祖经公之裔派春郎公,字鹰扬,妣邱氏,于公元873年,因兵荒马乱,由南安芦溪逃難入吕洋(现蓬华镇黎阳村)。深居山里,以农为业。

       传曰:“吾祖春郎公,出门锄头畚箕,入门稀糜菜甫丝,人杰地灵山水秀,繁衍子孙千万支。”

        吾祖春郎公生子有六:长子一郎居吕洋,次子二郎分居长泰,三子三郎官居福建布政史居福州北门,四子四郎分居广东潮州,五子五郎分居浙江永嘉,六子六郎回归罗东蘆溪。各支派历代以来,子孙繁衍,瓜瓞绵延,千余年来已达数百万之众。

四,《筍溪始祖勝公传略》

世祖经公,字角才,长者公,宗子也。

自紫雲分居南安,县北四十里,蘆溪名其地,曰黄山,仍以长者著聲。

配會氏,同葬本都后山,许垵中崙穴,負乾拱巽,兼亥已偈號也字形。

五代时,春郎公,以长子之裔,避乱迁居诗邱之吕洋,室家俱备,遂建大宗。

奉经公为南安房始祖,崇祀中堂,万配邱氏,同墓。

蓬岛霞美林隔垅洋崙穴,負壬拱丙,兼子午,偈號仙人撫琴,立合杯石为记。

宋宣和三年,辛丑重立墳碑,安葬。

生六子,以行名幼子,六郎公,配邱氏,同葬许坑宫与四郎墳毗连,在公墓右臂,其子孙,復归蘆溪,仍称黄山,积功累仁,捨资造蘆川桥梁,人便涉,世称长者,数传至勝公。(笋江裹,溪后始祖)

         康熙丁酉解元,辛丑翰林

             裔孙黄焕彰进士谨识

附:摘自《肇基黄山吕洋合纪》,黄焕彰进士四续族谱補辑。

五,《晋卿公传记》

据《筍溪黄氏家谱》记载:

勝公,子一,晋卿。

勝公为一世祖,夫祖守恭公,则其俊不盡知,祖伯福公,则其前不可遗。

勝公,非一世祖,由蘆溪而徙居泉之筍江,则自勝公之子晋卿始。

故追溯守恭公为始祖,曆纪其可知者,而立勝公为筍江之一世祖。

云:二世祖,讳晋卿,六十府君,勝公子,至元中时,迁居泉州新门外,晋江三十四都鄉,通铺,筍江里溪后。(晋卿公,公元1309年出生)

元至大已酉十一月十五日亥时生,正戊申即明洪武,元年五月十八日子时卒,寿六十,葬本里乌墩,沙尾下垵地近江边,抑被水没。

配林氏,元至大庚戌十二月十七日午时生,明洪武庚戌五月初八日丑时卒,六十一,谥勤敏,袝葬。

子二:天寿,本支祖;天祐,分支水溝。

公建居蘆溪,黄山头,时值元季,兵荒马乱,荡析避地,公至晋江三十四都筍江里安居。

《溪黄家谱》

        据《四续增修谱序》记载: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自天而下皆所生也,自祖而下皆祖所衍也。则谱要焉,谱布也,由祖讫,孙布其,人之事,之事而列也,谱普也。注序世统及传志纪铭有关,伦教者偹载其中,事资周普也。而尊祖敬宗,收族之羲举焉矣。然则谱之修不恭重哉。

        吾家自桑莲著瑞分派芦川,延匕绵匕,传至勝公是为我房一世支祖,至二世晋卿公始,由芦川開基,即西荀江里,名曰溪後,六传至后溪公,以名进士起家嗣是南宫,按踵茈榜绍徽或奪省解或领會魁第蝉聯。

       据《第一,二秋房日记置》记载:《筍江里居志》撰。

1.累赠奉直大夫,晋卿公开基筍江(笋江),本纪里居志。

2.清例赠文林郎,邑增生孝毅黄公(墓志铭)。

3.清例封文林郎,郡庠生丕亭黄公洎继妣尤太孺人墓志。

4.清乡进士,文林郎截選县正堂,莱峯黄公墓志铭行述,明副室吴氏行状。

5.明奉直大夫,云南弥勒州知州,后溪黄公,洎配史宜人行(畧)。

6.清例封孺人,江氏行状。

六,《紫云黄氏文武英才》

        据史料记载,紫云黄氏子孙科第联芳,人才辈出。在科举时代,据不完全统计,紫云泉州黄氏高中进士259名,其中文状元3名、武状元2名、榜眼2名、探花3名。

一,状元(5名)

1.后唐同光乙酉科“状元”黄仁颖。

2.宋淳熙丁未武科“状元”黄褒然。

3.明万历丁未科“状元”黄士俊。

4.清光绪庚辰武科“状元”黄培松。

5.清光绪庚辰科“状元”黄思永。

二,榜眼(2名)

1.宋咸平戊戍科“榜眼”黄宗旦。

2.明隆庆戊辰科“榜眼”黄凤翔。

三,探花(3名)

1.宋绍熙癸丑科“探花”黄中。

2.明万历乙丑武科“探花”黄守魁。

3.清同治甲戍科“探花”黄贻楫。

据紫雲黄氏资料记载:

        泉州紫雲黄氏历代文武进士(包括浙江平阳,苍南),唐代七名,五代三名,宋代一百六十三名,元代二名,明代五十九名,清代五十九名,合计历代进士二百九十三名。

来源:紫雲文化族谱和书刊

2020年5月17日(黄文明 收集整理)

《鲤城溪后黄文武登仕录》

溪後派(徙居鲤城)

明朝:

黄英童:冠带義官。

黄淑瑀:岁贡。

黄凱:灵山巡检。

黄伯陽:宜城典史。

黄瓚:正德庚午举人,嘉靖癸未进士,琼州知府;父子进士,重燕鹿鸣寿九十二祀名宦。

黄思近:嘉靖壬戍进士,雲南布政,祀名宦。

黄思新:天啟庚午举人弥勒州知州,父瓒正德庚午举人,重燕鹿鸣。

黄拱参:岁贡,知吴江县。

黄拱昌:萬暦副榜。

黄之高:岁贡,知宁远县。

黄中炅:崇祯癸酉举人。

黄拱奎:天啟岁贡,益藩长史。

黄拱垣:萬暦壬子举人。

黄其達:崇祯丙午举人。

黄志辅:崇祯癸酉亚魁。

黄士羽:崇祯癸未进士,广东提学太常卿。

清朝:

黄隆:顺治戊子举人,湖郧襄道。

黄中爕:岁贡南平教谕。

黄翼麁:戊子副榜。

黄葉筠:永州通判。

黄士垐:靈川知县。

黄翼惠:副榜,尤溪教谕。

黄中琰:岁贡,惠州推官。

黄中鼎:推官。

黄士茂:康熙辛酉举人。

黄翼巒:岁贡,汀州训导。

黄德济:岁贡。

黄鳳彩:侯选经暦。

黄祐生:康熙甲午举人。

黄叢生:雍正岁贡。

黄廷贤:康熙壬午亚魁,知新安县。

黄良庆:康熙癸卯第五名會魁,知县池县。

黄为漢:康熙乙酉举人,知河间县。

黄焕章:康熙丁酉解元,辛丑进士,翰林刑礼二部郎中。

黄開泰:乾隆庚辰举人。

黄中煓:参军。

黄中懏:岁贡,知诸暨县。

黄登:康熙丁酉武举。

黄大临:岁贡。

黄育菇:雍正庚子举人,礼部观政。

黄天定:乾隆壬申副榜。

黄升:乾隆壬午举人。

来源:《黄氏家谱》

  【泉州笋溪后城黄抟扶传略】

        据《泉州市志.人物卷》及府志《黄摶扶传略》记载:黄抟扶(1848年~1931年)处士,字通材,号祝堂,桐城厚诚人(今泉州笋江后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举人,翌年,同诒十三年,中进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加员外郎衔。夫人蔡氏,陈氏。黄抟扶有二子四女,传衍己至玄孙五代人。其祖源黄守恭后裔,紫云笋溪后城家族。黄搏扶,南安经公房,原藉晋江县深沪,肇基厚誠,筍江溪俊派,一世祖,世居泉州后城。其祖上多人登科举士。曾伯祖黄景新,晋江人,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壬午武科举人,由泉州府学中式。又一曾伯祖黄振岩,晋江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辛酉武科举人。曾叔祖黄志清晋江人,宅居郡城后城,清同治四年(1805年)乙丑举人。其弟黄抟云,晋江人,宅居后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癸卯举人。

       黄抟扶,中进士,授刑部浙江司主事。不久任秋审处总办,平反多起冤案,加员外郎衔,记名军机章京。候补期间,因母病,请假急归,从此,终生不仕。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黄抟扶负责泉州花桥善举公所,灾荒年设法购买粮食,平价出售给贫苦百姓。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黄抟扶组办团练安定地方。光绪二十九年黄抟扶和黄谋烈等人创办泉州府官立中学堂(今为泉州市第五中学)。光绪三十年黄抟扶倡办并任由华侨黄奕住投资的清源种茶公司经理,在清源山垦辟茶园,引进良种,延聘茶师,设厂制茶;又在城内泮宫口设门市部销售清源茶和武夷岩茶。他称清源洞几株老茶树是宋代茶树,将此树花叶带去南洋菲律宾参加嘉华年会,获金质奖章,清源茶园因而在东南亚各国华侨聚居地负有盛名(后因清源山土匪出没,茶园荒废)。

        光绪三十一年,安溪,永春山洪暴发,泉州遭受水灾,晋江,南安,安溪三县灾情惨重。黄抟扶和黄谋烈请泉州知府陈雪楞电禀褔建省府,发银2000两,米500石急赈。同时致函南洋各埠华侨及上海,宁波等地泉州商家,募集巨款振济灾民处理善后。为此,黄抟扶受朝廷褒三品封典。同年清政府废科举,黄抟扶和举人黄师竹等人创办南隅小学,后改名立成小学。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孔昭同驻泉州,登门拜竭黄抟扶,赠银元数千,黄抟扶不受。民国15年(1926年)南安华侨黄奕住出资1.6万元,委托黄抟扶负责维修开元寺镇国塔垮刹铁链。民国20年(1931年)6月17日,黄抟扶病逝,享年84岁。

       黄抟扶,祖籍晋江深沪,迁居后城有150年左右,后裔繁衍至香港,台湾,鲤城,筍溪,晋江洛江等地。

来源:紫云文化

【黄瓒家族,簪缨世族】

一,《黄瓒传记》

黄瓒:明朝癸未进士。南安县码头人。紫雲黄氏南安房溪后派,四百年诗书贻后,十一世科甲承先。

黄瓒,黄思近父子同为进士。

黄瓒,字宗献,号后溪,生于明弘治三年(1490年),卒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属泉州紫云黄氏南安房,其祖晋卿公于元至正年间由南安芦溪黄山头迁居泉州笋江,遂为笋江黄氏,至瓒为第七代。

明正德五年(1510年)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同榜的还有一位邻居陈中翰,泉州郡守高越拜贺两家,赞曰:对宇望衡,俱登黄甲。时人荣之,就把这条街命名为黄甲街。黄甲地名至今犹存,但该处几年前已经全部拆为公园。

黄瓒先任户部广东清吏司主事,随迁本部浙江清吏司员外郎、湖广清吏司郎中,九年(1530年)补江西赣州府知府,十一年(1532年)丁母忧,十四年(1535年)补广东琼州府知府,政绩显著。嘉靖十七年(1538年)致仕,年四十八岁。筑园笋江之右,日邀宾朋唱和,恣厥栖迟。时倭寇猖獗,笋江之居被焚毁,三十七年(1558年)迁居泉州西街甘棠里(今甘棠巷),四十一年(1562年)三子黄思近中进士,乃筑宅额曰:青云世第。

文革后废,只有宅中池塘“溪后池”地名犹存。

隆庆四年(1570年),恩准重宴鹿鸣,万历元年(1573年)遇登基恩诏加一级,诰命亚中大夫。瓒优游林壑四十余载,“年逾九秩,耳聪目明,啖嚼不异壮岁,人对弈至丙不休,徒步可数里许,见之者以为飘飘乎真仙人也”,九十一岁偶染微疾而卒。陈琛,王慎中称其“诗唐字晋”。

子五:思可、思通、思近、思逑、思新,女三。其子孙历代科甲:子黄思近明嘉靖壬戌进士,五世孙黄士(羽弋)明崇祯癸未进士,六世孙黄良庆雍正癸卯进士,七世孙黄焕彰康熙丁酉解元,戊戌进士,翰林,十一世孙黄裳华同治丙子进士,其余举人代不乏人,秀才贡生则难于计数。故黄裳华成进士后题“青云世第”联云:“四百年诗书贻后,十一世科甲承先”,确为家族写照。

开元寺中紫雲黄氏檀樾祖祠中厅“世受天恩”匾额。

其右上书“赐进士及第中极殿大学士申时行为'。其左书“吳县博士新擢浔州司理黄思新立'。世受天恩四字是明嘉靖年间状元申时行手书,思新立匾,思新乃溪后丽阳派黄思近之弟,隆庆四年(1570)庚午科林奇石榜举人,云南弥勒州知州。

二,《筍江大家族》

吾族系紫云黄氏南安房笋江(溪后)派后溪公派下。始祖晋卿公于元末移居泉州笋江东岸之溪后,子孙蕃衍,故称为笋江派(或称溪后派)。五传至后溪公(黄瓒)。后溪公后裔支分两派:

    (一)、丽阳派。即后溪公三子似山公(黄思近)后裔,于清初迁居今南安市码头镇大坝行政村丽阳自然村。该地三面环山,中间平洋,故称内洋,雅称丽阳。现人口两千多人,合族聚居。历史记忆有父子进士(后溪公似山公)、云南布政(似山公)等。

(二)、郡西派。即后溪公五子衷溪公(黄思新)后裔,散居泉城各地。历史记忆有泉州西街甘棠巷“青云世第”故宅和溪后祠堂(后溪公祠堂),祠堂解放前尚有轮祭,解放后始废。

吾族历代多有在外国外省定居者,尤以旅居东南亚各国及台湾者为多。由于历史原因,颇多失去联系。

紫云笋江溪后黄晋卿公派下支系--泉州溪后黄氏开基始祖黄晋卿(有晋水传芳的灯号)于元朝至正年间(134l-1366)由祖籍地南安十七都芦溪隍山头杏仁树“马林崎”迁徙,定居晋江三十四都笋江里“溪后”(称笋江黄),生二子黄伯福、黄伯友,蕃衍二大宗支。第一宗支黄伯福有四子:黄仙农、黄仙璋、黄仙庆、黄季子,衍传为:

l、黄仙农原籍笋江溪后,明永乐四年(1406年)迁徙至南安十四都许岩村玳头(金淘南丰村),置下田产物业,为日后子孙迁居立下基地。其有六子,传衍六大分支:

(1)黄勤祥原籍泉州黄甲街,其子孙传衍三个分支,迁徙南安十四都许岩村玳头,发祥楼下(金淘南丰村),人丁兴旺,后又分布于金淘镇各村落——金淘村、中心村、时潮村,外迁于漳州、泉州、厦门、建宁、浙江温州、澳门、金门、台湾以及南洋、欧美等地区。

(2)黄真祖原籍泉州黄甲街。子孙后裔三大分支,现分布于泉州后城、新门外、铺敦圣里、惠安县。

(3)黄复宗原籍笋江溪后,子孙后裔二大分支,迁徙分布于南安十四、十五都南坪垅、院后、内沙(金淘时潮村、南丰村)、莆田、广东惠来县、台湾以及南洋各地。

(4)黄复祖,原籍笋江溪后,子孙三大分支,分布于南安码头镇内洋大坝村、泉州西街甘棠、新门徐山、井亭街和厦门、广东等地区。

(5)黄复聚,原籍笋江溪后,后裔徙居泉州后城,西郊白水营。

(6)黄复满,世居南安十五都塔兜(金淘时潮村),后裔支分三派,分布于塔兜、万田后(金淘时潮村),浙江温州。

2、黄仙璋,世居泉州新门内外,后裔分布于泉州黄甲街、晋江福全所、浙江温州等地区。

3、黄仙庆,世居笋江溪后,子孙支分二派,徙居南安乐峰徐内、泉州黄甲街乌螺房、晋江双坑、福州福宁府。

4、季子,世居漳州市内,再由漳州迁往广东。第二宗支黄伯友,有三子:黄玉翁、黄普生、黄普明,衍传为三个支派1、黄玉翁,原籍笋江水沟。2、黄普生,原籍笋江水沟。衍传子孙分布于泉州黄甲街、泉州市区内外等地,泉州新门外、泉州城菜园下、南安梅山镇芸美树坑等地区。3、黄普明,世居笋江水沟,后裔子孙迁徙浙江温州、广东后移居吕宋。

三,《黄思近传略》

黄思近,字与仁,号似山,嘉靖壬子举人,壬戌进士。

黄思近,琼州守瓒之子。黄中烇,思近孙,明朝例监,万历年间,丙午顺天副榜。

黄思新,弥勃知州。瓒之子。黄拱昌,思新子,明朝例监。

黄思远,明朝例监,瓒之子。

黄拱垣,瓒孙,改名钟秀,天启辛酉顺天中式,明朝例监。

黄思近,字与仁,号似山,琼州守瓒之子。嘉靖壬子举人,壬戌进士。

授分宜知县,秩满,擢户部主事。榷武林关,除税样例金,越人遂以思近廉洁,与少宰杨时乔称为“两水部”,赞其清也。出守襄阳,有榷税,往时在事者岁数榷,思近官二载一至耳。江陵相柄政,终不通尺币。丁内艰归。释服,再守饶州。严束淮王府,私人毋敢肆。转江西兵备副使,云南参政。丁外艰,中蜚语,余姚谢公知其诬,白之,得落职。服阕,改广东参议。督府吴襄惠,时使兼署诸道篆。迁云南副使参政,旬宣六诏。先后六年,旦夕所奏记,中丞则以滇之帅重宜裁,跋扈之渐。滇之缅蕃宜开三面之网,不者将滋桀骜,开杀戮,万里之内可念也。

既自免归,与同郡诸公游历山水,娱情咏歌。年七十八卒。

思近天性淳实,宦辙所至,不求赫赫之名;与人交,不作熙愉态,遵职循法,坦衷真意,于上下朋友咸宜,人称为古君子。徐相阶与思近父同年,或谓一见可内补。思近曰:“内外王臣也,某听主爵之所投。”及令分宜,严相故里也。时严相虽谪,余焰扰热,朝论尚未释忿,欲有所深求。

思这不以敌相余焰而曲法,亦不以朝论深求,引绳而批根。其时为郡推者某,思近同年也。何严氏子里居动静,挽思近助为踦龁,不应。郡推寻阴揭严氏子,置大辟。而郡推得擢铨司,江西人衔而思报,泾阳李肃敏司察议摧之,以问思也,对曰:“此自理官所得为,若此议行,似为凶人释憾。”肃敏叹服。

弟思新,弥勒知州。旧志参《闽书》。

黄中隽,号念庵,思近孙。

顺治戊子岁贡,授建宁府训导,历光泽教议,升汀州府学教授。

四百年书香、十一世科甲的溪后黄瓒家族就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支。

四,《书香世家 黄瓒家族》

黄瓒(1490-1581),字宗献,号后溪,晋卿公五世孙,即溪后黄氏第七世。笔者忝为后裔,下文概称为后溪公。晋卿公迁居笋江后,家族逐渐兴隆,到明正德五年(1510年),后溪公得中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进士,这是溪后科甲的开始。同榜的还有一位邻居陈中翰,泉州郡守高越拜贺两家,赞曰:对宇望衡,俱登黄甲。时人荣之,就把这条街命名为黄甲街。黄甲地名至今犹存,但该处几年前已经全部拆为公园。他先在户部任职,历任主事、员外郎、郎中,嘉靖九年(1530年)任江西赣州府知府,十四年(1535年)任广东琼州府知府,十七年(1538年)致仕,年四十八岁。筑园笋江之右,日邀宾朋唱和,恣厥栖迟。时倭寇猖獗,笋江之居被焚毁,三十七年(1558年)迁居泉州西街甘棠里(今甘棠巷),四十一年(1562年)三子黄思近中进士,乃筑宅额曰:青云世第。文革后废,只有宅中池塘“溪后池”地名犹存。退休后筑园笋江之右,日邀宾朋唱和,优游林壑四十余年,九十一岁偶染微疾而卒。陈琛,王慎中称其“诗唐字晋”。

后溪公有五子:思可、思通、思近、思逑、思新,女三。其子孙历代科甲:三子黄思近(1530-1607),字与仁,号似山。嘉靖三十一年(1552)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像后溪公、似山公这样的父子进士,据陈笃斌苏黎明著《泉州古代科举》一书统计,在明代泉州仅有29家。似山公先后任江西分宜县令、户部主事、郎中,湖北襄阳府知府,江西饶州府知府,江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司参议,云南布政使司左参政等职。万历二十一年(1593)致仕。退休后与庄国桢、林云程、欧阳模、黄凤翔、詹仰庇、林乔相结社同游泉南诸名胜,留下许多诗篇。

五子黄思新(1536-1619),字与熙,号衷溪,隆庆四年(1570)举人。这一年刚好也是后溪公中举的第六十周年。古代制度,乡试放榜后地方官举行“鹿鸣宴”,宴请新科举人,上一周甲的举人健在者亦得赴宴,称为“重宴鹿鸣”。时后溪公八十岁,重宴鹿鸣,父子同席,其欣喜可以想见。衷溪公中举后丁忧多年,后始出任汉阳县令,官至云南弥勒州知州致仕。泉州开元寺檀樾祠正厅悬挂着一块牌匾,大书“世受天恩”四个大字,就是状元、相国申时行为他所立。

后溪公有男孙十一人,其中举人四人,其余都是秀才。举人黄拱奎为益王府长史,奉政大夫。举人黄拱参任吴江县知县。另二位未仕。

后溪公曾孙三十三人,其中举人十人。较著者有:黄中㷪(1593-1671),字增英,号念庵,顺治五年(1648)贡生,任浙江诸暨县知县致仕。为我丽阳始迁祖。黄其达(1593-?),字增钦,号淡生,崇祯九年(1636)文魁。变革间卒。黄隆(1611-1688),字增芬,号无庵,顺治五年(1648)举人,历任国子监博士、兵部郎中、甘肃按察司副使、湖广布政司参议等。

后溪公玄孙,进士一人,举人七人。进士黄士𦏵(1608-?),字尔亭,号退庵,崇祯十五年(1642)举人,1643年连捷进士。1644年崇祯皇帝自杀于煤山,黄士𦏵随后到南明任职,历任广东按察司副使、广东提学、太常寺少卿。以后的情况不明。以上两代,适逢明清鼎革,朔风萧杀,吾家饱受荼毒,自此花果飘零。

后溪公五世孙,进士一人,举人四人。进士黄良庆(1673-1755),字秀常,号静楼,康熙五十年(1711)举人,雍正元年(1723)进士,会魁,今泉州东岳山有会魁山,即因其而得名。任安徽贵池县知县,致仕后任泉州清源书院掌教。

后溪公六世孙,进士一人,举人七人。进士黄焕彰(1681-1738),字愧渊,号诲诒,康熙五十六年(1717)举人,解元,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翰林院检讨、礼部郎中、贵州澂江府(现玉溪市)知府、刑部郎中等,曾奉旨核定孔子诞辰。举人黄大临,为当时著名词曲家。

后溪公七世孙,举人一人。

后溪公八世孙,举人三人。

后溪公九世孙,举人三人。

此外有一位黄金昇,是黄裳华之父,虽然不是科举出身,但以军功擢升台澎守备。

后溪公十世孙,进士一人,举人二人。进士黄裳华(1841-1880),字吉礼,号坤五,同治九年(1870)举人,光绪三年(1877)进士,户部主事。举人黄弼基,字丕礼,号初亭,咸丰四年(1854年),他协助陈庆镛办理泉州团练,抵御泉漳莆永等地响应太平军的乱民有功。黄裳华之后,科举废除,科甲遂成绝响。

以上统计,自1510年后溪公中举到1870年黄裳华中举,350年间,后溪公及其子孙十一世,共成进士六人,举人四十二人,另有文秀九十人,武秀四人,监生三十九人,十一人《泉州府志》有传。当年先祖似山公登第,后溪公建大宅,榜曰“青云世第”,黄裳华登第后重修,镌刻门联曰:“四百年诗书裕后,十一世科甲承先”,说的就是这段家史。家族虽说不上显赫,但四百年来,子孙读书,书香绵延,连续十一世科甲不断,在历史上还是比较罕见的。

来源:黄姓文化资料和《南安县志》

2020年5月17日(黄文明 收集整理)

【筍溪支派黄瓒家族科甲仕宦表】

笋溪世次

七世

黄瓚 嘉靖癸未進士,琼州知府,亚中大夫。          

八世

黄思通 禮部儒士,未仕。                 黄思近 嘉靖壬戍進士,云南左参政,大中大夫。              

     黄思逑 秀才,未仕。泉州府志载《篤行》。

     黄思新 隆庆庚午舉人,云南弥勒州知州,奉直大夫。

九世

黄拱垣 万历壬子舉人,未仕。

    黄拱奎 天启甲子歲貢,益王府長史,奉政大夫。

     黄拱參 天启癸亥歲貢,吴江知縣。     

      黄拱昌 天启壬子副舉人,未仕。

十世

      黄中烇 万历丙午副舉人,未仕。       黄中㷪 顺治戊子恩貢,诸暨知縣。

      黄其達 崇祯丙子舉人,文魁。           黄中炎 秀才,军功,惠州推官。       黄中_ 军功,清顺治辛卯广东推官。

      黄之高 秀才,军功,陇西知縣           黄隆 顺治戊子舉人,湖广参议,分守郧襄道,朝列大夫。

      黄中炅 崇祯癸酉舉人,知县。           黄志輔 崇祯癸酉舉人,亚魁,尤溪教谕。                               

        黄中燮 康熙辛亥歲貢,南平敎諭。           

十一世

黄士𦏵 崇祯癸未進士,广东提學,中宪大夫。            

     黄士翶 肇庆訓導。始迁广东东安(今罗浮)。                      

黄翼巒 康熙乙巳歲貢,汀州教谕。                                

黄翼麗 顺治戊子副舉人,直隶州判。                              

     黄葉筠 秀才,军功,永州知府。                                   

     黄士垐 康熙丁巳以人才举义宁知縣。                              

     黄翼蕙 康熙壬子贡生,尤溪训导。                                

     黄士茂 康熙辛酉舉人,知县。                                         

     苏氏(黄士宪妻,御史苏国澜女)钦旌“潜德幽光”匾额,准入祠崇祀

十二世

黄良慶 雍正癸卯进士,會魁,贵池知縣。                          

黄祐生 康熙甲辰舉人,候选知县。                                

      黄廷賢 康熙壬午舉人,亚魁,广东新安知縣。                    

黄叢生 雍正丁未歲貢,候选训导。                                    

      潘氏(黄闻衣妻)钦旌“淑慎其身”匾额,准入祠崇祀                 

十三世

     黄煥彰 康熙辛丑进士,觧元,翰林。刑部郎中。           

     黄育茹 康熙庚子舉人,礼部主事。                                

黄育菶 清雍正国子监生,主簿。       黄為漢 康熙癸卯舉人,历任贺县、宝坻、静海、衡水等知縣。          黄升 乾隆壬午舉人,知縣。               黄天定 乾隆壬申副舉人,直隶州判。                              

     黄式九 乾隆己卯歲貢,未仕。           黄大臨 乾隆甲子歲貢,未仕。著名词曲家,载《泉州府志·艺术》    

十四世

黄開泰 乾隆壬辰舉人,未仕。

十五世

黄朝輔 乾隆庚子舉人,未仕。           黄景溪 乾隆乙卯舉人 ,未仕。          黄景夏 道光己亥歲貢 ,未仕。          李氏(黄以守妻)钦旌“筠节长春”匾额,蒙旨赐金建坊,设位节孝祠 。

十六世

黄歩瀛 道光乙酉舉人,未仕。           黄豪 道光癸未歲貢,未仕。               黄鵬昇 道光甲午舉人,未仕。           黄金昇 清咸丰澎湖守備。

十七世

黄弼基 咸丰壬子副贡生。协办泉州团练,军功。教諭。        

     黄鵬年 军功,布政司都事。               黄裳華 光绪丁丑進士,户部主事。

       筍江里溪后文秀九十人。武秀四人。監生三十九人。

七世祖後溪公派下甲科,備載生監名數,附其軍功及捐銜。未經授識者,依舊譜例,一概不登。

来源:筍江里溪后黄氏资料

2020年5月12日(魅力泉州工作室)

更新于 05月17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