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靠“赔钱”赔出来的世界首富,脑袋里不想着赚钱,却在想这个··· | 远读重洋

 昵称68737584 2020-05-25

转载授权请在本文后留言

前不久,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佐斯成为了推特上的热议话题,引发了不小的轰动。

原因是:贝佐斯可能在未来的几年时间里成为地球上首位万亿美元富翁,而且新冠肺炎正在加速这一进程。

△ 疫情期间,贝佐斯的财富增加了4340亿美元

由于疫情的原因,不少人都呆在家里,依赖便捷的上门送货服务,亚马逊也因此成了受益者。

受到疫情的影响,美国股市大跌,标普500指数在今年下跌了近12%,而亚马逊的股价则是逆势上涨,今年累计上涨约29%。

创始人贝佐斯的身价随之上涨,根据福布斯的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20日,贝佐斯的净资产已经从4月12日的1250亿美元,飙升至1503亿美元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贝佐斯的身价增长了近250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平均每天都赚差不多47亿

这也是他连续第三年成为全球首富。

贝佐斯是如何做到的呢?

今天这篇文章,我就带你走近世界首富贝佐斯和他的亚马逊帝国。

· 01 ·

跟了“古巴难民”的姓

1964年,杰夫出生于美国新墨西哥州,他的母亲只有17岁。当时他的名字叫杰夫·乔根森。

直到4年后,母亲带着他改嫁给一位古巴难民:迈克·贝佐斯。他的姓氏才改为了“贝佐斯”。

△ 贝佐斯童年照

贝佐斯从小就有很多新奇点子。

他为了不让弟弟妹妹进入自己的房间,自制了一个电子报警器。

他在商店看到了一款玩具,这个玩具是靠电池驱动的,通过旋转镜营造出了一个可以产生光幻觉的无穷隧道。

贝佐斯觉得很新奇,就自己试着研发出来了。当时,他才上六年级。

这个项目入围了当地科学的竞赛,所有的老师和同学都对他刮目相看。

尽管老师夸赞了他的创新项目,但很多时候,老师都会提防贝佐斯的奇思妙想。

在贝佐斯上六年级时,为了练习汇总统计,他专门设计了一张问卷,来给老师打分。

他让学生参与了这项统计,而他自己则根据老师的成绩绘制出了图形,来评估老师的教学方式。

老师们不知道这个叫“贝佐斯”的小孩子,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他们有一种被控制的感觉。

尽管贝佐斯拥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但老师并不觉得这个孩子聪明。他们曾经给贝佐斯写下评语:“(贝佐斯)是个智商一般的孩子,不具备领导气质”。

显然,老师们错了,他们可能未预料到这个机灵鬼怪的孩子,会在未来掌控着巨大的商业帝国,并成为世界首富。

· 02 ·

最年轻的副总裁

对于智商这件事,贝佐斯毫不在乎,因为他很敬重的科学家艾伦·凯(Alan Kay)说过:好点子能抵80分智商值。

如果说,贝佐斯的创意为他加了80分,那勤奋至少也能为其加80分。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两年后,贝佐斯加入了美国信孚银行。

在这里,他经常没日没夜地工作,似乎永远不知道疲惫。

在他的办公室里,有一个卷起来的睡袋,窗台上放着一些泡沫板,这都是他用来打地铺的装备。

当时的华尔街人对贝佐斯的印象是,他是一个不修边幅,不到30岁就开始谢顶的工作狂。

但贝佐斯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在老板的眼中,贝佐斯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当你把一个棘手的难题交给他时,他会用心琢磨,然后把它搞定。

后来,贝佐斯被提升为信孚银行的副总裁。当时,他刚满29岁,是该银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

之后,贝佐斯离开信孚银行,去了一家新的基金公司。在这里,他遵循着差不多的职业发展道路,得到领导的赏识,同样在两年后,成为这家公司的高级副总裁。

这家公司的老板戴维·萧一直非常看好互联网未来的商业和社会价值,所以也在不断地探索公司的互联网化道路。

而在他心中,贝佐斯是最适合开辟这条道路的人选,只因为他拥有新奇的想法和出色的能力。

其实,贝佐斯大学专业就是计算机,只不过他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互联网的商业价值。而戴维·萧打开了他的这扇窗。

贝佐斯和萧每周都会碰面,头脑风暴可以做的项目,一起探讨未来科技发展的新浪潮。

这一期间,一个新想法诞生了。

· 03 ·

放弃高薪工作去创业

萧想创造一家“网罗所有商品的商店”(the everything store)。

这个想法很简单,因为互联网公司是顾客和制造商之间的桥梁,世界上所有的产品几乎都能买到。

这是个好想法,但贝佐斯认为网罗全部商品并不现实,至少在一开始,他是这么认为的。

他在列了一张单子,上面有很多产品门类,包括电脑软件、办公用具、音乐等等。最后,他选定了图书。

因为图书是标准化的产品,任何书店的图书都是一样的,所以消费者可以选择在任何渠道下购物。

实际上这并不是什么很新奇的想法,当时已经有网店了。贝佐斯体验了一番,当他拿到网购的那本书时,因为运输的原因,书已经破破烂烂了。

没有人知道怎么才能更好地通过互联网卖书,贝佐斯看到一个难得的机遇。

原本,贝佐斯可以继续留在团队中,跟萧一起来开创这个项目的,这样既可以赚钱还能过得很舒服。

但他还是离开了,因为他想拥有一家自己亲手创建的公司。当他跟萧聊起自己想离开创建网上书店的时候,萧很理解他的想法,不过他还是站在贝佐斯的角度劝他再考虑一下。

因为此时的贝佐斯已经身居要职,而且所在的公司也在迅速壮大。显然,他并没有预料到贝佐斯网上商店的未来。

贝佐斯考虑了几天,最终还是决定离开,因为他想到如果等自己到80岁时,肯定不会后悔放弃了高薪工作,而会后悔没有创业。

几乎没有什么人能够理解贝佐斯的决定,他的妈妈也劝阻他说可以用周末或者晚上的时间去经营网上书店。

但贝佐斯很坚决:“世界瞬息万变,我需要马上行动”。

· 04 ·

“亚马逊“诞生

之后,贝佐斯迅速创立了一家网上书店,并取名为“亚马逊”

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水流量远远超过其他大河,可以吞没其它任何一条河流。

而贝佐斯想做世界上最大的书店,可以吞没世界上任何一家书店。

亚马逊在成立初期,网页非常简陋,满屏都是文字,内容也非常贫乏。贝佐斯和他的团队开始一点一点对其进行改进。

他们设计了购物图标,实现了打开浏览器搜索图书的功能,还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订购。

要知道,当时是1995年,互联网还处于创建初期,这些已经算是开创性的举动了。

他们还设计一个功能,每当有人下单购物时,亚马逊员工的电脑上就会响起铃声。起初购物的基本都是他们的家人、同事。

每当响起铃声的时候,他们就会簇拥在一起,看看是不是认识。如果不认识,就会欢呼庆祝。

仅仅过去几个星期后,铃声就开始频繁响起,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关闭这个功能。

亚马逊的顾客开始渐渐多起来了。原因是亚马逊提供了更廉价的图书服务,他们的价格几乎是书原价的一半,只赚取微薄的利润。

随着购买人数增多,亚马逊增加了用户评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开始在网上写评论。

聚集效应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光顾亚马逊。

就连雅虎的创始人都给亚马逊发去邮件,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在雅虎上开设专栏,放一些畅销的图书。要知道,那时的雅虎已经是访问量最大的门户网站之一了。

贝佐斯当然有兴趣,他同意了。

只不过这时的亚马逊并没有准备好,他们还没有能力应付大量的订单。

别说去雅虎了,就是亚马逊自己网站上的订单,他们都处理不过来。

在亚马逊上线的第一周,他们收到了1.2万美元的订单,但是只发出了846美元的图书。第二周,他们收到1.4万美元的订单,只发出了7000美元的图书。这意味着有大量的订单积压。

但贝佐斯还是决定跟雅虎合作,他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 05 ·

疯狂的公司文化

为了应对日益增长的订单,不仅仅是贝佐斯,整个亚马逊员工每天都在超时工作,睡眠严重不足。

△ 贝佐斯在仓库处理订单

亚马逊不能、也不敢停下来,因为当时正好是互联网发展狂热的时期。

狂热到了什么地步呢?1995年,有互联网公司上市,上市当天,股价就从28美元飙升至75美元,翻了差不多三倍。

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贝佐斯担心自己一停下来,就会被超越。

因此贝佐斯不断地在会议上鼓励员工拼命工作,他告诉员工,“在亚马逊,超时工作、勤奋工作和动脑工作,你不能三选二”。

言下之意是,你三者都必须做到。

史密斯是亚马逊一位23岁的仓库临时工,他每天4点半起床,然后骑车上班,6点半把公司的送货员放进来。

他经常工作到深夜,拼命地打包,接发顾客的邮件;下班前,在仓库喝上几瓶啤酒,然后蹬车回家。

他周围都是堆成山的纸板箱和包装材料,每天都在不停地奔波。

史密斯曾经连续8个月没有休息。

这就是亚马逊员工的工作常态。一切生活都好像被凝固了,他们被困在一个类似于琥珀的盒子中,疯狂地工作。

贝佐斯并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他认为这是亚马逊应该拥有的一种不同的文化,也就是所有的员工都应该不知疲倦,为了基业长青和提升自我而努力工作。

如果你询问贝佐斯:“家庭和工作应该如何平衡?”这类的问题,贝佐斯只会回答你:“你不该来亚马逊”。

任何一个不拼命的人,贝佐斯都不会让他进入亚马逊。他的老同事尼古拉斯就吃过闭门羹。

贝佐斯知道尼古拉斯是一位很聪明的人,但却并不打算接收他。

原因是尼古拉斯每周只在公司工作35小时,其它时间都用去享受生活了。而在亚马逊,每个员工一周至少要工作60个小时。

尼古拉斯不断地恳求贝佐斯,但贝佐斯依然没有改变主意。

贝佐斯希望每一个亚马逊员工都是工作狂,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实在太多太多了。

很快,亚马逊的员工就会从贝佐斯的嘴里听到一个新词:扩张优先

在贝佐斯看来,公司规模越大,议价能力就越强,渠道能力也越强。公司就会快速成长,这样就能进军到更多的领域,并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互联网公司。

这个时候的贝佐斯,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做网上书店了,他要建立一家互联网公司。

他之所以有这样的野心,是因为亚马逊的业绩给了他信心。亚马逊的增长实在是太快、太快了。

1996年1月刚过完一周,月收入就已经增长了30%。到了1997年,亚马逊就上市了,距离它成立还不到3年的时间。

△ 贝佐斯在纳斯达克敲钟

在贝佐斯创立亚马逊的时候,他的父母、兄妹每人给他投资了一万美元,等到亚马逊上市的时候,他们都已经变成了千万富翁。

而那些错过给贝佐斯投资的人,则悔青了肠子。

· 06 ·

至暗时刻

亚马逊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而到了2000年,新千禧年来临的时候,互联网泡沫却开始破碎了,进入了萧条时期。

潮水褪去,亚马逊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尽管亚马逊的规模一直在扩大,订单也在增长,但亚马逊却没有赚到什么钱。

因为他们把很多利润都让利给了消费者,给他们提供低价的商品,免费送货的服务,还免除了消费税等等。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时期,很多投资者愿意为其投资,给这个不赚钱的年轻公司成长的空间。

但随着互联网进入萧条时期,投资者不再盲目地相信这些互联网公司,他们开始有了恐慌情绪,也不再愿意给亚马逊投资了。

此时的亚马逊,依然在巨额亏损中。仅2000年一年,亚马逊的亏损数额就达到了10亿美元,股价也开始下跌。

缺少资金的亚马逊,很可能在下一年因为资不抵债而破产。

不仅仅是外部的压力,内部的员工也陷入了非常焦虑和负面的情绪中,他们开始厌倦这种没日没夜的加班生活。

亚马逊的高管焦虑地在公司奔忙,满脑子里想的都是怎么办?还有很多高管心力交瘁,纷纷离开了亚马逊。

然而此时的贝佐斯却异常镇静。有高管评论他说,从来没有见过在如此紧急时刻还能保持镇静的人,就好像他的血管里流淌的是冰水。

贝佐斯的镇静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他在寻找融资的过程中,一点都不像一个濒临破产公司在乞求援助,相反,他异常自信。他坚信亚马逊会成功。

投资者看到这位志存高远的年轻人,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他们愿意再赌上一次。

贝佐斯拿到了投资,这给亚马逊提供了一个缓冲期。尽管如此,但是很多人却不再看好亚马逊的未来,更不看好贝佐斯。

在他们看来,贝佐斯有很大的领导缺陷,他只顾着不惜一切代价全速发展,但忽略了盈利。

但贝佐斯证明他们错了。

· 07 ·

不用关注对手,

他们不会给你送钱

在互联网混乱的那两年时间里,贝佐斯重新调整公司的定位,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开始转移目光。

在过去的时间里,他的目光一直放在竞争对手身上,担心自己被赶超、被吞并。而现在,他要把目光放在顾客身上。

他对员工说:


各位请注意,每天一睁眼就要有忧患意识,但不用关注我们的对手,因为他们不会给我们送钱,让我们更关注顾客吧,各位一定要脚踏实地。

“顾客至上”也因此被写进了亚马逊的核心价值观中。贝佐斯坚信:提升顾客体验,是亚马逊重获光明的唯一方法。

他开始把公司的运营方针从“扩张优先”改为了“规范仓库管理”。

此前,亚马逊一直存在物流问题,因为订单量过多,物流跟不上,常常会出现丢件和错件的问题。这对顾客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体验。

贝佐斯找来了沃尔玛的物流专家莱特,帮助设计了一个超级物流中心,不再单纯依赖于人工,而是通过机器传送、分拣、扫描和取货。

△ 亚马逊的物流中心

这解决了丢件问题,亚马逊的用户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了。

不过,贝佐斯并没有因此而提高亚马逊商品的价格,他依然保持着给用户提供低价格商品的原则。

在他看来,提供低成本的商品,更好的服务,才符合“顾客至上”的原则。

2000年,当红小说《哈利·波特》第四部在美国上市,亚马逊提供了6折的商品,以及免费的快递服务。

而且预定的顾客,在新书发布的当天就能拿到书。

其实这一行为依然是亏本的,但是贝佐斯还是决定这样做。当时负责图书的高管一直反对贝佐斯的这个做法,她认为这样亏损太大。

但后来,她不得不承认贝佐斯是对的。因为那时候,你走到哪里,都能够听到人们在讲述哈利·波特的故事,而顾客在讲述哈利·波特的时候,总是不忘提到亚马逊。

亚马逊赢得一批忠诚的客户。

贝佐斯后来在采访中谈到:这种情况很棘手,你为用户着想,就会伤害投资者,二两只能选其一。

而贝佐斯总是选择用户。

贝佐斯和亚马逊的传奇还在继续上演。

亚马逊的发展道路,跟很多新兴企业一开始的发展道路是一样的。有了一个新的模式,然后得到资本主义的青睐,进入快速扩张阶段。

但亚马逊的结局却和很多企业不同,大多企业在快速扩张以后,往往暴露出很多问题,可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前段时间,热门的瑞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之前讲过的优步也是。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最后不同的结局?在贝索斯身上,可能会隐约找到一个答案:长线思维

尽管贝佐斯是个很有紧迫感的人,他打造了拼命加班的公司文化,但相对短期利益,他更看重的是长期利益。

他不注重绝对的利润,即使到今天,亚马逊的净利润也不高。2019年,亚马逊净利润占营收的比值为5%,而阿里巴巴的比值是24.7%。

贝佐斯更看重公司的长期经营,只要一个项目能够产生长期的效应,那就去做,哪怕现在对自己是不利的,哪怕要亏钱。

在贝佐斯决定要创业的时候,他考虑的不是自己会不会丢掉高薪的工作,而是如果等到自己80岁,哪件事不会让自己后悔。

在创立亚马逊以后,贝佐斯坚持要为用户提供更低成本的图书和商品,哪怕这样做会亏钱,但它知道用户是未来亚马逊商业帝国的基石。

对于这种长线思维,贝佐斯自己这么解释:


如果你把眼光放在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把目光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对公司是这样,对于个人来说,亦是如此。

如果把我们的目光放到未来七年,那我们所作出的选择和决定或许就会不一样,结局也就或许完全不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