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 种不完全脊髓综合征,你都分得清吗?

 郭娟0529 2020-05-25

思考题

患者,女,66 岁,以「左侧肢体无力 2 w,右侧下肢麻木 3 d」为主诉入院。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颅神经查体阴性,左上肢肌力 4 级,左下肢肌力 3 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腱反射活跃,右侧腱反射正常。右侧胸 2 以下痛温觉减退。左下肢踝关节音叉振动觉、位置觉减退。双侧 Hoffmann 征阴性,左侧 Babinski 征、Chaddock 征阳性。

根据患者的症状,选出你的答案:
1. 后索综合征   2. 前索综合征  3. 脊髓中央综合征  4. 脊髓半切综合征  5. 圆锥综合征  6. 马尾综合

影像检查:
患者血清 AQP4 阳性,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不完全性脊髓综合征可分为上述思考题中的六个种类,不同类型的表现有所区别亦有所相似之处。临床上遇到此类患者,需要进行区分以找到病因。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聊聊这六中不完全性脊髓综合征。

后索综合征

病灶累及脊髓的后三分之一,引起精细触觉、振动觉、位置觉障碍。主要表现为感觉性共济失调,行走不稳感,踩棉花感,夜间严重,查体可见 Romberg 征阳性。病灶较大时可累及皮质脊髓束和交感神经纤维,引起相应症状。

引起脊髓后索损害的疾病可见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脊髓痨,多发性硬化,铜缺乏相关脊髓炎,维生素 E 缺乏,AIDS-脊髓病,Friedreich 共济失调,硬膜外或硬膜内血肿,脊髓后动脉梗死,神经布病,笑气中毒,肾上腺脊髓病等。影像学可表现为「八」字征或「小」字征。

图 1:脊髓后索综合征。a:上胸髓层面,阴影部为累及后索区域。病灶面积扩大时可累及侧角(箭头)。b:脊髓后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T1 层面)。CST:皮质脊髓束;DC:后柱。

前索综合征

病灶累及脊髓的前三分之二,最常见的病因为脊髓血管梗死,导致脊髓前动脉综合征。此外还可见于外伤后椎间盘突出,多发性硬化等。

在所有的不完全脊髓综合征中,脊髓前索综合征预后最差。脊髓梗死占所有脊髓病的 6%,预后较差,儿童最常见原因是心脏病或创伤导致的低血压或低氧血症;成人最常见为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血管狭窄或者栓塞。

其他原因包括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主动脉手术、全身性低血压或休克、主要的胸外科手术,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根动脉压迫、可卡因滥用和镰状细胞病。凝血障碍,硬膜外感染或硬膜外静脉血栓形成,脊髓动静脉瘘也可引起脊髓缺血。

脊髓前角和皮质脊髓束受累导致病灶平面以下完全的运动丧失;累及脊髓丘脑束导致痛温觉和粗触觉障碍,体位性低血压、膀胱和/或肠失禁和性功能障碍(累及自主神经中枢)。脊髓梗死影像学可表现为典型的「蛇眼征」。


图 2,脊髓前索综合征。a:斑片状区域为脊髓前索受累位置,*为脊髓前角,★为自主神经中枢;b:脊髓前索综合征的临床特点。STT:脊髓丘脑束。

脊髓中央综合征

脊髓中央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脊髓不完全综合征类型,主要继发于中央管周围的损伤。创伤最为常见,特别是老年人过度伸展,年轻人骨折损伤所致。

脊髓中央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病灶大小相关,小的病灶累及白质前联合,引起双侧节段性的痛温觉丧失(图 3)。大的病灶会累及前角,皮质脊髓束,后柱,脊髓丘脑束,侧角。由于感觉运动神经纤维的排列,累及上肢较下肢重。病灶平面下混合性感觉障碍,伴有骶骨区豁免(图 4)。

图 3:小病灶的脊髓中央综合征(颈椎层面)。a 图:小病灶累及双侧白质前联合(箭头);b 图:受影响的区域痛温觉丧失,呈「披风」样外观。

图 4:大病灶的脊髓中央综合征(颈椎层面). a 图:阴影区为病灶,背柱,前角(★),皮质脊髓束和脊髓丘脑束受累(骶部纤维豁免,箭头)。b 图:温度觉、精细触觉,振动觉,位置觉和运动均受累。

脊髓半切综合征

脊髓半切综合征为病灶累及脊髓的一半。穿透性创伤,钝性损伤、脊髓缺血、椎间盘突出、脊髓肿瘤、硬膜外血肿为常见原因。

临床检查发现,脊髓半切综合征患者因皮质脊髓束而出现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后柱损伤导致同侧本体感觉和振动感丧失。脊髓丘脑束的损伤会导致对侧失去粗触、疼痛和温度感觉。对侧感觉缺失开始于病变水平以下 2~3 个节段,因为脊髓丘脑束纤维在越过对侧之前至少上升 2~3 个节段。在损伤水平上,由于前角细胞和后角的损伤,同节段运动和感觉缺损分别出现一小段损害(图 5)。

图 5:脊髓半切综合征示意图。a 图:阴影区表示脊髓半切综合征的受累区域,累及后索,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前角(*),后角(★)。b 图:脊髓半切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同侧痉挛性截瘫,同侧精细触觉,深感觉障碍,对侧低于损害平面 2~3 个节段的痛温觉感觉障碍,病损节段的下运动神经瘫和感觉障碍(箭头)。

圆锥综合征

目前脊髓圆锥认为在脊髓的 S3~5 和尾节。支配下肢的神经来自腰膨大,故脊髓圆锥损害无下肢无力,也无锥体束征。肛门及会阴区感觉减退,肛门反射和性功能障碍。脊髓圆锥为括约肌的副交感中枢,因此圆锥病变可出现真性尿失禁。

图 6:脊髓圆锥综合征的示意图。鞍区的痛温觉,精细触觉,震动感觉和位置觉减退。

马尾综合

马尾综合和圆锥综合临床表现相似,但是马尾损害的症状和体征单侧或不对称。会阴部,股部和小腿和出现根性疼痛或感觉障碍,下肢可出现下运动神经元瘫,括约肌障碍不明显。

了解完了这 6 种类型的不完全脊髓综合征,你能判断思考题中的病例属于哪一种呢?


参考文献
1. Vamsi KKunam , Vinodkumar Velayudhan, Zeshan A Chaudhry. Incomplete Cord Syndromes:Clinical and Imaging Review. Radiographics, 38 (4), 1201-1222.
2. Eric Diaz ,Humberto Morales. Spinal Cord Anatomy and Clinical Syndromes. Semin UltrasoundCT MR, 37 (5), 360-71.
3. Duus 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
4. 神经病学(第七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