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新诗的格律 第一节新诗的音步(上) 国诗是有格律的,新诗也不例外。这里所说的国诗,原来称为旧诗,是汉语古典诗歌的简称,它包括有史以来直至今日所有用古代汉语及其格律创作的诗歌。所谓的新诗,则是现代汉语诗歌的简称,它是指用现代汉语及其格律创作的诗歌。当然,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并不是截然对立的两座高峰,而是时有交汇的两条大河。因此,有国诗而类于新诗,也有新诗却貌似国诗,它们之间有一个很宽的叠合的部分。 至于格律,是指由节数、行数、步数、句式、字式、韵式、平仄、对称、反复及其它特殊规定所得诗的格式与规则。格律包括音律和形律。音律是指和诗歌的声音有关的格律,它体现在朗诵中。形律是指和诗歌的文字有关的格律,它表现在书面上。一般来说,好的音律更有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而形律对于内容所能产生的影响则微乎其微。因此,诗歌的格律以音律为主,形律为辅。例如诗歌的分节分行,表面上是为了视觉上的整齐有致,实际还是为了朗诵时更方便地掌握好停顿的间歇时间。至于节与节之间间隔的大小,行与行之间是阅兵式的排列,还是犬牙式的交错,只要美观大方,自然可以随人所好。 在所有的格律当中,音步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音步又称音尺、节拍、顿等。所谓诗歌的音步,是指由诗歌朗诵时诗句中有规律的停顿所形成的音组。当然,这里所说的停顿是指一般情况,同时还包括声音的延长与加重。朗诵中的停顿,包括语法停顿和感情停顿。语法停顿是指句子中间的自然停顿。能正确地停顿断句,不读破句,是正确地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前提。因此,语法停顿是朗诵的基础,也是划分音步最重要的依据。感情停顿是指根据抒发感情的需要而做的停顿。由于朗诵者所能感受到的种种情绪不尽相同,感情停顿也就有了很大的随意性,以此为据很难建立起形式化的诗歌的音步,因而不能作为音步划分的标准。当然,在音步划分的基础上再做有感情的阅读,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么,新诗的音步到底该如何划分呢?由于新诗所产生的土壤是现代汉语,它与文言文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因此,音步的划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当然,这种改变不是颠覆和破坏,而是继承与发展。首先,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不是很多,7字以上已属少见,于是就形成了以2、3字为主要形式的音步。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每句的字数很容易就达到14字、15字甚至更多。句子字数增加,假如还以2字、3字为一组划分步数,那么一句中就会有4步、5步甚至6步、7步。相同或相近的音节组成的音步堆积在一起,节奏不免单调、呆板而枯燥。其次,文言文往往省略虚词,现代汉语中虚词作为语法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而虚词本应在句中轻轻滑过,于停顿时声音应延长、提高、加重的事实相矛盾。特别是虚词中“的”的大量使用,以及4字成语和熟语的广泛运用,使得4字与5字组成的音义紧密结合的短语,在现代汉语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综上可知,以国诗中2字、3字的分合组成的音步,已不适用于以现代汉语为土壤孕育的新诗。在新诗中,以2、3字组成的音组与4、5字组成的音组为主相间相重来组合诗句的音步,既可以合理安排虚词的位置,又使较长的诗句也能产生抑扬顿挫的乐感。以此为依据,便可轻松地划分新诗的音步。 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有1字与6字的音组。为了分析与讲解的便利,我把1-3字组成的音组称为短步,4-6字组成的音组称为长步。其中,2、3字的短步是音步划分的基础,4-6字的长步就是由2、3字的短步组合而成的。1字短步通常位于长步的开头。 音步间声音的停顿、延长或加重统称为顿。“”表示声音较短的停顿,称小顿;“\”表示声音较长的停顿,称大顿。行末的停顿称行顿,节末的停顿称节顿。由于行与节在书面排列上一目了然,因此行顿和节顿即使不再另行标明,我们朗诵时也不至于混淆。小顿、大顿、行顿、节顿,它们停顿的时间顺次延长。 我以新诗诗句或诗行中大顿划分的音组数目为标准,把新诗的音步大致分为六种步数,即一步、二步、三步、四步、五步、六步。一至四步较为常用,因此作较为详细的介绍;五步、六步极少遇到,故而一带而过。(所谓诗句,是指除顿号以外的标点符号为标志组成的诗歌单位,可以单独为一诗行,或者数个诗句组成一行。当诗行与诗句重叠时,诗行的音步等同于诗句的音步;当诗行大于诗句,也就是说,诗行中有两个以上的诗句时,先以每个诗句为单位划分音步,最后把各个诗句的音步加起来就是整个诗行的音步。有的诗歌作者没有标注标点符号的习惯,这时,我们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心中给它们划上标点符号,再来做音步的划分。)
当4字或5字音步单独成句,但不单独成行时,则读为一步,如上例“花儿绽放,\鸟儿低语。三百亩琼田,\十万朵莲花。”
当6字音步单独成句,但不单独成行时,也读为一步,如上例“小素手把你摘,\柔发上把你戴。”
大厦\如林。 5字: 浮云\舒而卷,
此外,“可 \算得上痴情”也可以读为“可算得上\痴情”。但从国诗中五言句2\3与七言句2\2\3音步的划分可以看出,尾步的音节总是稍长一些,这既符合语言先抑后扬的习惯,也避免了头重脚轻的弊端。因此,在新诗中,尾步大多为4字或5字。 三步 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