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辟谣!关于糖尿病的10个谣言大曝光

 zhongxl入云龙 2020-05-26

在中国,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且糖尿病发病率还在持续上升,糖尿病患者成为了一个很大的患者群,这也使得很多利欲熏心的人,瞄准这个群体,利用大家对糖尿病无法治愈的恐惧心理,散播一些关于糖尿病的谣言。特别是一些中老年患者,更容易受骗,不仅金钱受损,还可能延误诊治,加重病情。下面就给大家曝光关于糖尿病最常见的10个谣言:

辟谣!关于糖尿病的10个谣言大曝光

谣言一:“胰岛素不是好东西,会上瘾,用一次就戒不掉了

辟谣:这是个极其错误的认识,胰岛素是人自身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它不同于很多有依赖性的药物,更不至于“会上瘾、用一次就戒不掉了”。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胰岛素分泌不足甚至不分泌胰岛素了,这时候就需要外部补充胰岛素来发挥胰岛素的作用,以维持血糖稳定,这种情况就必须使用。

辟谣!关于糖尿病的10个谣言大曝光

谣言二:“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自行停药

辟谣:有些糖尿病患者患病后并没有什么明显不适,觉得血糖控制好了,不痛不痒,而且每顿饭都要吃药很麻烦,就擅自停药了。这样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和反弹,不利于血糖控制。除少数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血糖控制好后,仍需要坚持治疗。是否能停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决策。

谣言三:“糖尿病一定会遗传”

辟谣:的确有遗传性,但不代表一定遗传,父母有糖尿病,子女得糖尿病的风险就会增高,属于高危人群。但是遗传因素只占发病因素的部分,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后天的环境因素和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遗传易感性不可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远离糖尿病。

谣言四“吃药是万能的,不用控制饮食,不用运动

辟谣:有些糖尿病患者觉得只要吃了药,打了胰岛素,就可以大吃大喝了,不需要控制饮食了。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无论什么药物治疗,都该控制饮食,适度运动,避免血糖波动过大。

谣言五:“吃糖会得糖尿病,少吃糖一定不得糖尿病“

辟谣:总能听到长辈“你少吃点糖,小心老了得糖尿病”。糖:“这个锅我不背。”实际上,糖尿病与吃糖并无直接关系,多吃糖未必得糖尿病,少吃糖未必不得。糖尿病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生活方式、肥胖、烟酒等因素都有关系。如果胰岛功能好,摄入再多糖也可以有效利用,血糖也不会升高。反之,若因多种原因导致胰岛功能异常,则少吃甚至不吃糖,也会有糖尿病的发生。

辟谣!关于糖尿病的10个谣言大曝光

谣言六:“胖子才得糖尿病“

辟谣:与瘦人相比,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确实要更大一些,尤其是腹型肥胖者,但这并不等同于只有肥胖者才患糖尿病,患糖尿病的瘦子可不在少数。

谣言七:“儿童糖尿病都是1型糖尿病“

辟谣:儿童糖尿病多为1型,临床首先考虑1型,但近几年患2型糖尿病的儿童有明显增多的趋势。这可能与遗传因素、高糖高脂饮食习惯改变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预防糖尿病,应从娃娃抓起,要从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终身获益。

谣言八:“无糖食品”可以随意吃

辟谣:超市里随处可见的无蔗糖饼干、无蔗糖酸奶真的就可以供糖尿病患者放心食用了吗?有糖无糖是相对的,很多食品尽管没有添加蔗糖,但x。

谣言九:”饮食控制就是保持饥饿“

辟谣:控制饮食,不代表忍受饥饿。过度饥饿,可能会引起低血糖,血糖波动幅度大。且长期营养摄入不足,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反而危害健康。

辟谣!关于糖尿病的10个谣言大曝光

谣言十:”血糖高就是糖尿病“

辟谣:血糖高不一定是糖尿病。血糖高有很多原因:比如你一次吃了太多含糖食品、饮料或者刚输了液都可能导致血糖升高。诊断糖尿病不是查出一次血糖高就定的,也不要因为偶尔一次检查发现血糖升高就给自己诊断糖尿病了,要及时就医诊疗。

关于糖尿病的谣言远不止以上这十条,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分辨力。

文:焦薇薇/王传航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