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录片《他乡的童年》|没有考试,不用竞争,芬兰凭什么领跑全球教育?

 公众号_好教师 2020-05-27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是北欧五国之一,号称“教育最强国”。对芬兰教育有所了解的人可能明白,这并不是自吹自擂。
2012年,芬兰在“国际学生能力评估计划”(PISA)中,阅读、科学成绩欧洲第一,世界公认芬兰的孩子成绩好、创意强、快乐没压力。
那么,芬兰教育全球领跑的秘密究竟是什么呢?

平等

——周轶君问:你觉得什么是成功?
——9岁的孩子:“当你有一份工作、有一个妻子,有点钱,就算是成功。”,“没有什么最好的,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好,是平等的”。
您可能会诧异,一个9岁的孩子居然能说出如此成熟的话,那是因为他在生活中处处体会着平等。
如果问:在芬兰哪所学校最好?
回答是:离家最近的那所。
北极圈内的学校和大城市里的学校受到的政府自助是一样的,只是课程根据地区特色各有不同。
同一个地区内,学校的饮食是相同的,校长会和学生们一样,每天排队到食堂就餐,和学生吃一样的饭菜。另外,学校午餐、教师培训都是免费的。
我们不知道学生的家境,我们看到的只是学生本身。
在芬兰的街上,没有一排排的奢侈品店,芬兰人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品味、教养,而不是金钱。

自由

在芬兰,上课铃声可以是各种各样的音乐,甚至是教师的自我演唱;
阅读课上,学生可以任意姿势看书,目的是让学生爱上阅读;
学生可以穿任何自己喜欢的衣服,设计自己喜欢的发型,教师也是一样,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人爱好的体现。
除了我们眼睛能够看得到的自由,还有内心的自由。
芬兰的教育中几乎不存在竞争。
三年级的学生没有任何考试、四年级的也没有,故意避免任何形式竞争。
教师之间没有等级、不存在职称,工作到一定的时间,会进行加薪,所有人都一样。
拉尼老师的学校每周都会有一次现象学习项目(跨学科现象教学),很像我们现在所提的steam教育。
拉尼老师这次课的主题是《时间、年龄和“我”》,为了让学生体验时间、年龄,她带学生们去疗养院看望老人,通过和老人的交流,真切的体会时间与年龄。
老人和孩子画画时,周轶君说自己不会画画,从小就有人说,自己画画很难看,拉尼老师告诉她,画画是为了表达自己,而不是为了竞争,我们无需做任何评判,只需要用自己的创意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许是拉尼的话触碰到了她内心最脆弱的地方,她难过的哭了起来。
拉尼老师不但这样教育学生,同时也是这样指导自己的人生。
拉尼的厨房都摆放着书籍,以便随时能够学习,她说:“教师要成为一个很好的学者,为了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而提升自我,不是竞争。 如果我去竞争,我会一直觉得自己是第二名。
少了竞争,人生好像挣脱了束缚,生活的更加纯粹。
芬兰提倡的是,为了你的生活去学习
从现实生活中去学习,再将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
与之匹配的就是“在森林里什么课都能教”这句话。
比如:教师发颜色卡给学生,让学生在森林里找到与之相配的东西;发气味卡,让学生在森林中找到与之相配的植物。
说出的植物名称不一定要正确,可以是学生自己起的名字。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是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与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激发想象力创造力,爱惜自然,珍惜自然 。
学习是为了回到生活,回到环境。
拒绝喧嚣浮华,回归本来面目。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很羡慕这样的教育,这样的环境。
但是大家想想看,如果把芬兰的教育模式照搬到中国,一定是好的教育吗?教育和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没有一个完美的教育模式,有的只是适合的教育模式。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能做的是学习好的教学方式,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去调整、提高,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可能我们没有森林,但是我们在城市中一样可以让学生与自己生活的环境产生联系。
众多的人口,我们可能不适合排队时,人与人间隔一米,但是我们一样可以教给孩子尊重他人隐私。
孩子的未来从来不只有一个样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