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学习峨眉丹医,治疗一例痿证

  平凡的人 2020-05-27
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类病证。临床以双下肢痿弱不用多见,故又称“痿躄”,“痿”是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是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根据发病脏腑不同,可分为皮、脉、筋、骨、肉五痿。导致痿证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感受外邪,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倦久病等均可致病。基本病机是肺胃肝肾等脏腑精气受损,肢体筋脉失养,如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瘀血阻络,血行不畅。

经研学赵宇宁老师等峨眉丹医传人编写的《廖厚泽经方临证传心录》,心得颇丰,分享治疗痿证验案一则。

——礼敬峨眉丹道医学

患者,女,42岁,肢体无力,活动度受限,西医诊断“脱髓鞘病变”,同时兼有红斑狼疮。患者多年未发烧,感冒不吃药。刻下:左脉寸沉弱,关细滑,尺沉细;右脉寸沉,关沉细弦,尺沉细;舌淡胖,齿痕。

理法浅析

“治痿独取阳明”乃常用之治,《黄帝内经》亦云:“湿热不攘,大筋短,小筋驰长,短为拘,驰长为痿”。丹医治痿兼从湿热入手。何从入手?则其因脾湿胃热,故当脾胃同治。疗胸胃之热以寒药,如:辛寒之石膏,苦寒之黄芩、黄连,甘寒之麦冬、玄参、生地;咸寒之龙骨、牡蛎。还需顾及脾喜燥恶湿,久用寒药,脾不得升发,故加苍术,白术,兼治太阴。

学习廖老跟师潜川公所传经验——治痿独取阳明,兼治太阴,即脾胃同治之意。

排兵布阵


甲方
生石膏30g(先煎半小时),生麻黄4g,生甘草10g,杏仁10g,大枣4枚(掰开),生姜(切片2片),焦白术5g,荆芥15g,防风15g,连翘10,银花10g,焦三仙各5g,炒枳壳3g,酒军3g,厚朴3g,炮附子10g(先),桂枝8g,车前子10g(包),生黄芪30g,大皂角3g,3剂。

按:本方为越婢加术汤加味化裁,越婢加术汤,湿热第一方,治痿证需脾胃同治,去脾湿去胃热,加生姜、大枣,同时顾护脾胃,兼用荆防银翘开宣,辅以小承气降腑气,调畅气机,配伍车前子利小水,以助湿去。有几首治疗湿热的常用方,如越婢加术汤,三仁汤、苍术白虎汤、防风通圣散、人参六一散,都可以酌情运用。
乙方
地30g,干姜5g,茯苓15g,生麻黄4g,细辛6g,炮附子10g,酒大黄5g,泽泻5g,炙甘草10g,芒硝3g(冲服),当归10g,天麻15g,羌活5g,蔓荆子10g,白芷10g,藁本10g,川芎5g,防风5g,5剂。

按:太阴阳明并调之后,还要兼顾整体情况,考虑患者痿证日久,选用大将军汤,以风药兴阳,帮助阳气升发,阴液化气。

丙方
党参15g,生白术15g,朱茯苓15g,炙甘草10g,生地15g,当归10g,川芎6g,炒白芍10g,泽泻5g,炒莱菔子10g,生麻黄3g,细辛3g,炮附子10g(先煎半小时),干姜5g,酒军3g,生甘草5g,芒硝2g(冲入),5剂。

按:本方为八珍汤合六分散加味,调补气血,阶段性收功,开降气机,兼疗顽疾。川芎容易动肝气,动胎气,量不宜大,若兼有高血压、气上冲逆者,可祛川芎或减量。辅助调胃承气汤,或以莱菔子、沉香下气。后续调整少阳祖气,以柴桂各半汤加味治之。
现代临床诊断为肌肉营养不良、肌肉痿缩,包括阳痿,以及久服降压、降糖类药物等患者,日久常兼见痿证,启示可从阳明、太阴考虑施治。

(文中涉及仅供学习交流参考,不做他用,请经专业人士指导,勿尝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