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今录验续命汤

 Am中医王全齐 2021-12-06

验案一

W女孩,10岁,于2021年4月13日因“急性尿潴留2天,发热伴双下肢无力1天”入住当地医院,入院第二天烧退,但下肢瘫痪,肚脐部以下触觉及痛觉丧失,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

2021年4月13日查头部磁共振平扫示:双侧额顶枕叶可见大小不等的灶状稍长T1稍长T2信号,压水序列呈高信号,无弥散受限。颈胸髓增粗,其内可见长T1长T2信号,自颈髓延续至胸髓,考虑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可能。腰部磁共振平扫示:1:腰椎间盘MR扫描未见明显异常,2:T10-12椎体层面胸髄信号异常,提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可能。血常规示:白细胞16.72*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5%,淋巴细胞百分比6.50%,红细胞5.16*1012/L,血红蛋白140g/L,血小板298*109/L。

2021年4月14日查脑脊液涂片未见细菌,新型隐球菌墨汁染色,脑脊液生化:葡萄糖2.16mmo1/L,乳酸脱氢酶87U/L,免疫球蛋白A 0.14g/L,免疫球蛋白M 0.10g/L,免疫球蛋白G 0.22g/L,蛋白定量3020mg/L,氯118.4mmo1/L,C反应蛋白0.80mg/L,脑脊液常规:颜色淡黄色,性状微浑,潘氏试验阳性,白细胞0.654*109/L,单个核细胞48%,多个核细胞52%。血生化示:磷1.59mmol/L,肌酐42umol/L,乳酸脱氢酶,228U/L,C反应蛋白15.50mg/L,二氧化碳21.7vol%,钾4.60mol/L,钠142mmol/L,氯107.0mmol/L,钙2.26mmol/L,尿酸198umol/L,尿素3.80 mmol/L,羟丁酸脱氢酶163U/L,肌酸激酶67U/L,肌酸酶同功酶10.90U/L,肌红蛋白21.0ug/L,谷丙转氨酶7U/L,谷草转氨酶29U/L,总蛋白75.3g/L,白蛋白42.6g/L,总胆红素9.7umol/L,直接胆红素2.5umol/L,免疫球蛋白A2.62g/L,免疫球蛋白M1.91g/L,免疫球蛋白G12.43g/L。

住院期间给予:1、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2、静脉丙种球蛋白免疫治疗;3、抗感染及静脉营养支持;4、康复训练。

患儿住院两次共两个多月,未见明显疗效,出院前化验提示轻度贫血,肝功能轻度异常。

患儿肤白体瘦,身高135厘米,体重26Kg,神志清,精神可,营养可,头发黑密,怕热,易汗,纳差,口不渴,对话流利,吞咽正常,双下肢瘫痪,大小便无知觉,穿纸尿裤,眠可,无头痛头胀,无鼻塞流涕咳嗽,无浮肿。

查体: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啰音,腹部充实,剑突下及右胁下压痛,脐以下触觉及痛觉迟钝;双下肢肌力1-2级,刺激可小幅度收缩下肢,腱反射消失,布氏征(-),克氏征(-),巴氏征(-)。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0/60mmHg。舌脉:舌质红,苔稍白腻,脉浮有力。

6月24日初诊

6月24日舌照

诊断:中风痱。

拟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加黄芪。

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石膏15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0克,党参15克,黄芪20克,干姜6克,3剂,一天一剂,早中饭后服;三天后若无心慌,麻黄可加至8克。(家属在当地药房购药)

2021年7月9日复诊反馈:因事7月6日才去拿药,刚服完3剂,无任何不适和变化,舌红稍减,上方麻黄加至8克,10剂继服。

2021年7月19日第三诊:微信告知“已服12剂药,精神大好,食欲可,能站起来了,可不扶东西站几十秒,借助四足助行器可行走,大小便仍然无知觉。”

原方调整剂量为:麻黄13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炙甘草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5克,党参20克,黄芪15克,干姜6克,10剂,日服一剂。

2021年8月6日第四诊:因疫情管控已停康复按摩,刻下精神可,饭量增加,已能不借助工具短时行走,较前有力,步履蹒跚,两腿发僵感,腰不能完全站直,双腿不能伸直,睡眠期间腿抽筋,大小便仍无知觉。原方加大麻黄量,加白芍调整为:麻黄16克,杏仁10克,石膏30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桂枝15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干姜6克,白芍30克,5剂,日服一剂。

2021年8月12日第五诊:诉这次服药后有点心慌不适,但一会儿就好了,下肢有力,可不借助任何工具自行行走,起身平稳,走路较前速度增快,平衡度较前好,小便稍微有点知觉,大便仍然无知觉,守四诊方减麻黄量为15克,余药不变,7剂继服。

2021年8月20日第六诊:服后无心慌,稍动易汗,但没有大汗淋漓,走路较前平稳有力,能站直,但睡前腿伸不直,喜欢屈膝睡,时有腿抽筋,大小便知觉已恢复,已不用穿纸尿裤,大便两~三天一行,软便,需数次才能拉出来,脐以下知觉及痛觉已恢复正常,纳可,精神可,面色红润,舌尖红苔净,脉浮有力 ,守五诊方7剂,白芍加至50克,余不变,煎服法同前。

8月20日六诊照

2021年9月4日回访:大小便已能自己控制,大便每天一行,偶有漏尿,走路基本接近正常,睡眠时仍有腿抽筋,家人已自行按上方购14剂,要求服完后停药疗养。

按:

1、《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附方《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文:“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痱,古病名,从病从腓(胫腨,腓肠肌),引申义指下肢瘫痪,风病也;“中风痱”为中风的一种;“身体不能自收持”,指身体四肢肌力下降,肌张力降低,甚至瘫痪;“冒昧不知痛处”指感觉障碍;“拘急不得转侧”,指肌张力增高及伴发神经性疼痛等症状。该案起病突然,发病迅速,病情较重,表现为“下肢瘫痪,肚脐部以下触觉及痛觉丧失”,西医诊断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膜炎”,中医诊断为“中风痱”,和“《古今录验》续命汤”方证颇为相应,虽已病两月之久依然效如桴鼓。

2、该患者的双下肢瘫痪,脐部以下触觉及痛觉丧失,二便失禁,是因急性病毒性脑脊髓膜炎导致脊神经功能障碍引起,方中麻黄可振奋沉阳,破癥瘕积聚,能温散宣通,兴奋脑脊髓神经,促进其功能恢复;加味黄芪可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兼治身体不仁;黄芪配党参,益气健脾,配桂枝、白芍通血痹疗不仁,配当归、川芎则补气补血活血、通络祛风。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水煎剂有直接灭活病毒作用,且可抑制感染病毒后的细胞病变。四诊因腿抽筋、肌肉发僵故合“芍药甘草汤”,又名“去杖汤”,主治肌肉挛急,也治下肢无力。

例如,《金匮要略》中有  “治中风痱,身体不 能 自收持 ,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  的《古今录验 》续命汤,以及“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 恶寒不足者” 的侯氏黑散,后世罕有用之者。这两首经方,到底是不是张仲景之方?


       陆渊雷说,《古今录验》续命汤是张仲景方 , 而《 金 匮 要略 》遗失,故林亿等取附篇末。陆渊雷慨叹:“唐宋以来医书,未见此方之治验,知黑散之不用久矣岂以其不能取效欤?” 丹波元简说,侯氏黑散,“ 隋唐之人以为


仲景方,则非宋人所附较然矣”。 江老确信两方都是张仲景方,为什么确信?因为疗效不同凡响,特别是《古今录验》续命汤。用江老的话说,简直是千古奇方! 


       第一节 风痱说略


        什么是风痱?中医教材上没有这个病名。是临床罕见吗?并不罕见。有人说,风痱就是中风。广义言之,可以这样说。但风痱自有其特定的内涵。 积六十年之临床经验,江老把风痱的发病特征归结为:突然四肢麻木,迅速瘫痪(偏瘫或全瘫)——但不痛不痒,神志清楚,语言无障碍。这与西医学的脑血管意外导致的瘫痪,或癔病性瘫痪,以及风湿、类风湿引起的瘫痪,是迥然有别的。 风痱也有不少文献记载。《 灵枢 · 热病 》说:“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堪……”《千金要方 · 论风状》说:“风痱者,身无痛,四肢不收,智乱不甚 ,言微知 ,则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  尤在泾说:“ 痱者,废也,精神不持,筋骨不用 。”  楼英说:“痱,废也。痱即偏枯之邪气深者。以其半身无气荣运,故名偏枯;以其手足废而不收,或名痱,或偏废,或全废,皆曰痱也 ”。《圣济总录 》说 :“ 病痱而废,肉非其肉者,以身体无痛,四肢不收而无所用也。” 从以上古代文献记载可以确信,风痱确实不是西医的脑血管意外,不可混同于脑血管


意外来治疗。


      问:那么请问老师,中医的风痱到底相当于西医的什么病?                    答:江老认为,相似于西医的急性脊髓炎、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氯化钡中毒等病。 




     第二节 千古奇方一


  《古今录验》续命汤 




     《古今录验》续命汤载于《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是该篇的附方。 原文是:治中风痱,身体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冒昧不知痛处,或拘急不得转侧,《古今录验》续命汤。


       原方的药物组成和剂量:麻黄、桂枝、当归、人参、石膏、干姜、甘草各三两,川芎一两、杏仁四十枚。 方后注:上九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一升,当小汗,薄复脊,凭几坐,汗出则愈;不汗更服。无所禁,勿当风。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           这首经方组合离奇,很难诠解。 古今医家诠解此方者多多,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不过,古今医家也达成了一些共识,这就是:攻补兼施,扶正祛邪;发散风寒,调和营卫。


         因为病名叫风痱,那就是风邪为患,当然要驱之散之。 因为方中有麻黄、桂枝、石膏、杏仁、甘草,明摆着是含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若稍事化裁,还可以化裁出越婢汤、大青龙汤等。


        由此推论,此方不仅可以发散风寒、调和营卫,还可以兼清内热。 喻嘉言说本方主治“营卫素虚而风入者”。徐忠可说:“因风从外来,故以麻黄汤行其营卫,干姜、石膏调其寒热,而加芎、归、参、草以养其虚 ” 。尤在泾说:“麻黄、桂枝所以散邪,人参、当归所以养正,石膏合杏仁助散


邪之力,甘草合干姜为复气之需,乃攻补兼施之法也。”日本汤本求真说本方的适应证为“麻黄汤,或大青龙汤,或越婢汤而有虚候,带贫血者”。陆渊雷说本方主治的病症是 “ 受风寒之剧烈刺激,末梢神经起病变”。 


       江老认为,古今医


家关于《古今录验》续命汤的诸多诠解均有一定道理,不可厚非。但是,江老治疗的风痱病者,有的有风寒诱因,有的就没有风寒诱因。如果拘执本方发散风寒,那么,本方为什么能够速愈没有风寒诱因的风痱病者呢?至于“攻补兼施、扶正祛邪”,请问 “虚” 在何处,“邪” 又在何处?“攻”何脏何腑何经何络?“补”何脏何腑何经何络?都落不到实处,教临证者如何使用本方? 哲人有言:理论都是灰色的。 




第三节 陈鼎三及江尔逊与《古今录验》续命汤 


        一、发掘运用 20世纪30年代,江老初学医时,有一唐姓男患,年五旬,体丰,嗜酒。一日,闲坐茶馆,忽然四肢瘫软,不能自收持,呈弛缓性瘫痪而仆地。当时神志清楚,言语流畅,诸医不知是什么病。江老的业师陈鼎三先生往诊后说:“此病名风痱,治宜《金匮要略》中《古今录验》续命汤。”授原方一剂,次日顿愈。 当年市售食盐是粗制雪花盐,含氯化钡较重。有一些人口味重、嗜咸,累月经年,有的突然四肢瘫痪。世人惶惧,医者不解其故。陈师亦授以《古今录验》续命汤,效如桴鼓,活人甚多。


          1950年,有乔姓男患,正当盛年。有一天,双下肢忽然动弹不得,不痛不痒,卧床不起,无任何诱因。家人大骇,请江老出诊。江老想起20世纪30年代业师的经验,授以本方,服两剂即能起床行走。 


       二、妙解方义 


       江老当年第一次亲眼目睹《古今录验》续命汤速愈风痱的神奇疗效时,便向其师请教方解。其师胸有成竹,缓缓而言:“脾主四肢,四肢瘫痪,病在脾胃。此方石膏、干姜寒热并


用,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设。” 江老又问:“医家都说《古今录验》续命汤,是以麻黄、桂枝发散外来的风寒,石膏清风化之热,干姜反佐,防寒凉太过。老师的解释却独出心裁,我还不明白。” 陈老用书面语言回答道 :“ 此方有不可思议之妙,非阅历之深者不可明也。”             江老当年初学医,自知阅历浅,便不再问。 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多年以后,1950年,恰 有 乔某患风痱 。江老回忆业师治验,轻车熟路治愈之。当时夹江刚解放不久,乔某任夹江县贸易公司经理。江老当时年方 33 岁,竟然迅速治愈了此等疑难怪 病 ,远近传扬 ,声名鹊起。这就形成一种压力,逼迫江老沉潜下来,重读《金匮要略》 含 英 咀华 ;重温前贤的诠释,择其善者而从之。特别是反复思考陈老的 “ 偈语 ”,“ 脾主四肢,四肢瘫痪,病在脾胃,此方石膏、干姜寒热并用,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设 ” 。又在临证之时,静观默察,悉心体验,沉思多年之后,终 于 豁 然开朗!


        当时的中医界,医者忙于诊务,学术交流殊少。江老豁然开朗之后,既无会议交流机会,也未走笔成文发表。要不是1982年要在仲景学说的发祥地召开“南阳会议”,《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成熟经验还不知要埋没到何年何月!


       1981年秋,四川省中医学会通知说,江老是四川省参加南阳会议的正式代表,并确定在大会上宣读学术论文。          于是,我奉乐山地区卫生局之命,从乡村医院赶赴乐山,协助江老撰写学术论文。在整理《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医案时,乐山地区医院提供了一份西医的完整病历,我反复看了三遍,越看越觉得莫名其妙,不可思议!这则典型的医案,后面还要详细讲解。话休烦絮,言归正传。


        江老当年到底悟出了什么? 江老侃侃而言道:风痱的特征性症状主要是四肢突然瘫痪,那么,主管四肢的脏腑是什么?脾胃嘛。《素问 · 太阴阳明论 》说:“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歧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可见风痱引起的四肢突然瘫痪,病位就在脾胃。 但有的医者不同意这种解释,质疑说,脾胃久虚,四肢才不得禀水谷之气,才可能瘫痪,起病必然缓慢 ;而风痱发病急骤,如 急风暴雨,毫 无 征兆,四肢迅速瘫痪,也把它归结为脾胃之病,这不是削足适履吗? 江老回答道:“《素问》说的是'脾病而四肢不用’,而不是说'脾虚而四肢不用’。'病’字与'虚’字,一字之差,含义有别。”            为什么晚近医家大多重视“虚”字,大概是李东垣的脾虚学说深入人心吧。 江老却悟出了“ 脾病而四肢不用 ”  的机理,可以包含两个方


面:


         第一,脾胃久虚,四肢逐渐不得禀受水谷之精气,这就是李东垣的脾胃内伤学说。


        第二,脾胃并不是久虚,而是脾之与胃突然升降失调。


        大家知道,脾与胃同居中州,为人体气机升降的枢轴。脾主升,胃主降。脾体阴而用阳,脾之升,有赖阳气之助 ,因  “ 脾为阴土,得阳始运 ”。胃体阳而用阴,胃之降,有赖于阴气之助,因 “胃为阳土,得阴自安”。如此脾升胃降,相反相成,四肢都得禀水谷之气了。假如阳不助脾,则脾气不升;阴不助胃,则胃气不降。相反相离,四肢都不得禀水谷之气了。


        江老一字一顿地强调说:“ 这 ,就是脾和胃,突然升降失调,而造成四肢突然瘫痪的机理。” 


        江老早年曾跟随承淡安先生研习针灸。承先生告诉他,有一位四肢瘫痪病者 , 施以针灸,久久不效。后来从“脾病而四肢不用”这句话受到启发,就独取大包一穴,很快见效,终于治好了。可见不仅新瘫要治脾,久瘫也要治脾。


        为什么要治脾?前面讲了许多。为什么独取大包穴效如桴鼓?《灵枢》上说 ,“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 ”。当年,江老在高徒班讲课时,有学员提问说,既然如此,就应该调理脾胃,恢复脾胃的升降功能。但是《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并没有升脾降胃的药物,换句话说,治疗和方药是脱节的。这又当怎样解释? 


        江老回答:你说此方中并无升降脾胃的药,大概是指李东垣升脾降胃的常用药物吧?学员颌首。 


       江老继续回答:那是另外一条思路。我冥思苦想许多年,终于悟出陈老说的  “此方石膏干姜并用,为调理脾胃之阴阳而设”,其妙处就在于此。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干姜辛温刚燥,守而能散,大具温升宣通之力,叶天士盛赞干姜“其雄烈之用,孟子所谓大浩然之气,塞乎天地之间也”。石膏味辛,微寒而柔润,质重而沉降。《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因这两味关键药物,燮理脾胃的阴阳,使脾升胃降,恢复气化之常,四肢都得禀受水谷之精气,这就是风痱的治本之道。 由此来看,如果能够透析脾胃的生理及病理特性,以及干姜、石膏寒热并用的内在机制,那么《古今录验》续命汤的神妙便不是不可思议的了。          接下来再解释《古今录验》续命汤中其他药物的作用机制,就没有什么新意了。不过,没有新意也得啰嗦几句。


         方中的人参、甘草、川芎、当归是取八珍汤之半,功善补气、养血 、活血 。请注意,川芎与当归组成 “ 佛手散 ” , 如来佛的手啊,力大无比 ,收放自如,活血力大于补血力。因为风痱虽然不是脾胃久虚 ,但是四肢既已瘫痪,不得禀受水谷之精气,套句古话说,叫作“岌岌乎殆哉”!而气不足,血难运,气为血帅嘛。所以补气活血,势在必行。


          方中的麻黄、桂枝、杏仁、甘草,就是麻黄汤。江老说,风痱发病的诱因有风寒的,麻黄汤可以发散风寒、驱之出表;即使没有风寒诱因,也可以宣畅肺气。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通畅,不仅可以使经脉之气运行滑利(肺朝百脉),而且有助于脾胃的升降。这是江老当年讲的,我现在还想补充 一 下 。 近年来拜读李可老师整理的彭子益遗著《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有如醍醐灌顶,耳目一新。彭子益特别重视中气,他说,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中医之病,不过中气病,或四维病,或中气与四维俱病。所以中医治疗的大法不过三种,一是运轴以行轮,二是运轮以复轴,三是轴轮并运。          如果遵照彭子益的思路,肺气通畅,则能息息下降,金生水;肾水充足,则肝木之气左升 ,以 生 心火 ;心火温煦,则生脾土。脾土旺,则中轴旋转于内,四轮升降于外,而成人身的圆运动,人即无病矣。


       江老又说,方中还内含“还魂汤”。大家知道,麻黄、杏仁、甘草是 三 拗 汤 ,又叫还魂汤,能治猝死。江老当年没有发挥。如果按照彭子益的思路,治猝死不就是迅速恢复人身的圆运动吗? 《古今录验》续命汤的方后注说:“并治但伏不得卧,咳逆上气,面目浮肿。”可见风痱一证,还可能兼有肺气郁。


       下面介绍一则风痱急症,患者年仅18岁,呼吸、吞咽十分困难,岌岌可危,便是明证。 




      第四节 风痱急危重症医案


        雷某,男,18岁,四川峨眉符溪木器社工人  。1965年8月2日入院  ,住院号为18472。以 “四肢麻木,瘫痪12天,伴呼吸困难为主诉”就医。患者于12天前早晨起床时突然颈椎发响,旋即左上下肢麻木,活动障碍。1~2小时后全身麻木,并气紧、心悸、呼吸困难、尿闭。即送当地公社医院,治疗2日无效,又转送峨眉县医院抢救。经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仍无效,于1965年8月2日转来我院。经西医诊断为“急性脊髓炎”“上行性麻痹”,收住内科病房。当时患者除上下肢麻木、不完全瘫痪外,最急迫的症征是呼吸、吞咽十分困难。除给予抗感染、输液及维生素等治疗外,并不断注射洛贝林、樟脑水和吸氧进行抢救。同时指派特别护理,管喂全流饮食,发出病危通知。然自入院 来 ,虽 竭 尽全力抢救,患者仍反复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呈吞咽式呼吸,有气息将停之象;时而瞳孔反射消失,昏昏似睡,呼之不应,全身深浅反射均缺失。上述症状每日数发,如是者6天,救治罔效,危象毕露,西医断其难以救治,多次叮咛家属:“命在旦夕。”家属亦再三电告家人准备后事。为聊遂家属要求,以尽人事,乃于8月9日上午勉邀中医会诊。


        初诊(8月9日):神志清晰 ,语言无障碍,唯觉咽喉及胸部有紧束感,呼吸、吞咽十分困难,全身麻木,左上肢不遂,咽干;舌红苔黄薄,脉洪弦而数。诊断为“风痱”,治以《古今录验》续命汤,配合针刺。


        处方:干姜3g、生石膏12g、当归9g、潞党参12g、桂枝4.5g、甘草3g、麻黄6g、川芎3g、杏仁6g。 针刺取穴:风府、大椎、肺俞、内关穴,留针15分钟。 


       二诊(8月10日):服上方1剂,


       危急之象顿除,且左上肢已能抬动,口麻、全身麻减轻,吞咽、呼吸不甚困难。 家属与患者喜不自禁,遂守方再服1剂,更入坦途:左上肢已较灵活,左手能握物,口麻、全身麻消失,呼吸、吞咽通畅,能食干饼,唯胸部尚有紧束感。从此再未出现往日危候,西医逐日连篇累牍的病程日志,亦从此绝迹。续以原方随症加减,又连服4剂,诸症若失。继以调理气血收功,于8月23日痊愈出院。 




       第五节 学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治风痱


       张某,男,36岁,农民,1986 年10月24日诊。 病史摘要:患者素来体健,偶感外邪,发热、体倦、咳嗽。曾间断服用中、西药物,诸症已缓解,未尝介意。谁知于14天前使用压水机抽水时,渐感双下肢酸软、麻木,约4小时后双下肢完全失去知觉(神志清楚),伴小便不通。 急送当地县医院。西医抽取脑脊液检查,发现蛋白含量及白细胞增高,遂诊断为“急性脊髓炎”,立即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维生素和多种营养神经的药物,以及对症治疗;同时配合服中药,曾用过大秦艽汤、三痹汤各三剂,补阳还五汤四剂,疗效不佳。刻下双下肢仍呈弛缓性瘫痪,肌张力缺乏,腱反射消失,不能自动排尿,大便难忍。因患者转院困难,家属取来病历,要求我室开一方试服。 根据以上病史,中医诊断为“风痱”。予《金匮要略》所载《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麻黄9g、桂枝9g、当归9g、潞党参9g、生石膏9g、干姜9g、生甘草9g、川芎4.5g、杏仁12g。 上方仅服两剂,双下肢即恢复知觉,且能下床行走,大小便亦较通畅。 改予八珍汤合补阳还五汤化裁,连服十剂后,康复如常人。(摘自《中医师承实录》)


        这则医案的题目是“双下肢瘫痪14天”,发表在《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1年第6期上。这本刊物后来更名为《中国社区医师》,当年的发行量达到20余万份,是国内专业医学期刊发行量第一名,现在仍然是第一名。


       文章首列医案,然后采用师生问答方式,全面介绍陈鼎三及江尔逊发掘运用《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的精彩医案,以及对本方的妙解。文章甫发表,全国各地便来信如涌;不到半年,竟达500余封,多为求治者,有的要求亲赴乐山治疗。我只好赶快回信,主要内容是:


     ①据江老经验,《古今录验》续命汤救治风痱急症,奏效快捷;


      ②如患病超过一个月,有效有不效;


       ③如患病超过3个月,更不可能见效。


      但也有病程1年以上的患者,求治心切,照葫芦画瓢,照抄杂志上处方,服用10多剂,虽然无效,却也无副作用。 例如有一位女患者,24岁时患急性脊髓炎,经救治脱险,留下许多后遗症。如全身麻木、发紧、发硬,自觉上半身与下半身分离;胸部有紧束感,腰脊瘫软无力;大便秘结,小便难以控制。迭用中药、针灸及多种理疗乏效。检视6年来用方,一为补阳还五汤加减,服后头面烘热,口干舌燥;一为左归饮合四妙散加减,服后纳呆、口苦、便秘加重。更医数十人,辗转北京、上海数省市,医生开方便重用黄芪,少者30g,多者200g。患者多次服之上火,医生仍照用黄芪不误。 就是这样一位连黄芪都不敢吃的患者,也敢照抄《古今录验》续命汤原方,服了几剂无效,但也无副作用,令人大跌眼镜。


       《古今录验》续命汤中,有麻黄、桂枝、干姜、川芎等辛温药物,虽有石膏,但用量很轻,其辛寒之性,究不敌诸药之辛温。为什么吃黄芪都要上火之人,竟然服此方不上火? 我无法解释这个怪现象。


        我在回答患者的咨询时,便搬出江老爱说的一句话来敷衍,这句话是:“复方的作用,绝不是单味药作用的机械相加。”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江老师承导师陈鼎三先生的书房,就叫作“是知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