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经》中的练功秘诀

  平凡的人 2020-05-27

《黄帝内经》不仅是中医学的典籍,里面的内容有许多是关于如何修炼的内容。鄙人不揣浅陋,管窥蠡测,谈一下自己对于《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一些文字的看法,以冀抛砖引玉,其中不免有诸多纰漏,望高明指正,不吝赐教。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岛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气,其生五、其化三......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风,弗能害也。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

这两段文字说明了,“生气”和“通天”的关系,并指出具体的方法以及能达到的效果!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

“生气”,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生气,现在通常所说的生气指的是不开心了、不高兴了、心情郁闷而不得发泄的状态。而文中所说的“生气”是指的是生命体的生长状态。我们讲“春生、夏长”,此处“春生”的“生”和文中“生气”的“生”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的是生发之气,事物欣欣向荣的状态。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画面:春天的小苗和幼芽刚刚从地里冒出来,迎着春风和朝阳,在茁壮的成长。这就是一个“生”的状态。


那么通天呢?通是沟,交换的意思;天是指的天地,或者说自然界。“生气通天论”是我们人体的这种生生不息的状态是人体和天地自然是沟通的结果。

那么,为什么要“通天”呢?这是生之本,也就是我们保持生命旺盛活力的本源或根本。所以,为什么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并不是否认我们是爹妈生的,而是强调大自然对我们有多么重要,人不能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要爱护她!这就是生之本,本于阴阳。后面具体的说明我们的四肢百骸和脏腑都是和天气相通的。其生五,其化三,这个五指的是五方、五时等,也就是我们五行的观念,在这里具体就是四(五)时之气来养我们的脏腑和四肢九窍。而在人体这种四时之气或者说天地之气化成上、中、下三种气,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苍天之气,有的书上说是天气,我这里根据前面三种气上配天以养头,认为这里的苍天之气指的是我们的精神意志和思维。“志意治”,在五神和脏腑的配属关系中,志合肾、意合脾,也就是说志为肾之神,意为脾之神。肾为先天之主,脾为后天之主,先后天如果都能正常的话人体就能正常。那么,如何我们的先后天才能正常,就是要苍天之气清净。清净经上讲“若能常清净,天地悉皆归!”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欲望、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和念头,天地按照自然的运行法则运转的话,就会达到一个自然的状态,天地悉皆归!也就是内经上讲的“各从所欲,皆得所愿”,放到我们人身上就是我们的各个组织各个器官都回到了自己正常的运行轨道上。回到了“常”!《道德经》上讲:“不知常,妄作,凶!”

最后告诉我们应该如何做到清净!


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这里的传为“抟”是聚集的意思;服,为顺应之意。也就是说我们应该像圣人那样,把我们的精和神收摄起来,顺应天地自然,然后就能达到“通神明!”

我们刚刚开始打坐、站桩的时候,往往还做不到“抟精神”,会有很多的念头冒出来。这是现代很多人的通病,一静下来就会杂念纷纷。在我们平常的生活中,大家觉察不到我们有那么多的念头,但是一停下来就会察觉到。这说明我们平时对自身的体察不够,那么在打坐或是站桩的时候出现了这些念头怎么办呢?其实,这是一个自然现象,就好比一杯搅动的飞速旋转的水,虽然不搅拌了,还是会快速的旋转。这时候我们不要着急,我们可以把自己和这些念头分离出来,用一句话说叫“不助不念”,既不跟着念头走,又不想这些念头,好比我们坐在街边的茶馆里喝茶,街上人来车往,我们是我们,街上是街上!对待念头也是这样的态度,经过一定的时间,念头就会越来越少!我们的头脑就会越来越“清净”了。

用这种清静的状态来关照自我,把意识放在自己身上,时时刻刻关照这自己。

若是站桩时,调整好姿势,找到自己的中心(重心),使身体不偏不倚处在中心(中心)在线,意识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这样就能很快的静下来,全身经络自然疏通。有时候会有一种怡然自得之感,时或眼前一片光明,一切皆忘,连自己的身体也不存在了。这就是达到了“身、心、意的合一”,进入所谓的“气功态” 。就是古人所说的“神返身中气自回”也就是《内经》中的“精神内守”,这种转态下身体会自发的运行起来,由于神不离自身,精神内守,自然可以收到赔补元气的作用,好比这次疫情,大家都不能出去上班了,就把家里好好收拾了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