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志涛

 五千韧月 2020-05-28

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有什么用?教学模式在中小学的课堂教学和成年人的课堂教学中都能通用吗?都有什么样的教学模式?

先看下面这个真实的案例:

在一所中学,一位任课老师去给一个高二年级的班上语文课。开头两三分钟此老师只是简单的讲了几句,就让全班学生打开课本从指定页码开始自读自学;十分钟后,便让学生按照每六人一组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教室里立即人声鼎沸,显得闹哄哄、乱哄哄——只见这里一堆儿人,那里一堆儿人,有的坐,有的站,有的靠着墙,显得七零八落;又过了十来分钟,老师宣布讨论停止,让每组派一名代表在班内展示组内讨论的成果,一个小组还没展示完,其他小组的成员就争先恐后的高高举手并大声喊:“我挑战!”“我纠错!”“我补充!”“我质疑!”……此时教室比讨论的那一段时间越发热闹了。而老师只是组织大家有序发言,还时不时在学生展示完之后讲几句,时不时的问展示的学生或所有的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进行回答;在课程的最后四五分钟,老师让学生们自行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四十五分钟时间一到,老师即宣布下课,然后课间休息十分钟。这个班的下一节课,下一个老师,又是这样上课。

你如果看到这样的老师这样上课之后,是怎样的感受?

你如果是家长,是不是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在这样“不务正业”的课堂上学不会并且考试也考不好?甚至会担心自己处于高二的孩子如果在一年之后参加高考会失利?

需要告诉你的是,这个中学的初中、高中所有的课都是这样上。

并且,你不用担心他们的学习成绩,因为相对于成年人的课堂教学结果,中学生的教学结果更容易衡量,高考是他们中学生涯的最主要目标,高考会击碎一切谎言。这所中学的真实数据能说明一切:

2012年高考全校应届本一上线人数4人;2013年高考全校应届本一上线人数165人;2014年高考应届本一上线305人;2015年高考应届本一上线575人;2016年高考应届本一上线人数冲高至1148人;201年7应届本一上线1540人;2018年应届本一上线人数1940人。

这些数据来自河北省教育局官方数据。这所学校是河北省石家庄精英中学。

由最初的一位数到现在的四位数,2012年至2018年的八年间,应届本一上线人数从4人狂增至1940人,增长至原来的485倍。这些数字,被不明真相的人称这所中学为“高考机器”;这些数字,亦使真正了解它的人对它大加赞赏。这所中学已崛起为“中国高中50强”,被誉为“精中奇迹”。

相信你一定会问: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所中学的数字逐年飞升?

其实,本节开头部分所列举的那样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6 1教学模式。它和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它是通过对教学过程独具匠心的设计,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符合友善用脑(Brain Friendly)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感知、记忆和思维等活动,是从简单、具体向复杂、概括和抽象发展的。一旦认识了规律,课堂教学就可以充分利用规律,按规律办事,不拔苗助长,不急功近利。

6 1教学模式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依次进行的6个环节:“导、思、议、展、评、检”;第二部分的“1”是“练”,这是在课后自习中进行的一个环节,是为迁移运用。这样,每堂课教学流程都需要7个环节:

(1)导:课堂起点。包括“导入”和“导学”。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教师要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或通过一定的媒介实现旧知向新知的导入。导入之后,便是导学,教师只用两三分钟时间,简要告知学生当堂的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自学要求、需要解决的问题。

(2)思:自读深思。要求学生在十来分钟内看书深入思考、独立钻研,学生可以自由的圈、点、勾、画、批、注。要求老师勤于巡视并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确保每一个学生精力集中。实践证明,平时老师想要讲十分钟的内容,学生自学三四分钟就掌握了,这实现了“变教为学”。

(3)议:合作学习。一是两两合作,互帮互学;二是问题讨论,解决自学中的疑难问题。学生们在合作中产生灵感,在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火花,相互启迪,加深印象。讨论是让内隐的思维变成外显的“有声思维”——是将大脑里进行的思维活动有声化,将每个学生的思维具象化。这样,学生就可以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过程并在必要的时候改变它。

(4)展:激情展示。通过口头表述,或到黑板上板演,展示一题多解的、典型的、易混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暴露学生自学和讨论中存在的疑点、误点和盲点,然后让学生各出奇招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此环节要求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诱导、激赏、肯定,调动起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启发和鼓励他们大胆地质疑、挑战、补充、完善。

(5)评:点评精讲。“思、议、展、评”四环节是递进关系,是一个逐步走向高潮的过程,也像打仗一步一步地缩小包围圈的过程,到“评”的环节,就是打扫战场了。“评”是教师精讲——讲规律、讲思路、讲框架。“评”是精讲,“评”是拓展,“评”是点睛,“评”是结论。

(6)检:检测反馈。在老师引导下,学生对当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整体回顾、反刍消化、自我评价。最后,再由教师对当堂所学效果通过提问等形式进行检测。

(7)练:巩固迁移、学以致用。这个环节是课后的自习课上进行的,主要形式是让学生联系实际进行习题巩固训练,还有写随笔、小制作之类,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更好的实现从“懂”到“会”,从“会”到“用”,它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最后环节。

这样的课堂,学习效果其实当堂就能检验,可以从课堂中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与度进行判断:一方面,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上是否积极主动、热情高涨、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过程;另一方面,学生的内部思维活动中是否运用分析、推理、想象、判断、改造等方式积极进行信息加工和意义建构,最终能形成自己的理解、观点、态度、价值观念等,这从学生的讨论中的发言分享就能看出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思想的直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章所列举的虽然是中学课堂上所发生的事情,但从教学理论的发展历程看,中小学在教学上的探索一直在为成年人的教学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和参考,并直接导致了成年人教学领域技术的发展。

无论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还是成年人领域的教育教学,其深层本质上是相通的。在本章第二节所介绍的当今国际上五种经典教学模式都建立在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教育学等方面的研究基础之上,这些研究不仅涵盖高等教育,而且涵盖K12教育;这五种经典教学模式都来自国际知名专家多年的总结与提炼,并在中小学及成人的教育教学领域展开了大量的实践进行验证与优化。任何课堂上的教学所做的都是关于“教”和“学”的工作——其本质都是如何“让老师教得好,让学生愿意学”。

成功的教学来自教学模式

任何事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从6 1教学模式的表现形式来追溯其理论基础的话,它其实并不是什么全新的教育和学习理论,它源自于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Benjamin Bloom)所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其基本思想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同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学习时间和恰当的帮助,那么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规定的目标。掌握学习是关于教学和学习的一种古老的乐观主义哲学,这一哲学宣称: 实际上任何教师都可以帮助所有学生学得优秀、 迅速并充满自信。6 1教学模式是把关于课堂教学的复杂问题简单化了,把理念问题实操化了,把实操问题流程化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容易操作,便于上手——其“教”和“学”的效果亦都能保证。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叶圣陶说:“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于达到不复需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6 1教学模式正是如此:它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革消极被动的接受知识为积极主动地探索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变静态封闭的教学过程为动态开放的学习过程,通过师生的共同参与达成教学目标;在思想关上突破了封闭的、一元的、单纯逻辑的思维方式,形成了开放的、多元的、建构的新型思维方式。教是为了不教。“教”不一定导致“学”,更不一定产生“会”,真正能留在生命中的,往往不是老师所讲的,而是学生自己发现的。

在我看来,“6 1教学模式”亦符合任务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的基本原理——任务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基础上的教学,这种理论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不是靠教师被动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即群体学习环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工具和资料,通过自主建构意义的方式获得的。并且,学生的学习活动与真实的任务或实际的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只是进行引导和鼓励。

这亦如朱熹所言:“小立课堂,大作功夫。”所谓小立课程,是指老师的“教”要尽可能的精简;而大作功夫就是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进行大量的活动,进行“学”。这使得整个上课过程“教少学多”。

重构传统教学

法国著名思想家、复杂理论代表人物埃德加·莫兰(Edgar Morin)曾说“没有思想的变革就没有其他的变革。”思想不变革,一切都将会涛声如旧。精英中学的6 1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思想进行了彻底的变革,是真正的重构——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进行了变革,而不只是改变课程内容和资料。

追根溯源的话,传统的教学思想源于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Ivan AndreevichKairov,1893-1978)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五步教学法”,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五个环节,这被写进他的经典著作《教育学》一书,自此“五步教学法”影响了世界。解放初期我国教育全面苏化——苏联教育的基本观念、教育制度、教学模式以至教学方法被全盘接受,教育界开始沿用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凯洛夫所著的《教育学》也曾一度被奉为法典、圣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教师。甚至是今天,虽然有所变化,但仍离不开这一框框。

凯洛夫师承“教育科学之父”——19世纪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JohannFriedrich Herbart),他强调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强调三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教材为中心”。也因此,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缺陷和弊端显而易见:其过分注重和强调教师的“教”,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作为学习知识的主体,在这种模式里几乎是看不到的。它缺乏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当代教育家、精英中学校长李金池在其主编的《中国课堂的奇迹》一书中如是说:

“我认为,精英中学以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强行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外加棍棒式教育为特征的传统课堂,必然会破坏学生的学习生态,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能使学生变得麻木、呆板、消极、厌学,逼得学生把学校看成牢狱,把上学看成服刑。学生厌学了,不愿学习了,这时不要说培养什么创造性人才,就连升学率也无法保证。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成绩,必须下决心转变精英中学陈旧的教育观念,必须下决心推进课堂领域里的改革,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积极地探究,生动活泼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大幅提高教学质量和升学成缋。

另外,我发现精中的传统课堂教学不仅是低效的,还扼杀人的灵性、毁灭人的创新精神。钱学森曾多次地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原因就在于此。我认为精英中学传统课堂的基本特征是‘强行灌输,死记硬背’,精中传统课堂的基本要求是‘唯师是从,唯书是从’,老师讲的都是真理,不能质疑,书上讲的都是对的,背过就行;精中传统教学的实质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压抑、控制和束缚’,在老师面前,学生俨然就是个奴才,没有独立的人格。结果,老师把学生的大脑禁锢了,把学生的独立性剥夺了。这种教育的结果,必然会使学生迷信权威,没有自信,不会独立思考。……我一直认为,按照新课改的精神,大力推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既可以快速地提高教学成绩,也可以回答钱学森之问。”

其实哪里只是上面李金池校长描述的精英中学原来的教学是如此,一直以来的传统教学都是如此。在教师眼里,学生是等待知识填充的“仓库”或“容器”,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甚至是唯一任务就是掌握系统的学科知识。为了使学生能够掌握尽可能多的书本知识,教师常常无视学生内心的需求和动机,将外在的、产品化的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在知识学习中的情感体验、思维发展和完满精神世界的构建。学生获得的是部分、残缺不全、零碎、孤立、封闭、凝固、僵化的知识,惰性知识。

以6 1教学模式为代表的中国教育正经历的这场革命,将彻底改革几个世纪以来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创造出一系列在真正意义上尊重人的主体性、激发人的创造性、相信并注重开发人的潜力、便于人与人交流与合作的崭新的教育观念和学习模式。

近年来,成人教育教学领域出现的诸如翻转课堂、行动学习、引导技术、沙盘模拟、情境教学、游戏化学习、图像引导教学、团队戏剧、未来探索、开放空间等等大面积走进课堂就是极好的证明,这些教学模式变革了传统的“机械性学习”、“应答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它们都不约而同的反对自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以来的注重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这些新的教学模式都倡导“学生中心”的自主性学习,学习更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

节选自《教学罗盘:基于建构主义的整合教学模式》

王志涛 老师

                       ——中国培训行业教学罗盘理论创始人

 知名教学技术专家,教学罗盘理论创立者

曾任人众人教育集团课程研发总经理

曾任寓学于乐教育研发院院长

曾服务汾酒集团商学院、中国电信天翼互联网学院、

北京大学、长江商学院等知名高校 特聘讲师

出版专著《教学罗盘:基于建构主义的整合教学模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