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秋平系列讲座(六)怎样设计剧本的事件

 虹72 2020-05-28

转自:编剧易铭的博客

你有了主题框架人物,接下来怎么走,怎么样设计一个个的事件。

为什么要探讨怎么在剧本中写事件?

我们在很多剧本甚至电视剧中,看了半天没发生什么事儿。我们觉得不好看,不吸引我。这是我们看电视的心理模式是有关系的。我们看电视就是为了看故事,很多编剧写剧本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写事件,所以我觉得值得探讨。三个细分理由。故事是戏剧的基本元素之一就是事件,讲故事写剧本是需要有戏剧性的故事讲出来,戏剧性的故事包括动作事件冲突这三个基本元素,动作有事件触发,不同人物产生不同动作,就产生了冲突,时间动作冲突三位一体形成了戏剧性,事件是戏剧的基本元素之一,我们要好好讲一讲,第二个原因是编制事件是编剧的基本功,不会讲事件,就不会讲故事,不会组织一系列事件,故事就不好看。第三个理由,一个剧本或者电影电视剧,是有一连串一系列相互有逻辑关系的事件组成的。任何复杂的剧本我们分析,都是有这么几个事件,而这几个事件又相互关联,所以我们看得下去,能聚精会神看完。正因为剧本有若干事件有机组成,我们必须学会一个事件一个事件去写,去设计。

既然设计一系列事件这么重要,我们再认真研究一下,什么叫事件。概念,我的理解,因为某个原因触发,有某个特定发展过程,导致某个结果的一系列事实的全过程,就是事件。这其实是个完整的过程。剧本中的事件,是用简略的方式将观众带入角色所处的规定情境中,这时候就需要一个事件,有这样一个事件才能让人物活起来,才能让我们观众感同身受。剧本中的事件的要件,一,必须有足够的冲击力,让人物一下子动起来,是有触发激励打破宁静作用的。二、能够引起观众关注和期待,三、能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四、能造成人物之间的冲突和纠结,冲突是外部的,纠结是内在的。五、能够激发观众的想象空间,一个剧本事件至少有这五种构成要素。我们讲有戏和没戏的时候涉及到这个,我们在设计事件的时候,要用至少这五个要件来考量一下。

我们要反向的讲一个概念,事件与事实的区别,事实也叫非事件。生活中会发生很多事儿,有些能构成事件,有些不能,他们是怎么样来区别的呢?其实最主要的是明确概念,他们不是完全分裂的,事实是事件的片段,事件是若干事实有因果串联起来的过程。如果你走路,有人摔倒,是事实。怎么构成事件呢?摔倒的是老年人,自己站不起来,于是产生动作,有年轻人要上前,被女友拉住,因为有彭宇事件,闹到法庭,情侣产生矛盾和口角,最后老年人没及时抢救而死,这样整个过程就成了事件。我们在剧本中要写的是事件,不是片段事实。太多剧本小说中,看到作者不会写事件,我们看到的是毫无关联的分裂的事实,而不是事件。如果一串联的事实用至少刚才五个要点扣在一起,形成有因果关系,能触发观众兴趣有逻辑关系的事件,所以,一定要会区分事实和事件。

三位一体怎么样理解?三位一体是戏剧性的特征,这三个元素是互动紧密关联的,三位一体实际讲的是戏剧与故事的关系,有事情发生,发生在某人物身上,人物被触动,产生欲望目标任务动作,所以说,事件触发动作,而不同的动作产生冲突错位差异,冲突不断在事情当中发展,促进事件延续,甚至导致逻辑性结果,这整个过程就构成了我们所说的故事的戏剧性。事件和戏剧性实际是三位一体的关系。

事件与戏剧任务的关系。戏剧任务是编剧要让人物完成的任务,剧中人物的人物和戏剧任务不一定是合一的,有的时候编剧在人物的人物中埋藏了编剧自己的人物,比如打仗的戏,编剧要在其中表达兄弟情,所以,戏剧任务是编剧想通过人物事件完成的人物,有别于人物的人物,人物的任务有可能是戏剧任务,也有可能和戏剧任务是分离的。因为有时候编剧在人物任务下面埋藏了一个自己要人物完成的任务。

事件和戏剧人物的关系,一个故事是若干事件有机串联的,每个事件本身是有任务的,有可能是人物任务,或者编辑任务,我们一定要探讨事件和戏剧关系的话呢,其实就是事件是为这个阶段的戏剧任务服务的,事件必须完成这个阶段戏剧所赋予人物的戏剧任务。戏剧任务是这个事件所要表达的小主题。

事件与主题的关系,主题是这个剧的总戏剧任务,经过若干事件,若干事件最终结合起来,表达总主题。

事件分类,可能会超过这几件。

一、封闭式事件。事件之间相对独立,有头有尾。

二、开放式事件,主要指结尾是开放的,主要是为了连接下一个事情,是连续性事件。第一果成为第二因,这样串联起来。

三、被腰斩的事件,比如破案剧,在某地方所有线索都断了。也可能在某地方会被捡起来继续说。

四、结局上扬的事件

五、结局下沉的事件,悲剧负面的。

怎样设计事件,这是本讲最关键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原则或者技巧,可能会把事件设置比较好。

第一、引爆的原则,我们最怕的是,看一个剧老不知道他要讲什么,最容易把观众注意力一下拉过来的,就是加一个引爆点,可是是大事件,车祸,爆炸,也可能是小事件,恋人的眼神,羞涩,让观众觉得两人有戏。一定要用短暂明确有冲击力的东西让人把注意力期望挑起来,在麦基故事中叫激励事件。

第二、变化的原则,事件一定要有变化的过程,开头这样,结尾一定不这样,或者结尾这样,发展一定不同,要有螺旋上升,波浪发展,有变化,有大弧线,人物出来到结局要有变化,甚至是相反的。

第三、误导与意外的原则,编剧要会设局,把观众往沟里带,出来意外。

第四、放与收的原则,研究观众心情,期望值,给他,上扬,往回要,夺取,满足,但不要一味放,要收。

第五、节奏,事件发展中要有节奏意识,节奏的处理与发展,动静,快慢,的结合,强弱的变化,视觉冲击的起伏变化。

第六、无事生非原则,编剧就是一个挑拨离间无事生非的人,一定借助某些人物手口把事端挑起来,否则不好看。

第七、极致性原则,张力,把事情往极致推,也叫下狠手,不要太仁慈,比如正面人物,让观众喜欢后,开始折磨这个人,给他设计坑,陷阱,危机,打压他,整他,让他处于绝境,不要轻易放手,只有这样才能让戏极致性发展。

第八、天堂地狱之路的原则,有的事件不断走上坡路,有的是倒过来,

第九、创作秘籍,压弹簧,这是很好设置事件的技巧,压弹簧有两个重要构成因素,反向压,给力越大,弹起来的高度越高。具体讲就是,假如让人物成功,就反向用,前面要失败得不得了。让人物哭,悲,前面就让他喜,得意,众人捧,骄傲,以为自己是神仙,摔下来的结局就很惨。每个事件设计,要知道结尾,然后倒着使劲儿。这就是设计事件最核心的技巧。

事件之间的组合方式。事件组合应该是有机的。有哪些形式呢?

第一、单元式组合。比如西游记就是,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碰到妖怪,这就是激励事件,接下来他们怎么样斗妖怪,最终逃过一劫,事件结束,又遇到第二个,第三个,故事相对独立,这就是单元式,男人帮就是。

第二、收尾重叠式,第一事件的尾部很可能成为第二个事件的因。

第三、平行或者交替式。两个事件同时发展,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画面,但是两事件交替出现。

第四、分叉式组合,一个案件派了两个行动组,两个行动组任务不一样,事件发生就不一样。

第五、归一式。事件合到一起。

第六、终点转起点。刚才的第二种有可能是也有可能不是,他仅仅是形式上的重叠,但有时候我们可以从内在上连接他。第一个事件的结尾成为第二个事件的引爆点。

第七、俄罗斯套娃式组合。就是大事件套小事件。一个套一个或者多个,这多个小事件可能会有一定关联。

第八、魔幻之门式。故事走不出去了,想办法打开,却进入完全不同的事件,和前一个事件完全分离,从一个事件跳到另一个事件。

第九、游戏冲关式。一关比一关更困难。

今天内容就这些,就是告诉大家我们是把一个故事分解成若干事件来讲的,这个事件有些文艺理论也叫情节,相互关联的情节构成作品,一个电影可能会有三五个事件,一个三十集电视剧可能事件就很多了,也许一集一个,也许三集,若干事件结合起来,就成了大的电视剧。这样的结构形式尤其在影视剧中特别明显,在小说就相对自由松一些。小说可以随时拿起放掉或者反复看,戏剧是不可逆转的实时观看,所以要紧紧扣住观众,一定要有讲故事的技巧。今天讲的就是用事件的设计组合完成影视剧作品。

下面是提问时间。

1、新人每天必做的功课?读书,看片,做影片分析,就是拉片子。为了练笔可以写一些小东西,影评,小剧,平时看到的有趣的东西记录下来,作为素材。形成这样生活习惯,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做编剧的任务是给人讲故事,所以你可以给人讲故事,看人的反应。

2、两个平行事件是不是必须交集才能有矛盾冲突?如果是副线为主线服务,最好是能有交集有碰撞,引起某些冲突,形成某些交叉。如果是一直平行下去,可能是第二种功能,一种价值的对比。比如婚姻价值,这样可能一直不会交集,但你在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两种婚姻是帮助了你思考,或者帮助观众接受你想表达的主题,观众自己来做结论。这就是对比,映衬或者陪衬。

3、地点高度集中的话,怎么编故事?是不是说一个剧场景变化不多?场景固然是故事变化的因素,但核心却是人物的动作,为什么要地点高度集中呢?可能是你的故事极致化,比如在一个房间里,那你设计的时候肯定是在一个场景就能完成的,比如故事就发生在天台,一个人要自杀,另一个人要阻止,那就不可能换场景了,换就是为了回忆或者增加故事的紧张感,主场景是不可能换的,怎么样编故事是根据动作来的,动作越强烈,你就不断给他设置越来越强烈的阻碍,反之阻碍越强,动作也越强,有人举例夜店  狙击电话亭。通常情况下,场景集中是一种需要,我们讲一个故事的情况下,肯定是有个特定限制,故事本身或者是讲故事方式需要,场景不要太多。比如故事本身需要,经费限制,编剧想这样有助故事更精彩。不管如何,场景小肯定约束难度更大,怎么样编故事取决于人物或者任务的动作,你把人物动作设置好,不断给他找阻碍,再小的场景也可以讲好故事。你仔细分析上面电影,他就是在这里面设置强烈动作和阻碍,而且不受场景限制。对话肯定也是,对话也是为故事服务的。武林外传也是,情景喜剧是固定场景,场景和故事发生也有个模式化问题。比如我爱我家,这种室内剧是按照话剧的模式来写的,是一种样式类型,也挺有意思的,可以写出丰富的故事,完成丰富的人物塑造,当然这样比较考功力,我们平时都是场景自由转换的。

4、写小说直接写出心理描写好吗?会不会显得太没有潜台词?写小说最大的优势就是随时可以写出心理活动。人的思想是用语言构成的,没语言的叫形象思维。小说是最容易的。剧本就不能写心理了。尽管可以用画外音来表现,但尽量要少用,尽量要让他能看得见,听得见。

5、怎么去拉片子?写下人物对白动作剧情吗?这是个模糊提法,是去分析剧本,方法很多,有一种是直接写对白动作,实际上就是在看的过程中还原剧本,这是最简单最笨的方法,但是不是最没用的,即便这样也是有用的。特例,有作家曾经是很多文学大师的书记员,结果若干年后书记员成为作家。实际上摹写剧本,等于临摹画,这是一种学习方式。画画书法都会有这个,这也是模仿体会的过程。有一种是在研究结构,就不用写对白动作,只是还原成一个故事梗概,这就让你学会写故事框架和梗概。再专业细致的,你可以只记录精彩台词,伏笔,拐点,结扣子解扣子,有几个扣子,怎么解开的,这都可以做笔记,拉片子。通过一部剧去学习,也是方法之一。

6、通过对话反应各自心理故事来完成一个故事,比如在天台上反应一个人被强拆而自杀,官员来阻止自杀,这就是一个场景,戏怎么拍,故事怎么讲?这是一个开放式问题,我所讲的可能是故事之一,你提这个问题,核心是什么?是怎么写这个事件吗?是怎么把戏写得吸引人。我个人思路,有个编辑说他陷入僵局,父亲去世,女儿把骨灰抱回老家,在老屋子遇到离婚的母亲,母女这场戏,怎么写精彩?我们探讨,他给的场景前提我们可以加进很多想象,前提母女之间是有矛盾的,女儿对母亲有抱怨,母亲想和好。我说你不能当做生活片段来写,这也可以回答我们怎么设计事件的问题。这个难题就是不会设置事件所引起的。怎么把这段戏形成事件呢?我们不妨打开思路,比方女儿在她父亲临死前有了一些前戏,比如父亲临死前对女儿说,自己一辈子有件事情很内疚,不想带到坟墓里,女儿惊讶,父亲说,母亲没死,还活着,多次想见你,别我驳回,我现在很后悔,自己想死后葬回老家,想办法联系上母亲,比如找谁谁。这时候,老屋中,有人敲门,这就是触发事件,平静没打破,进来复古少妇,说是你们家房客,回来找以前遗留的东西。比如带错钥匙,保险柜打不开,聊天中说自己婚姻不幸福,女孩一开始很烦,后来被吸引,感觉同情她,第二天第三天可能还来,打电话给开锁公司,还是没解决,女孩的同情越来越深,保险柜被开锁公司打开后,拿出来一些老照片,女孩看到是自己家的照片,有父亲,自己和妈妈,突然她发现妈妈就是来访的少妇,这时候她 突然接到电话,爸爸让联系的阿姨告诉女孩说妈妈在大洋彼岸已经去世,原来来访的是妈妈的灵魂,在弥留之际请求原谅,也许是自己的幻觉,这么一段戏就完成了那个编剧很好的诉求,让母女产生宽恕,但又不是没有戏的常态,可能是很精彩的事件。为什么我们写很多戏不好看?是因为我们没学会怎么样设计事件。天台上的事件,被拆迁的为什么不离开,官员为什么来劝导,一定要找到一个触发事件,这个触发事件一定要朝着某个动作,要设置障碍,设置最后一个拐点,你朝这个思路想,比如官员认识跳楼的人,跳楼的人有诉求,这个剧要讲什么,戏剧任务是什么?我们可能要百种设计主题,但最终要服从戏剧任务,并本身构成事件。完成这样一个过程,故事就好看,人物关系就会发生变化,情节就会朝前推动,规律是一样的。

7、事件是不是一定要设置悬念?剧情被观众猜到了,算不算失败?有意思。第一个,回答是肯定的,事件又触发因素,吊起观众胃口,就是悬念,悬念有两个解释,广义的只要能引起观众关注的,吊起观众胃口形成期待的,都可以叫悬念。狭义的是难解的迷局,引起人的好奇心。事件构成因素中很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触发因素有时候就能吊起人的好奇心,是悬念。剧情被猜问题。你在讲故事的时候,两种可能性都有,对结局的猜测,引起事情就有结局,观众是有期待的,期待的就是结局。对于结局的猜测有时候不难,很多看头就知道尾,为什么都能猜透结局还要看呢?因为你把两人的距离拉开了,让人想不通为什么两人能在一起。虽然知道结局,但想知道过程,所以这样的设计是成立的,知道结局,更想知道怎么样达到结局。第二种是倒过来,你设置各种误导层层迷雾,甚至是多种可能性的展示,让人迷失,不断寻找结局,这时候你就是把结局当做戏核,这两种都是可以的。所以,猜到结局不一定是失败,是看你的设计,如果你想藏结局被人猜到,这就是失败,知道结局,拿上乏味,这也是失败,知道结局,想知道过程,这是成功。你把结局藏得非常巧妙,让观众屡次猜屡次错,这也不能叫失败。

8、写布局的时候,怎么让人不感到拖沓,吸引人看到抛包袱的时候。为什么会拖沓,我们要找原因,找到原因才能避免拖沓。拖沓就是没有进展,老停留在一个地方,发展很慢。你可能老没在事件上。怎么设置事件?引爆点引起观众注意力期待。没设置事件开端,观众看的是常态,肯定拖沓。引起事件,但没有跟进,也会拖沓。比如两人开始恋爱,男人外向女人内向,那男人就开始追啊,老写男的不追,东整西扯,那肯定拖沓。如果男人一说,女人马上同意,那也不对啊,那又进入一种常态。你要给主角设置障碍。要跟进,变化,不断设置障碍,满足一点,马上卡住,收放自如。拐点节奏来得快一点。你只要变化,拐点多了,就不会枯燥拖沓。枯燥的原因就是美拐点没变化。

9、怎么检验电影剧本的质量?上一讲是专题讲的。怎么是好剧本?我们要找好剧本,写好剧本,怎么样检验?我通俗叫做有意思和有意义。如果都有,一定是质量好的剧本,没有就是烂剧本,有一就是平庸之作。有意思就是好看,怎么构成好看?故事精彩人物鲜活节奏紧凑错落,要有震撼力感染力,总言之看的津津有味,被带动,过瘾,舒畅的享受,回头品味还受到启发教育。这叫有意义。有意义的叫有核心价值人文价值。当然有意思不能庸俗化低俗化,这样就没有人文价值。我们可以用这两点评价别人的作品,要求自己的作品。

10、讲一下剧本中的起承转合,怎么样运用好,写得比较有趣。起承转合是个模糊的词,起,引爆起范儿,吊起注意力胃口,制造观众好奇探究心理。故事开始的一两分钟不是真正的起,是一两分钟常态过后,出现激励事件,打破宁静,这就叫起。起后肯定要引起动作,照这个方向走一段时间,问题紧张感要加剧,要加阻力。转就是拐点,期待被打破,麦基很狠,一个人倒霉的时候,麦基让人倒霉的不得了。合就是给一个结局,是收拢。事实上过程还要复杂些。起承转合的关键在哪里?重要元素就是起了什么,没起来后面就没了依据和基础。有两种可能性,你起来的是人的动作,形成接下来事件故事就是人完成这个动作。达到目标,你一个石头砸过去引发了动作,刺激了他,有了动作以后编剧要做的就是给他设置障碍。还有一种起,更微妙复杂,并不是简单起动作,而是起了一个关系,接下来编剧就是让关系往下走,发生转变和转换,比如男女四目一对,两人成了准爱人,就有了互动发展,产生冲突,阶段性冲突产生拐点,这就是关系的变化,起好办了,后面就顺理成章了。写好起承转合,故事就有趣了。

如果你能随手写下你写作时候遇到的问题,拿给我看,那样会更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