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庸,几乎所有人都理解错了

 北京周自牧先生 2020-05-29

中庸,是儒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但其本意究竟是什么,却极少有人能说清楚。

绝大多数人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有些解释稍有不同,但大致也差不多。例如百度上说,中庸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易中天先生说,“中就是不走极端,庸就是不唱高调”。还有一些观点如:认为中庸是“不为已甚,不偏激”,是“不左不右、不快不慢、不紧不松”,是“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或“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等等。

有些人认为,中庸是四平八稳,是一种惰性,是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他们认为,中国人缺乏创新精神,不思进取不敢冒险因循守旧,就是中庸影响。鲁迅曾说过:惰性有两种表现状态:一是听天由命,二是中庸

历史上的大儒,看法也不尽一致。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不改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则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种种说法虽有所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只对“中庸”二字望文生义,而没有认真深入地去体会孔子有关原话的含义。

由于古汉语往往一字多义,而“中”“庸”二字的字义又比较含蓄,结果导致不同的理解。比如“中”字,除了指空间或位置中心,还有其他含义。中庸一词里的中,程颐认为是“不偏”,是“正道”;朱熹又加上“无过不及”的含义;而《中庸》一文中还有“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的说法。“庸”字含义更多。常用的意思有“平凡”、“平常”、“用”、“佣”等等。程颐认为庸是“不易(不改易)”,是“定理”;朱熹则认为是“平常”;而在一般人心中,“庸”往往有“庸俗”、“庸碌”和“平庸”的含义。

望文生义的结果,就是都偏离甚至严重误解孔子的本意。

孔子是最早提出中庸概念的人,要弄懂中庸究竟是什么意思,有必要仔细看看孔子有关的原话是怎么说的。

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的啊!极少有人能够做到,已经很久了)。”又说,“天下國家可均也(可以治平)﹐爵祿可辭也(爵位和俸禄可以辞去)﹐白刃可蹈也(利刃可以踩踏)﹐中庸不可能也。”从这两句话可以看得很清楚,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几乎不可能达到的最高的“德”,而不是程颐说的“正道”和“定理”,也不是朱熹所说的“不偏不倚”和“平常”,更不是一般人认为的“折中调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处世态度”,与“不唱高调”和“惰性”也完全没有关系。看看我们周围,“不偏不倚、不走极端”和“不唱高调”的“平常”人恐怕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吧!

在《中庸》一文中,还可以看到孔子以特别赞赏的语气说,“......君子和而不流﹐強哉矯!中立而不倚﹐強哉矯!國有道﹐不變塞焉﹐強哉矯!國無道﹐至死不變﹐強哉矯!”短短几十个字,孔子竟然用了四个“强哉矫”来赞叹!他如此赞叹的君子之德是什么呢?是随和而不放弃原则(和而不流),坚持正确立场和原则不动摇(中立而不倚),国家治理得好,不变初衷(国有道,不变塞焉),国家政治黑暗,至死不改变(国无道,至死不变)。仔细品味这四句话,不难发现,“中立而不倚”就是“中”,其余三句说的就是“庸”。程颐说“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显然是对这四句话有所领悟,但他把中庸等同于“正道”和“定理”,却与孔子把中庸定位于“德”很不一致。

从孔子以上的话可以看出,中庸的本意,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坚持正确的立场和原则不动摇,宁死也不改变!这才是很少有人能做到的最高的“德”,才值得孔子用四个“强哉矫”去赞叹!

遗憾的是,孔子之后,越来越多的人误解中庸本意,以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不偏不倚、不走极端的处世态度”,而真正理解中庸本意的人却成了没多大影响的极少数!而后来围绕中庸的争论几乎都是在错误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针对孔子原意的争论完全看不到。

孔子如地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没多说几句,以致让后人误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