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学之人,道法自然

 昵称Zpzg8fzu 2020-05-29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

意思说:上天创造了人,使人类的耳可以听声音,如果不学习,即使耳能听见反不如聋子;使人的眼可以看见物体,如果不学习,目有所见就不如盲人;使 人的口可以发出声音,如果不学习,口有所言就不如哑巴;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智力还比不上狂乱无知的人。所以凡是学习,并非能够给人增加什么好处,而是使人通达天性。能够保全上天所赐与的本能而不败坏它们保全上天所赐与的本能而不败坏它们,这就叫做善于学习。

01

“天性”也称为“自性”,人生来带有的,是上天所赐的本能。人有求生的本能,但也有求知的本能。

“求知”是天性带来的好奇心,对这个世界充满着热爱与向往。

“孩童”时期的我们,从小就有一个习惯,对大自然的好奇,对不知道的东西好奇,对想要的东西,蹶着屁股也要去拿的可爱行为。

人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犹如枯木一丁,生命也就失去了色彩。修远,时常会想,大自然中有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时令,人类的生存原理,又是照着四季变换时令来渡过的。

从何时起?我们心中的大自然失去本来的面目,变成了人类掩耳盗铃、盲人摸象、画龙点睛之作。人类生存的根源,也变得声不可听,心不可见的无措之举。

无知的起源,是我们人类不善学习,不向大自然学习生存之法。以高我的形态向大自然挑战。古有,舜帝召唤大象为民耕地劳作;今有,大象圈在牢笼之中,供人戏弄玩乐。如果,早期人类文明,带有奴隶性质,让人失去人身自由并被他人任意驱使,为他们做事。那么,今天被圈住大象还有生来自由之身的兄弟姐妹们正被人类奴意着。

我们美名其曰地认为,那些失去自由之身的物种低于我们人类,或者说,对方不是人类,无需在乎,计较这些。那么也就代表着,人类思想的贫瘠活得跟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人类是“得天独厚”的圣灵之物,而当下,我们正在物化,把自己正在往动物的方向发展。我们一直追求财富自由,人身自由,可我们从来没有把思想自由释放过。

“思想”自由释放,是人类天性带来的善,是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它代表着,人类精神文明高于物质文明,不单是作为名普通的人士,而是拥有高贵灵魂生命的人士。

古有,贵族血统之说,在封建王朝的史局下,因为阶级分化人身区别,那是人类无法抹去的耻辱。但,吃上带血的肉,促成身躯里的血液是贵族,那是思想贫瘠带来的结果。所谓“贵”,也是鬼的托身了。

21世纪当下,人类已经脱离贫困的人身生活,按理来说,物性所带来的困苦使人类得以解放了。但是,思想上根本没有发生变化,我们贫瘠到,人动不了,可以动大自然其它生物体,得以让我们高贵一回。

为何人类文明发展没有得到有效改变?

主要还是在“思想”上,我们的天性没有得到释放,对生命的完整性认识只有一半。另一半的生命如果不自我苏醒,所谓思想自由,只能是个虚设的席位。

02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天下人都知道要美,所以要美化自己,岂不知,美的形成来自丑的对立;都知道要善,所以做人要善良,岂不知,善的形成来自不善的对立。

走出家门的人都知道要先穿上衣服,遮住生来裸体的皮囊。因为,人人明白,在大众之下,裸体是件丑陋的事,会让人羞涩难堪。在人体艺术学上,给裸体画照是透发着高贵灵魂对人拥有艺术美的一种敬畏。

人人心中,不分美与丑,是大美;不分善与不善,是大善。不分的本质,是对道有足够的认识,对生命的慈爱。望尽天下万物,美与丑,善与不善是不是都同存在天地之间,“道”也没有加以干涉,说过半字不好的言语。

“道”为何如此?道生之,德畜之;道生天地,天地畜养万物有德。所以“道”才永恒存在着。

而我们人类呢?

《吕氏春秋》著,凡物之然也,必有故。而不知其故,虽当,与不知同,其卒必困。先王、名士、达师这所以过俗者,以其知也。水出于山而走于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稼生于野而藏于仓,稼非欲也,人皆以之也。故子路掩雉而复释之。

意思是说,但凡人事物之所以这样,一定有他的原因。如果不知道他的原因,即使行为合理得当,也和不懂相同,最终一定会被外物所困。先代君王、名士、通达之师以够超越平庸的人,正是因为他们知道事物之所以成为这样的原因。水从山上流出奔往大海,并不是因为水讨厌山而向往大海,而是因为山高海低的地形而使水这样流动。庄稼生在田野之中然后储藏在粮仓,并不是因为庄稼有这种被储藏的欲望,而是因为人们需要使用它啊。所以子路捉到野鸡却又放了它,是因为子路尚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捉它。

这段话,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不知道拼命赚取钱财物质是为什么?那么一定会被钱财物质所困。有时候,不知道别人为何用自己不舒服的言语与行为攻击自己,那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对方,不知发生事情原因是什么?所以,我们心中产生种种不痛快的心性,就生发了美与丑,善不善的观念。

万事万物都有自然规律性,人要不自知,不了解自己,人生的路走得很艰难。了解自己,认知自己是人成长必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思想与人格,也就接近了生命的完整性。

03

《论语》十则,善学之士,道法自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儒家的思想能得以发扬光大,孔子自己就是个善学之人,从朋友那里学,善人那里学,不善人那里学,向内自省而学。我们也就明白了,圣贤之士都是通过外在人事物的观照,向内求学自身的修养。

而老子的善学,是人与自然一体性的道学。故,天下人都称它的道很大,大到好像它不像具体的事物。如果可以具体像什么东西的话,它早就很渺小了。

老子,称“道大”来源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

人拥有慈爱之心,所以能勇敢;因为节俭,所以能富裕;因为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边,所以能做万物之长。

要说老子是谁?老子就是“道”的化身,“尊道重德”之人。回看当下,“慈爱”,“节俭”,“不敢为天下先”的我们有吗?我们是很勇敢,但缺少慈爱;我们是很富裕,但缺少节俭;我们却敢于天下先。这一切都是偏离了道的行为,我会深深的思考,德从哪来?

故以身观身,修德要推己及人、见微知著。所以要做到从自己本身的情形去观察别人。从别人身上回观自己,见其善学习之,见其恶避观之,才是善学的根本。这也是天地万物自成一体的道法自然规律性,也是人与自然和谐之根源。

人身没有德,拥有一座金山也扛不住,更不要说名誉、情欲了。本质,人类个体的本源是独立生命,就好比大树一样,得有经历风吹雨打成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保全上天所赐与的本能而不败坏它们。我们不一定为这个世界创造什么,但不失自身的根本,已经很了不起了,怎敢在多想多贪?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书中著言,宁愿穷些,可以不成俗名,自在着的一朵花,生命里红绿自染,以免灰尘蒙污和风雪摧残。人要自知是件了不起的事,对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也就为其它生命负担起了生命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