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还看不懂经方?医圣的这个经方,治疗“老胃病”特别好用

 心心相印一一一 2020-05-29

学中医,学经典,总是绕不开《伤寒杂病论》。许多人都会觉得伤寒难学,熟读原文,背诵多遍,依然不得要领。若想学好伤寒,用活经方,就必须掌握一些伤寒经方的定法,只有掌握了规律,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经方注重激发内在的自愈力

重视正气是中医的基本思想。以《伤寒论》为代表的经方医学体系非常强调保护和激发人体内在的自愈力。《伤寒论》有句话:“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阴阳调和了,很多病自然就好了。如何调理阴阳?中医是根据前人指示的方证而用药,所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方证是什么?不仅是症状,还包括特异性的体征,如脉象、舌象、腹证;特异性的精神心理特征,如面色、神态等;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等。能识别方证,就能抓住治愈疾病的关键点。疾病终归还是机体自愈的,经方只是帮助和诱导。

随俗为变,中医要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从专业的角度看,提倡在临床多用经方,加强临床医生对经方方证的学习及方证识别能力的训练。为什么熟练的经方医生可以处理许多疾病?神器就是抓方证。

方证是经方应用的灵魂。方证熟悉了,我们才能灵活应变,就如清代医学家徐灵胎所说:“方之治病有定,而病之变迁无定。知其一定之法,随其病之千变万化,而应用不爽”。他说的“方之治病有定”,就是方证。经方的方证唯有《伤寒论》说得明白。

清代经方家舒驰远就这么认为:医者如不从《伤寒论》入门,“则临证一无所据,叩以病属何经?当用何法?宜主何方?乃茫然矣!” 他说熟悉仲景方法“则治疫乃余技耳!”甚至直言:“诸病杂病方论,毋庸置疑!”虽然说得有点过,但我理解他强调《伤寒论》,就是强调临床应变能力的训练。

《伤寒论》其实就是一部训练临床医生用的教科书。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认真学习《伤寒论》《金匮要略》,要多读原文,对其中至少50首重点经方的方证要了如指掌,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初步合格的经方医生。

医圣的这个经方,治疗“老胃病”特别好用

肠胃功能的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生活中,很多人有不少的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长期继续, 导致人们最终患上了肠胃病。很多人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就胃不好了,这需要自己反省一下,平时你们都在做些什 么不当的举动

如果您不经常锻炼,而现在突然增加运动量,可能会有很多不适。锻炼本身不会引进胃病,但如果你在运动前没有摄 入足够的能量,也就是吃完饭运动。但不能吃完饭立即运动,也不宜空腹运动。这样对胃肠都不好。

所谓大道至简,问题的根源出在平时的饮食生活方式,那么就要去调整,改变过去的差的习性,洗心革面,抛弃旧的,迎来新的,这样才能让自己慢慢恢复,还有一点就是要明白,胆才是最为关注的地方,切莫忽视它,在有空闲的时间之余,到苏北灌南一带采点灌南苦菜,用之时搁些红糖,一般初春时采摘为宜,在饮食方面宜清淡为主,减少生冷油炸的食物入口,早中晚按时吃饭,尤其早饭,这个苦菜切莫小瞧它,实践证明其是是其的“死对头”,虽然在城里很多人不认识,但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这个野草在古时难登大雅之堂,现如今不同了,见到的,认识的,吃过的人比比皆是,甚至有些城里人还到农村去亲自采摘,世上万物皆相生相克,只是方法需要去慢慢探索,认知,继而造福人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