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栖蓼的药用价值与应用

 山水书阁 2020-05-31

  拼音名

  Liǎnɡ Qī Liǎo.

  别名

  小黄药(《贵州草药》)。

  来源

  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夏、秋采收。

为蓼科植物两栖蓼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生于水中者:茎横走,节部生根;叶有长柄,柄由托叶鞘中部以上伸出;叶片矩圆形,浮于水面,长5~12厘米,宽2.5~4厘米,先端钝,基部通常为心形。生于陆地者:茎直立,不分枝;叶有短柄;叶片宽披针形,密生短硬毛,长6~14厘米,宽1.5~2厘米,顶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托叶鞘筒状,顶端截形。花序穗状,顶生或腋生;苞片三角形;花淡红色或白色;花被5深裂;雄蕊5;花柱2,伸出于花被之外。瘦果近圆形,两面凸出,黑色,有光泽。

  生境分布

  生于湖泊、河流浅水中和水边湿地。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西、山东、陕西、湖北、云南、贵州等地。

生于湖泊、河流浅水中和水边湿地

  化学成份

  含黄酮类金丝桃甙、萹蓄甙、槲皮黄甙、槲皮素、山柰酚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另含绿原酸和咖啡酸。此外,含生物碱。生长在水中时,含痕量生物碱,花期增加到0.017%,然后消失。如生长在陆上,花期开始时含0.04%,盛开时达0.29%。如再移植于水中,则生物碱含量又下降。

  药理作用

  木犀草素的作用参见"忍冬藤"条。

  性味

  《贵州草药》:"性平,味苦。"

  功能主治

  《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治痢疾,脚浮肿,疔疮。"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外用:捣敷。

  附方

  治疔疮:小黄药、野烟各三钱。捣绒外敷。(《贵州草药》)

(2015-03-05  来源: 民福康健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