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勤劳的父亲母亲 ​▌徐秋良

 齐一摄现美 2020-06-01

图片来源网络,感谢支持

我勤劳的父亲母亲




作者:徐秋良

      我的父母,是茫茫人海中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员,但他们以勤劳朴实的劳动人民本色,影响我至深。在我心目中,他们是勤劳的、伟大的。


      家中姊妹四个,母亲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年龄间隔都不大。母亲最后一定要生个儿子,别人都说母亲重男轻女,我以前也误以为如此。但母亲从来没有过只看重弟弟,而忽视我们姐妹三个的想法。要解决一家子衣食,已是十分艰难,父母还费尽心力供我们读书。母亲因为没有读过书,对睁眼瞎的痛苦深有体会,所以更不想我们再受她那样大字不识一个的痛苦。在以前经济普遍困难的时候,这个可不容易。父母却不认命,一定坚持自己的想法,拼尽全力,供我们姊妹四个求学、上进,为此父母受了很多很多的苦。

      小时候我们嗷嗷待哺,父母从小失去双亲,没有谁能搭把手,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人说养儿方知父母恩,为带大我们几个孩子,他们得多累啊!

      多年后常听邻居们笑谈儿时往事。父母要田间劳作,又要看顾我们几个孩子。就在田间用稻草把子搭个凉棚,让我们在里面玩耍,他们便在田间辛勤劳动。稍等长大,我们便有了父母辛劳的记忆。为求生计,家中耕作了十来亩水田。其中有一丘五、六亩大的水田,好不容易收割完毕,要将满田的稻草扎好把子拖到岸边,又要将整丘田用水车用脚力灌好水。农忙时节,劳累一天的父母不能休息,还得趁着月夜继续赶出这些工夫。来来往往多少趟,才能搞定这么大一丘田的稻草,吱吱呀呀多少转,才能灌起这么大一丘田的水啊!乡村夏夜,明月高悬,凉风轻拂,虫鸣蛙唱,本是多么诗情画意的场面,在当时父母的眼中,怕是只有疲惫二字。

      田间劳作完回到家中,邻家已炊烟四起。母亲匆匆忙忙到房里看看睡得香甜的我们,又得赶紧做出一家子的早饭。夏天的中午太阳毒辣,不能去田间劳作。我们几个小屁孩午睡,父母也不得闲暇眯上眼休息一会儿。父亲趁太阳大,顶着毒日头将地坪里的谷子除杂翻晒,母亲趁我们安静,忙着料理家务。即便再农忙,家里也是收拾得井井有条,我们也被照顾得妥妥帖帖。

      长大了,姐姐和妹妹两个初中毕业,不肯再读书了,母亲苦口婆心相劝,后终不了了之。我和弟弟继续求学,家里负担更重了。没办法,父亲只得跟着乡亲们一起外出捞生活,其中的辛酸我不得而知,但现在可以想象得到:人生地不熟,又身无长物,唯有一身力气。吃的苦,受的累,只给现在年迈的父亲留下一身病痛。父亲外出,轻易不得回来。母亲便只能当男劳力使:田间除草,杀虫,灌水的重任,全部落到母亲身上。读高中时,周末放学回家,母亲在田间劳作,我便去叫她。她的身体没在长得老高的稻田里,都看不见了。我只能大声喊她,母亲探出头,直起了她的背,手里拿着一把除掉的杂草,回应着我的呼唤。即便这样,可从没见母亲向我们抱怨过一声累。只是那时母亲饭量大得惊人,总要用大碗装得堆起。母亲现在都感叹:以前是吃得也做得,现在再也没以前的本事了。所以每每接过父母给我的学费、生活费,我总感觉沉甸甸的!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父母深知粮食来之不易,从不允许我们随意浪费。后来母亲随弟弟一家住到城里,方便彼此照顾。有时难免有剩下的饭菜要倒掉,母亲总是抱怨,要是能喂几只鸡鸭,就不用这么浪费了。所以每每女儿吃饭,我总是要她把碗里的饭吃干净莫浪费,只因为觉得每一粒粮食都是辛劳汗水的结晶。

      父母养儿育女,辛劳一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们勤劳踏实过好每一天,终于获得丰厚馈赠:儿女们长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小幸福。于此生,他们无所悔,勤劳一生;于此生,他们无所憾,儿女们都平安幸福。这可能也是我们下一辈要好好学习的人生哲学:努力当下,不畏将来!

作者简介

徐秋良,岳阳湘阴人,现居美丽的宁乡,在百灵鸟小学当教书匠。喜欢孩童们的天真顽皮,也时常回忆童年往事。

关注我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