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伟天英 2020-06-02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晋韵文化园:一眼望去5000年

一座院落承载千年唐风晋韵,一处风景尽看千年文化传承。

五千年中国看山西。三晋大地上,留存着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而在清徐的这块厚土上,古梗阳保存着最初的唐尧遗址。

清徐,清源、徐沟两县合并而成。风卷云涌说历史,道不尽千古文化。如今,在清徐晋韵文化产业园内,一大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正在这里悄悄生根发芽。

一眼望去5000年,走进晋韵文化产业园,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让人不禁肃然起敬。

沿着参观的步道一路行进,砖雕博物馆、古建筑模型博物馆、木雕泥塑制作基地、中国面都与晋菜餐饮基地、戏曲博物馆、传统酿醋工坊、传统山西小吃制作工坊……

园区不大,没有一处房舍不在讲述着山西的传统技艺和文化。这里承载着山西传统文化的积淀和升华,这里收藏着山西传统民间工艺的前世与今生,这里续写着山西传统民间艺术的拯救与复兴,这里蕴含着晋商精神的担当与诚信。

时光过隙,白云苍狗。几千年来,大浪淘沙,惊涛拍岸,传统文化和技艺在一次又一次的文明更迭中悄悄流失。留不住岁月,就让岁月留下痕迹,这是晋韵文化产业园负责人韩永胜的座右铭。

为了让传统文化和技艺活起来,让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腰杆挺起来,晋韵文化产业园给山西各地的工匠技师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

从砖雕的制作间走到木雕的制作间,从木雕的制作间走到泥塑的制作间,从泥塑的制作间走到传统小吃的制作间,距离都不远,远的仅是我们对这些技艺的认知与继承。

在一块块大青砖上,工匠技师们一铲一钩、一劈一锛,青龙吐雾白虎吞云就巧夺天工地呈现出来;在一块块大褐木上,工匠技师们一雕一琢、一钻一刻,金鱼戏莲红蜓伴舞就鬼斧神工地刻画出来;在一块块大黄泥上,工匠技师们一揉一搓、一抿一摸,达摩静坐神兽踞卧就出神入化地塑造出来。

一天有多长时间,几千年又有多么久远,这些传统的千年技艺和文化就在这个园子里一点一点地传承着。

这些天,戏曲博物馆的建设也快竣工了,山西的四大梆子戏很快就能敲响鼓点。到时候,看千年传统技艺,听百年传统戏曲,尝百种传统小吃,幸甚至哉。

文/本报记者王雁 图/本报记者翁剑

(责编:褚嘉琳、李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