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从无做起,从小做起,无为而治。

 道德经不言之教 2020-06-02

原文: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译文:干不需要作为的工作,从事不需要干事的事情,品尝没有味道的食物。谋划困难是事情从它容易的时候就开始,作大事要从小事开始。天下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小事作起的。因此,圣人始终不作大事,因此能够干成大事。轻易许诺,必然很少能够恪守信用。容易的事不作,必然要遇到很多的困难。因此圣人常常从开始就把事情作为困难的事对待,最终就不会有难事。

解释:治国原则七:从无做起,从小做起,无为而治。

无为是从无而为、从小而为、从容易作为。难事是从容易发展而来,大的东西从小的东西发展而来,这是客观规律。

以道治国,就要从容易、从小、从无开始有所作为,积小成大,从而实现“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不是不作为、什么都不用干,消极无为,就治理好国家。而是,无所不为的无为,从无而为的无为,是积极无为,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多的知识,更高尚的道德,是具有大智慧的人才有可能实现的,“圣人犹难之”。治理国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认识到其艰巨性,才有可能减少一些困难。

庄子以后,道家提倡明哲保身,道教退隐江湖,以修仙得道为目标,认为保全自己高于社会整体利益,退出现实政治,是消极无为的态度,导致人们对道德经产生片面的理解。

道德经是圣贤之学,是国家治理的学问,提倡以道治国、以民为本,以治理天下为目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一种积极作为的态度,无为而无不为,何来消极无为?

现代社会,科学家们研究自然规律,从无而有、从简单到复杂地发明大量有利于人类的产品,企业采用新的管理思想、制度,政府关注人民述求,及时发现、解决社会问题,也正是从无而为,积极无为,促进了社会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