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随道而为,随事而行,不求何味为真味。大小多少都是现象状态,以德报怨趋向以德,大的都从细小累计。普天之下的难事从简易产生;天下的大事从细微处开始。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求大,所以才能成就大。随意许诺必定有不可兑现,把事容易简单的处理必有困难而至。所以,有道的圣人慎重看待困难,所以困难也有终了。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通常人都处于有为、有不为,老子谈“为无为”,将人的主观变为客体,随遇而安、随缘而来、随缘而去。时间空间在流变,为与不为都是有所为,因为时间流逝,过去的行为就是所为结果,有道者为无为是随机缘。所以,事是必然产生遇到的事,随事而尽其所能;滋味终归是淡而无味,因不求其味,何味都是当下的滋味。 报怨以德,从道德修养而言是包容、谦让的德性,从道理解,以怨报怨是自我偏离道的思想行为。而从人与人之间,教化根本要趋向“敦厚、淳朴”,以怨报德从自身是“柔弱胜刚强,宠辱不惊”,对外是教化不尚贤、使民不争;所以“报怨以德”取向道。 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任何事都是天下之事,任何大都是天地万物成其大,而其难易、大细,都是因“德”的作用发挥产生,道没有难易大细,而天下万物万事过程存在难易大细。大器晚成,大事难事都由细和易而叠加的结果。所以“难事必作于易,大事必作于细”,这是以道而行,以道而为无为,结果没有成事败事只有终结。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圣人知“大小多少”终归道之体、德之用的现象,而为大,必然悖离道的自然流变,而产生有为有取的人为,所以采用“为无为”的随顺,终究大也随成,即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轻诺寡言,必然存在失信失德,答应人的事多了,如何全盘兑现,人还有无常之祸不离左右,轻诺必不在乎,而实情无法悖离。就同“多易必多难”一样,因为任何简化潦草的应对,最终的结果必然存在千疮百孔的问题,这是人事之理,而万事万物都是难易同体,非人为选择规避,所以圣人在乎困难如何解决,而不在易做的事纠结,最终没有难颠覆结果。 章外杂想:候鸟按季节而迁徙,如问为什么气息奔波,不可回答,也无需回答,因为自然而然,随季节四时变化而动;如问四季为何交替,自不用回答,因为效法天地而随顺;为无为就是随天地,而万物自生自灭,成其大终其微,成就是败之时,微就是败之末,成起初;独“道”无成有终,万物皆有本末、终始循环往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