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秦岭之尖 2020-06-02

前文《什么是糖尿病》的治疗中已讲述,糖尿病综合治疗的5个要点包括:糖尿病教育、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血糖监测等(又称“五驾马车“)。其中,“营养治疗”是最基本和重要的措施,糖尿病患者营养水平决定病情的发展。2017 年 5 月 22 日,中国营养学会第 13 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本指南主要面向广大 2 型糖尿病患者和关注健康的普通读者,同时也可为各级医生、护士、营养(医)师、糖尿病教育、卫生管理等专业人员进行糖尿病管理工作时提供借鉴。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指南内容

包括了 8 大核心推荐

1、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2、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 1/3;

3、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4、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5、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6、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7、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8、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8 大核心推荐的具体要求:

第一步:吃、动平衡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如何合理控制能量

除了能量的控制还应注意:

1、选用复合糖类:碳水化合物占 45-60%,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

2、控制脂肪摄入:脂肪占 20-30%,饱和脂肪酸(S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应小于10%,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提供 10%-15%,胆固醇摄入量不超过 300mg/d;

3、选用优质蛋白:蛋白质占 15-20%,一般情况下蛋白质摄入量需 0.8g/(kg·d)有植物蛋白、乳清蛋白等;

4、丰富维生素及矿物质:维生素 D3、B1、B2、E、Mg、Zn 等;

5、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推荐摄入量为 25-30g/d,或 10-14g/1000kacl。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运动疗法注意事项:

体育运动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度降低 2 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美国饮食协会建议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达到最大心率 50%-70%)的体育运动,为了达到治疗和预防的效果,每周至少运动 3 天以上,而且不要连续两天以上不进行运动。

对于服用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的患者会发生低血糖,参加规律运动的人群需要降低药物的剂量;当血糖水平超过 13-14mmol/L 或尿中有酮体出现时,需要延缓体育运动,否则会发生血糖浓度增加和潜在的酮症酸中毒。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cm,女性不超过 85cm,成年人体重指数(BMI)应该控制在 18.5-23.9kg/m2 之间。

第二步:全谷物、杂豆类占 1/3

杂豆类品种有赤豆、芸豆、绿豆、豌豆、鹰嘴豆、蚕豆等;稻米、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黑米、高粱、青稞、黄米、小米、栗米、荞麦、薏米等,如果加工得当均是全谷物的良好来源。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主食谷物搭配

女性(按 1800kcal 算)全天可摄入 3-4 份全谷物及杂豆类,男性(按 2250kcal 算)全天可摄入 3.7-5 份全谷物及杂豆类。

第三步: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八大推荐专家解读、图文概括便于掌握

蔬菜水果的升糖指数从上图可知,蔬菜的升糖指数明显低于水果,建议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g,深色蔬菜占 1/2,其中绿叶菜不少于 70g;两餐之间选择低 GI 的水果为宜。

注:“血糖生成指数” 简称“升糖指数”,英文简称(GI):指含 50 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

糖相比,在餐后 2 小时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把葡萄糖的血糖生成指数定为 100。

第四步: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畜肉类包括猪、羊、牛、驴等的肌肉和内脏,脂肪含量较高,饱和脂肪酸较多,平均为 15%。猪肉最高,羊肉次之,牛肉最低,应适量食用。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研究表明,鸡蛋摄入(每周 3-4 个)对血清胆固醇水平影响微弱;适量摄入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无关。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酱卤等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熏制食品的熏烟中含有 200 多种化合物,有些已证明有致癌作用,如环芳烃类和甲醛等,在熏制过程中可污染食品,增加肿瘤发生的风险。

亚硝酸盐不仅是肉品的特效化妆师,还能抑制肉毒杆菌的生长。肉毒杆菌毒是已知毒蛋白中毒性最强的一种,能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工作,导致缺氧。

第五步: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保证每日 300g 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的摄入;重视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可选择少量坚果,每天别超过 25g;甜味剂可选择山梨醇、木糖醇等:

1、山梨醇通过山梨醇脱氢酶氧化成果糖,然后进入果糖-1-磷酸酯途径代谢,代谢与胰岛素无关,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2、木糖醇是糖代谢的中间体,不需要胰岛素帮忙,能直接透过细胞膜为组织提供营养,且能微量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第六步: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日烹调油 25-30g,食盐用量不超过 6g

推荐饮用白开水,每天饮用量 1500-1700ml;饮料可选淡茶或咖啡。饮酒后易出现低血糖,乙醇在体内代谢可减少来自糖原异生途径的糖量,还会抑制升糖激素释放;

饮酒时常减少正常饮食摄入,酒精吸收快,不能较长时间维持血糖水平;

饮酒还可使糖负荷后胰岛素分泌增加,对用胰岛素、降糖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更易发生低血糖。

第七步: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细嚼慢咽

研究表明细嚼慢咽可助减肥、防癌、保护口腔粘膜,有利于唾液分泌,防止牙龈炎及口腔溃疡、减少食道损伤和食道疾病发生、有利于胃肠的消化和吸收等优点。

第八步: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注重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

管理。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和营养师的个性化专业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八大推荐专家解读、简化文字便于掌握

推荐一:吃、动平衡,合理用药,控制血糖,达到或维持健康体重。

专家解读:

1. 控制腰围,预防腹型肥胖,男性腰围不超过 90 cm,女性腰围不超过 85 cm;

2. 合理饮食,预防营养不良,成年人 BMI 应在 18.5~23.9 kg/m2之间;

3. 规律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至少 3 次,每次不少于 20 分钟。

推荐二:主食定量,粗细搭配,全谷物、杂豆类占 1/3。

专家解读:

1. 主食定量,摄入量因人而异;

2. 选择低 GI(Glycemic Index,血糖生成指数)主食,全谷物、杂豆类应占主食摄入量的 1/3。

推荐三:多吃蔬菜,水果适量,种类、颜色要多样。

专家解读:

1. 增加新鲜蔬菜摄入量以降低膳食 GI,建议餐餐有蔬菜;

2. 每日蔬菜摄入量 300~500 克,深色蔬菜占 1/2 以上,其中绿色叶菜不少于 70%;

3.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 GI 的水果。

推荐四:常吃鱼禽,蛋类和畜肉适量,限制加工肉类。

专家解读:

1. 常吃鱼虾蟹贝及禽类,畜肉适量,减少肥肉摄入;

2. 每周不超过 4 个鸡蛋、或每两天 1 个鸡蛋,不弃蛋黄;

3. 限制腌制、烘烤、烟熏等加工肉类制品的摄入。

推荐五:奶类豆类天天有,零食加餐合理选择。

专家解读:

1. 保证每日 300 克液态奶或相当量奶制品的摄入;

2. 重视大豆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

推荐六:清淡饮食,足量饮水,限制饮酒。

专家解读:

1. 烹调注意少油少盐,成人每天烹调油 25~30 克,食盐用量不超过 6 克;

2. 推荐饮用白开水,成人每天饮用量 1500~1700 毫升;

3. 饮料可选淡茶与咖啡;

4.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

推荐七:定时定量,细嚼慢咽,注意进餐顺序。

专家解读:

1. 定时定量进餐,餐次安排视病情而定;

2. 控制进餐速度,早晨 15~20 分钟,中晚餐 30 分钟左右;

3. 细嚼慢咽,每口饭菜最好咀嚼 25~30 次;

4. 改变进餐顺序,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推荐八:注重自我管理,定期接受个体化营养指导。

专家解读:

1. 注重包括饮食控制、规律锻炼、遵医嘱用药、监测血糖、足部护理以及高低血糖预防和处理等六方面的自我管理;

2. 定期接受营养(医)师的个体化营养指导,频率至少每年四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