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病位软组织损伤压痛点总结(二)

 天道酬勤更努力 2020-06-02
31

梨关肌压痛点

梨状肌起始于骶骨前面,抵止于大转子尖。此压痛点可向臀后侧正中、大腿后侧中部、小腿后外侧至外踝、足趾放射。与根性坐骨神经痛压迫症状相似,区别只是可否有腰部症状。
因梨状肌处在臀中较深位置,要重压方可触到紧张如硬块状的梨状肌。此症还可出现小腿外侧皮肤感觉减退、麻木,拇趾背伸力减弱,严重者出现直腿抬高阳性,下蹲、行走加重或困难。
神经及节段:骶丛分支S1、2。

32

臀横纹上、坐骨结节压痛点

坐骨结节为股方肌、大收肌、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骶结节韧带的附着点,当这些肌肉发生损伤及坐骨结节的这些附着点撕裂后即出现疼痛,可摸到结节样韧带状硬块,疼痛可向臀中后部、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到外踝放射,似为坐骨神经根性症状,影响直腿抬高,坐骨神经干在此旁紧贴通过这些肌肉,故有病可直接影响坐骨神经,并出现似为根性症状。

33

选中标题文字后点击样式秒刷

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股薄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此点有压痛点可向大腿内侧放射至膝关节内上侧,屈髋分腿受限并疼痛,4字试验感觉受限和疼痛出现,大腿内侧肌群可找到肌紧张及压痛。
内收肌群如症状日久,常可出现女性患者白带增多、小腹痛、月经不调、尿频等妇科症状,男性患者可有阳痿、早泄、遗精等症。分腿站立工作,分腿弯腰体位的人日久最易患此内收肌群之症状。
神经及节段:闭孔神经L2-4。

34

股外侧皮神经出口处压痛点

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起源于腰2、3脊神经后根。自腰大肌外缘伸出后,该神经越过髂肌深面至髂前上棘并在其内侧通过腹股沟韧带下方达股部,然后沿缝匠肌的外侧下行,距髂前上棘5~10cm处穿出大腿阔筋膜,并分成前、后支至股前外侧皮肤。在髂前上棘内侧经腹股沟韧带处的骨纤维管或穿出阔筋膜处遭受卡压所致。
压痛点常在患侧髂前上棘向内再向下1.5~2cm处寻得,该处出现压痛及病变时可见患侧的大腿前侧面有疼痛、麻木、烧灼及捆束感,疲劳、受寒、行走过多、久立可使症状加剧,日久在大腿前侧面出现感觉减退。
神经及节段:腰脊神经L2、3。
35

髌下脂肪垫压痛点

髌下脂肪垫位于髌韧带之后,膝关节的滑膜在髌骨下方两侧向后突,形成皱襞,其内夹有脂肪组织即为脂肪垫。劳损、外伤后脂肪垫可出现压痛点。
此点压痛可沿胫骨前外侧向足背放射,有的患者疼痛可向腘窝放射,沿小腿后部肌肉至跟部,膝关节活动无力。上下楼梯及跨高时症状加重,在临床上许多半月板损伤、髌韧带劳损及髌上滑囊炎等膝部损伤时常伴有或并发髌下脂肪垫劳损。

36

髌韧带压痛点

髌韧带起始于髌骨下缘,抵止于胫骨茎突处。当膝关节撞地外伤及劳损时,髌韧带常可发生劳损,出现压痛,压痛点多见于髌骨下缘的髌尖部位。当出现损伤时,患者屈膝到伸直时感疼痛无力,平地行走可无明显症状,但上下坡或下楼梯时腿部用力可出现突发性的疼痛,霎时感疼痛无力而导致跌倒,为常见的膝部慢性损伤的一种症状。

37

髌上滑囊尖压痛点

髌上滑囊位于股四头肌的下部之后和股骨之前面,与膝关节相通、髌骨髌底的上缘,其滑膜细胞分泌滑液,滑利关节和滋养关节软骨。临床中由于外伤、劳损可致滑膜充血甚至出血出现肿胀,日久产生滑膜增厚、粘连,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在主动极度伸直时出现疼痛。发生肿胀时可出现浮髌试验阳性,在髌骨的上缘可触及压痛点。

38

内侧副韧带损伤压痛点

膝关节内外侧各有一条副韧带,内侧副韧带从股骨内髁到胫骨内髁的下缘,韧带的深层与半月板相连,其主要作用是加强膝关节侧面的稳定性。内侧副韧带可因小腿突然外翻或重物直接致膝外伤而造成副韧带产生不同程度的撕裂而发病,严重者内侧副韧带可发现肿胀压痛,膝关节伸屈因疼痛而不利,行走困难。
痛点多取在腘窝的诸肌与其肌腱的移行处或止点处,如肱二头肌止点即腓骨头,半膜肌止点即胫骨内侧髁下缘,腓肠肌内外侧头止点即股骨内外侧髁。
痛点:侧副韧带起止点附着部、交叉韧带(髌韧带正中)、半月板(内外膝眼)、髌上滑囊(髌骨上)、脂肪垫(髌韧带两侧)、内外关节间隙等。

39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压痛点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由腓距韧带和腓跟韧带组成,常因步行高低不平之地或跑、跳不慎使足踝内翻造成外侧副韧带的损伤与撕裂。损伤后在外踝腓骨下可见肿胀疼痛,损伤处可找到明显压痛点。此症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40

踝关节内侧副韧带压痛点

踝关节内侧副韧带也称三角韧带,常因跑、跳或从高处坠地而不慎扭伤,在内踝下线可见明显压痛点出现,严重者局部可出现肿胀,行走不利。

41

踝部腱鞘炎压痛点

踝部腱鞘炎常见于踝关节的前面胫前肌与趾长伸肌腱鞘,因为这些肌腱均被约束在狭窄的骨与韧带的隧道内,一旦踝关节外伤或活动频繁则可发生水肿等炎性反应,在足踝前面找到肿胀及压痛点,患者常感踝关节酸胀疼痛、乏力易疲。

42

跟腱滑囊炎压痛点

跟腱滑囊处于跟腱的里侧,此症常因跟腱直接撞击伤或行走过度而形成滑囊炎症,出现肿胀疼痛,影响行、跑、跳,在局部可找到明显的压痛及肿胀。

43

跟骨骨刺压痛点

此症为中、老年及肥胖者常见的患疾,病者足跟疼痛加重,可发生一侧足跟或两侧足跟都痛,X线片可得到证实。底中部可找到明显压痛点存在。

44

筋膜炎压痛点

筋膜炎可因久立,长期疲劳行走而发病。多见于肥胖过度者和中、老年人,主要原因是筋膜由于负荷过多牵拉和发生退变造成,使其在跟骨的附着处产生损伤性炎症,出现疼痛症状,该处压痛点与跟骨骨刺压痛点相近,两者常需做X线片检查加以区别。
45

足跟脂肪垫压痛点

整个足跟部均有较厚的脂肪垫组织覆盖,出现脂肪垫疼痛,一般多见于中、老年以及病后体弱、大病初愈的患者,行走、久立感疼痛出现,休息后症状减轻或消失,跟部压痛范围较大,但以足跟底中部为甚。

46

跖神经损伤压痛点

跖神经损伤所引起的足背痛,亦称跖痛症,是因跖神经的趾间支发生局部件退变及其周围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劳损而出现足背及足底前部疼痛,常可因跖骨骨折后遗、长期久立、久行及足背外伤所致,病者在行走、站立或穿过紧硬鞋而使疼痛加重,一般在足背发病的跖骨头间及足底部可找到压痛点,常以第3、4跖骨间发病最为多见。

【版权声明】本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只作医学知识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