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绪康: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听郑延和事迹报告会随感

 贾一一的自留地 2020-06-03

2017年3月12日第122期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听郑延和事迹报告会随感

   贾绪康

6月21日上午,我有幸在莱州一中聆听了郑延和事迹报告会,郑老风趣幽默的语言、感人肺腑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静,郑老几十年如一日,对于教育事业孜孜不倦,对于少先队工作乐此不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沉甸甸的“第一”,退休以后仍旧发挥余热热心培养新人,堪称莱州教育的一面旗帜。学习郑老先进事迹,结合自身实际工作,现将随感总结如下:

一、一条红领巾,一颗火热的心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而少先队员又是未来与希望的象征,郑老心中始终有一种特殊的红领巾情节,他喜欢和孩子们打成一片,倾听他们的心声,研究他们的特点,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的学习,同样的,孩子们也总是被他这种老顽童性格所深深吸引,被他头脑中无限的智慧所折服,我想这就是郑老的人格魅力所在吧!究其根源,这都是由于郑老对孩子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无私的爱,高尚的爱。

由此我想到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工作,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无爱不成教育》,我们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孩子,爱是教育中最美的语言,只有爱教育、爱孩子、爱工作,我们才能有可能做一名好教师,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心中有爱,才能激发自己的潜能、焕发教育的激情,才能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心中有爱,这是我们毕生从事教育事业最好的保证。

二、一头银白发,一份满腔的情

想做好一件事情,单靠一时的心血来潮是万万不行的,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实践与探索,郑老一系列的创新工作无不凝结着他的心血与汗水,简陋的条件抵挡不住郑老探索的脚步,经验的欠缺抵挡不住郑老学习的热情,自创小魔术、自编教材、自学计算机等等,郑老的每一步都是那么坚实。

有人说,教育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单调的说教,教师也是一份枯燥的工作,三点一线,毫无激情与活力,但我想说,教育恰恰是一项富有创新的事业,教师的工作是充满教育机智的,学生特点各有不同,教学故事丰富多彩,教育精彩层出不穷,只要用心,教育工作也照样可以风生水起,教师生活也照样可以热气腾腾,向郑老学习,做一名有信仰、有实践的好教师。

三、一份坚守,一份信念

    郑老从事少年队工作五十余年,是一位把青春年华、智慧汗水、晚年乐趣都抛洒在红领巾事业这片热土上的杏坛“老兵”。毛主席曾经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而郑老恰恰做的就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这份矢志不渝的坚守着实让我敬佩不已。

我是一名男幼师,从事幼教行业已有八年时间,当初不顾所有亲朋好友的反对,毅然填报了男生的冷门专业——学前教育,大学期间班里50余人只有我一个男生,工作以后单位也只有我一个男老师,学习工作之余难免有些孤独,但孤独期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充分享受这段孤独的时光,读书、写作、运动、旅行,当带过的一批批孩子回幼儿园看望自己时,当收到家长一封封感谢信时,当邮箱里通知一篇篇文章发表时,作为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陡然增加,只想道一声:幼教,这里风景独好!去年教师节,点滴感触汇成一篇《幼教,七年无痒》,我想这个七年、以后的七年都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我要向郑老学习,向郑老致敬,坚守阵地,矢志不渝!

四、一份守望,一份幸福

郑老年过古稀,但仍然活跃在少先队工作的前线,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年轻教师们,对她们进行耐心细致的传帮带,仍然喜欢走到孩子们中间,做他们永远的知心朋友和引路人,郑老仿佛是莱州少先队工作的守望者,愿这项事业薪火相传,蓬勃发展。

在聆听郑老先进事迹汇报时,我忍不住在本子上写下这么一句话 :成长是一种幸福,这是一道必选题,脚踏实地奋进,终有一天,必将享受花开的声音。郑老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62岁开始学习电脑,现在已经可以熟练运用写稿子、做课件,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们有什么理由可以贪图安逸?借用网上一句话:最可怕的不是别人比你强,而是比你强的人仍在拼命奔跑。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时刻以郑老的先进事迹勉励自己,努力完善自己,不断超越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