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一生的三次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龙...

 摩诃般若波羅蜜 2020-06-03
王阳明一生的三次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

龙场悟道:心外无物,不是佛家所说的放下一切,而是扛起生活的重担。
很多人一听说心学,心外无物,都会觉得这是唯心主义的,包括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尤其是那个著名的岩中花树公案:“汝未来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
表面上看,这句话是典型的唯心主义的表述,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忽略了花存在的事实。但是你去看王阳明的一生,虽然他曾经一度沉迷于佛老之学,但是他最终还是回到了儒家的怀抱,以天下苍生为己任。
更何况在龙场悟道之时,他经历了大太监刘瑾的追杀,目睹了官吏的死亡,以他的遭遇断不会使他陷入到唯心主义的泥淖之中,他所谓的心外无物,其实与他后来所说的“致良知”有些相似,就是人的一生,要追求的是修心,不要去管他人的看法,把一颗心在尘世中磨练的无比强大,这才是心外无物。
很快他又提出了知行合一,这是后来很多学者无比推崇的,知,行,合,一,这是四个不同的境界,知是知道,行是做到,合是融合,一就是致良知。

通天岩悟道:致良知,可以说是对阳明心学提纲挈领的总结,致良知不是坐而论道,而是从做事中磨练,最终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就是良知。
此时的王阳明已经平定了宁王叛乱,他内心无比强大,战无不胜,所向披靡,就是因为他的良知。他总是站在正义的一方,自然能够把事情做成。只要找到自己的价值,人人都是圣人。有点像孟子所说的,“吾养吾浩然之气”。

天泉证道:王阳明家里有条小桥,叫做天泉桥,他就在此桥上给他的弟子说了四句话:“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是对阳明心学的一次总结与升华。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总体来看,阳明心学绝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追求个人解脱,而是主张要到社会的大熔炉之中去锻炼自我。这也是为什么阳明心学受到很多人推崇的原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