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龙场悟道的启示,你的一生一定会经历一个“王阳明时刻”

 谈芯说科技 2022-10-10 发布于重庆
王阳明是明朝一哥,被誉为500年来第一人,也有一个说法是,古今两个半完人之一,一个是孔子,另外一个就是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
谈起王阳明,我们都知道大名鼎鼎的“龙场悟道”,王阳明身陷困境没有低迷,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了改变,也是王阳明成圣之路。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自己的一个“王阳明时刻”,也是你人生的转折点,而阳明心学也恰恰能指导我们的人生走向智慧。
最近刚看完这套《王阳明大传》,作者是冈田武彦,一生致力于研究阳明心学,王阳明的墓都是冈田武彦发起募捐给重修的。
王阳明原名王云,据说5岁时还不会说话,后来被一位道士指点,祖父把他名字改为王守仁,字阳明。
“守仁”二字取自《论语.卫灵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而得。
王阳明年轻时立志做个圣人,自己也非常爱学习,在笃定儒学之前,他曾先后学过游侠、骑射、辞章之学、成仙之术、佛教等等,而且都达到了较高的境界,但是却逐渐都放弃了。
后来他开始践行朱熹的“即物穷理”,盯着院子里的竹子看了七天,也没悟出什么道理,反而生病了,便对朱熹的学说产生了怀疑。
心学最早源于南宋哲学家陆九渊,他已经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天、人、物都只在“吾心”之中。
王阳明后来转向了陆象山的“心学”,而经历了“龙场悟道”之后,了悟“圣人之道,吾性自足”,更是进一步对心学进行了发展。
从陆九渊的“心即理”到王阳明的“致良知”,“陆王心学”不仅在国内,还对周边的日本、韩国等国的思想和社会变革产生重大影响。
《王阳明大传》的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让人警醒:蕺山之后,中土绝传。意思说阳明心学从明代末年著名儒家学者刘宗周之后,在中国就断了。
刘宗周是蕺山学派的创始人,最初他不喜欢陆王心学,认为光认为自己能超凡成圣,那人就容易懈怠而不会学问思辨,容易导致禅学化。
后来他被革职后在家闭门读书,像王阳明一样,悟到了“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学”,才开始转向陆王心学,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那就是“慎独”。
“慎独”说是刘宗周学说的宗旨。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复强调“慎独”之重要。他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大学》之道,一言以蔽之,曰慎独而已矣。
他所谓的独即良知,慎独的功夫相当于致良知,刘宗周是这么说的:“千古相传只慎独二字要诀,先生(指王阳明)言致良知,正指此。但此独字换良字,觉于学者好易下手耳。”
慎独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从“他律”上升到自律,对于一个没有道德的人来说,当他一人独处而无人能看到他的言行时,他就会按照自己的私欲无所顾忌。
《王阳明大传》不止是王阳明的个人传记,而且把王阳明的思想脉络都做了梳理,从何而起,如何在当时不断的发展,从心即理到致良知到慎独,阳明心学一直在不断的延展。
市面上写阳明心学、知行合一的书很多,但是这套《王阳明大传》厚厚的三本书,读起来并不容易,需要有一定的基础。
《王阳明大传》中穿插了不少古文,这些古文和诗词很好地表现王阳明的诗作、思想,还有很多史料如书信,传习录等资料引用,体现了王阳明一生的历程,值得好好再三研读。喜欢的可以入手好好读一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