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钟华读解《道德经》第二十二章·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二少爷收藏馆 2020-06-04

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1

老子带领同学们在尹喜的大院内小酌,几杯古井贡酒下肚,老子脸微红,明显地兴致上来了,有话要说了,他左手忽然一指远处的一棵樗树问尹喜:“小喜,左边这树挺大,几年了?“尹喜忙答:“十来年了。”“为什么不砍了?”“当年一块种的树就剩这一棵了,长得弯弯曲曲的,不成材,懒得砍它。”

老子走过去拍了拍,问:“右边那棵树干也是够拧巴的,也是这个原因?”尹喜手摆得像荷叶:“老师,不是的,这棵是花椒树,天生就是这样,长不直的。”老子笑了,点点头说:“是啊,曲则全,枉则直。这棵树,人皆求福,己独曲全,苟免于咎!唯能苟免于咎,方能全身心远祸也!俗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古人不我欺也。”

“老师,曲则全,是说没有用而全其身呢?还是说人要委曲而求全?”尹喜问。老子很欣赏尹喜的问题,一改往日希言的特点,滔滔不绝讲了起来,老子说:“何必要分树曲而全、人屈而全呢?人生在世,与物与事皆是一曲,不该不徧,皆一曲之士也。然凡人之患,蔽于一曲,倘能知自己所知实一曲之见,进而由曲而明于大理,明于整全之道,此亦曲则全也。以两棵树言之,左者曲则全,右则枉而直。大家看这棵花椒树枝干衺曲(枉),但对于它自身而言便是直,便是正,它本来就是这样,就该这样。所以,你不能拿你直木能用的标准去要求它,此谓枉则直也。当然,我希望你们能进一步明白一个道理,见‘枉’而思‘直’,斯亦‘枉则直’也。”

2

老子认为观物而进道,观物能自省,这也是文化,这一点让我深受启发!

他又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继续就树说事 ,他的意思是“敝则新”,说树木到了秋冬,枝叶凋敝,但来年春至自会新发,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新”的意思就是“亲”,“亲”就是“辛”,是植物种子中的那个芯,能否发芽全靠它,近于上次课所讲的精,但还不是,若能见万物之“辛”,便是知物之精,这便进道了。

秋冬用斧头伐树木之枝,便是返本开新,春来树木则会新发愈茂,砍去者则为薪之用(敝则新)。也正因为此,树木的枝干少,反倒离根本近,所得更多,而枝叶繁茂者转多转远其根,多则远其真,惑也,少则得其本,得也。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在学的过程中,不断地增加知识,或做事之做大做强,但却渐离本源,渐忘初心,最终背道而驰,看似所得甚多,实在于道无补,甚至迷失了方向!(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由树讲到人生 ,又进一步延伸其义,认为做人欲望要少不能多,为王则“主义”、“思想”、“理论”要少不能多,不然百官、万民疲于学习,以至于莫衷一是,困惑不已。

老子认为真正的高手要能以少御多,以简驭繁,以道阅众甫。

第二是借水说理。老子认为欲成圣人欲成王,必须多于水中明理悟道。

他指着院内的一个低洼之坑,告诉我们正因其低洼,周边之水才会汇聚流入,因为水性“盈科而后进”,这样反倒成其“盈”。人也是这样,只有像水一样“处众人之所恶”,处众人之所下,方能“天下所归往”而成其王。

他又进一步启发我们水从哪里来?水从源泉来,水离源越远则水中杂质越多,离水之本身越远,而源头活水汩汩而出,虽不浩淼然终是真水,这也是“少则得,多则惑”。

老子看大家好像有些体会了,再次建议大家要建立根本思维和源泉思维,事物只要抓住了根本,找到了源泉,自然是纲举而目张,事半而功倍。同样,只要得了道,则宇宙万物尽在手中,所以“圣人执一以为天下式”。

3

老子接着讲:“圣人执一为天下式,执一就是抱一,就是与道一体。你们尚未得道,我就以树根、泉眼做比,得道后,你就是天下百姓之根,宇宙万物之泉!关于建立根本思维、源泉思维,重要的事说三遍!这可是我第三次强调了!

好,大家想,一棵树的树根在哪里?对,在地下,源泉呢,通常也是隐匿不见,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圣人就是地下工作者,所以,你不要从地下冒出来,要在百姓面前亮相,要在天下混个脸熟,这不行!只有扎根于地下,人们才清楚地知道树下有根,所以说‘不自见,故明’。当然,你也不要自以为是,这本来就是你的职责,你不说,大家反倒处处帮你说,什么’根本问题‘、什么‘返本归根’等等,一直挂在大家的心头,至少也是口头,故说'不自是,故彰'。

向道学习,学学道之玄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越是不争功,大家也才承认你的功劳,‘不自伐,故有功’。身居地下、幕后,本该是沉默希言。跳出来自吹自擂,这只有一种可能,就是扎根不深。扎根深远,自不会自我矜夸,如此才能长长久久,故说’不自矜,故长。

‘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 ,合起来就是两字:‘不争’。大家各安天命,各尽所能,各尽其职就好,而圣人本就如树之根、如水之源,处于如此重要位置,起着如此重要作用,争什么呢,谁又能与你争呢!且记,我说不争就是不争,可绝不是策略、谋略、手段、权术什么的,更不是为达到‘天下莫能与之争”目的的途径。而是说你安于你的’执一为天下式‘,别人尊重你,怎么能与你相争呢!大家现在明白了吧,古人讲’曲则全‘可不是随口荡荡的一句空话啊!你真能照着去做,且能虚心无我,破除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之病,则天下百姓自然会如百川归海归心于你,诚全而归之,信然!”

正说着,突然电闪雷鸣,变天了。于是,大家赶紧收拾东西回到房间,老子自言自语道:“希言自然。”大家一愣,问老子什么意思?老子说:“今天话多了,明早再说吧,下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