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银川人讲故事:北门东教场边看小姑打夯

 口述宁夏 2020-06-06

文章1404字 阅读大约需要4分钟 

一天,我从建筑工地路过,看到打桩机正在打桩,只听蓬蓬蓬几十下,一根十几米长的水泥桩乖乖地钻进了地底下,其便捷快速使人惊叹不已,不由地想起了六十年前人工打夯的故事。

那时, 银川北门附近有个东教场,过去是軍队操练的地方,废弃后就成了小动物的天堂,小蚂蚁,潮虫,钱串子大肆繁殖,到处都能看到它们着急慌忙地爬来爬去的身影。

这里地势低洼,下雨水出不去,干了后就成了盐碱滩,一刮风,就鳥烟瘴气。

后来,街道办事处决定在东教场平整一块地,放露天电影。任务就交给房修四社(市建三公司的前身)来干,我小姑和姑父都在四社。

一个星期天,我和同学到东教场抓小蚂蚁玩,看见小姑她们在干活。地上的盐碱土己被铲掉拉走,新拉来的黄土湿漉漉地摊平在地上。

那时,水泥太贵买不起,还没有机械,全凭人工用石夯砸地。

石夯是一块下面略大于上面的四方体青石头,四边钻四个孔,各拴一根粗壮的麻绳。

由四个人同时高抬猛放,同时落地,就能把地砸瓷实了。为了统一协调,必须有人喊号子,其他人跟着和声。

喊号子时,拉夯的要凝神聚力,和时喊"哎嗨"是拉起石夯,喊"哟嗬"是放下石夯。这样张驰有度,才能协调行动。

年轻时的小姑

小姑当年二十多岁,人长的漂亮,个头也高,泼辣能干,高声大嗓,声音响亮,带队的就让她喊号子。

小姑没上过学,在街道办的扫盲班认了几个字,跟房檐下挂的小喇叭学会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社会主义好》几首歌。

她胆大,按着银川流行的打夯调子,开口就唱 "共产党呀么好呀,人民的好领导呀",其他三人跟着和,"哎嗨哟嗬"。

小姑他们一出声,就引来很多看热闹的人。

打夯的人看有人往跟前凑,劲头就很足,小姑又唱"全国人民大团结呀,掀起建设社会主义新高潮呀",夯绳抖起来能把夯石摔过头顶。

我们也被吸引过来,跟着大声喊哎嗨哟嗬。小姑怕石夯砸到我们,就随口唱,"小学生往后站呀,小心砸掉脚指头呀“。

我们边往后退边笑,小姑又唱,"学生娃你别笑呀,小心你下巴掉呀",笑得我们坐到了地上。

后来,她可能是肚子饿了,就唱着"同志们加油干呀,干完了好吃饭呀",打夯的人就笑了,和着唱"我们也都饿呀“,旁边看热闹的就拍起手来,现场热闹非凡。

喊号子的人既要拉夯,还要喊号子,还得现编词,很费劲。小姑编到最后没词了,就一遍一遍唱"社会主义好呀,人民的地位高呀",象留声机上的转针卡在一个道上,其他拉夯的人就没了精神,把夯拽的只有小腿高,砸得就没劲了。

带工的气的不行,说我来唱,你们和。可他是个左嗓子,五音不全,一出声,调就跑的抓不回来了。打夯的人说不行,你的声音象砂锅破了,是破碴子声。

这时有个打夯人故意唱起来,"你要不让彩霞喊呀,你就滚蛋呀"(我小姑叫李彩霞)。

我们和打夯的人一块和,"哎嗨哟嗬",然后歪头看左嗓子的反映,把左嗓子的鼻子都气歪了,恼怒地抓了一把土就向我们扬了过来,我们没来得及跑,被洒的满头满身都是土。小姑一看没办法,喝了口水,又亮出了她的嗓子……。

一晃六十年过去了,每当我来到东教场的原址,面对鳞茨栉比的高楼大厦,小姑她们吼出来的雄壮有力地打夯号子,就穿越了时空,在我耳边迴响。

小姑和房修四社的工友们,是建国初期最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用最原始的生产方式,用瘦弱的身躯,用流血流汗的艰苦劳动,夯实了宁夏建设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

小姑,生于1937年3月,50岁时从银川市建三公司退休,今年已经82岁了,鹤发童颜,精神矍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