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师分享的高考地理高频考点(2)-地球上的大气

 风吟楼 2020-06-07

高频考点6 大气受热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热量来源

(1)主要来源:A太阳辐射。

(2)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B地面辐射。

2受热过程

(1)地面的增温:大部分太阳辐射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

(2)大气的增温:地面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大气传递热量。

3大气的作用

(1)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

(2)保温作用:C大气逆辐射对近地面大气热量的损失起补偿作用。

二、大气热力作用的应用

1分析温室气体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排放增多温室气体增多地面辐射作用增强增强,保温变暖全球气候

2解释农业生产中的一些技术措施

(1)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

(2)深秋农民利用燃烧秸秆制造烟雾预防霜冻。

(3)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3利用大气的削弱作用原理分析某一地区太阳能的多寡

如:

(1)高海拔地区:→稀薄空气弱作用弱大气的削太阳能丰富

(2)地区内陆为干旱气候较晴天多阴雨天气少→弱作用弱大气的削太阳能丰富

(3)四川盆地:

4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几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高频考点7 逆温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称为逆温。

1四种逆温的形成与分布

类型

发生的条件

出现的地区

辐射

逆温

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很强,近地面大气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慢

中高纬度

大陆冬季

黎明前

平流

逆温

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团上

中纬度沿

海地区

地形

逆温

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

盆地和谷

地中夜间

锋面

逆温

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

锋面活

动地区

2.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

成雾

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

大气

污染

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对航空

造成

影响

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

高频考点8 热力环流

1.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造成——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导致——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2)气流运动方向

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高压上凸,低压下凸(高高低低)

2.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及其影响


图示

海陆风

影响: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降水增多

山谷风

影响:由于夜间吹山风,谷底气流上升,出现著名的“巴山夜雨”现象;夜晚,冷空气在谷底聚集,容易出现上热下冷的稳定空气结构,即逆温现象,加剧大气污染

城市热岛环流

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高频考点9 风向与风力大小判断

三个力对风的影响

作用力

方向

大小

对风的影响


风风速

风向

水平气压梯度力

始终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

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

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

始终和风向垂直

大小随维度而增加,赤道为0

不影响风速大小

北右南左赤不偏

摩擦力

始终和风向相反

大小和下垫面性质有关,下垫面越粗糙,起伏越大,摩擦力越大,反之越小

使风速减小

与其他力共同作用,使风向斜交等压线

注意:在相同条件下,路面比海面粗糙,产生的摩擦力大,因此路面上的风与等压线间的夹角大,风速小;海面上的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小,风速大。

1.风向画法

①.画过该点的切线,并做垂直于该切线的虚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②.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转30°~45°

2.风力大小判断

同一副图中,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高频考点 10  气压带和风带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是全球性大气环流的结果,由于大气环流的规律性使得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

2.“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度30°60°90°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的中心纬线。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3.“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4.气压带、风带性质

气压带、风带

分布

成因

性质

影响实例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极点附近

热力原因形成冷高压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极地东风

高纬地区

由极地高压吹向纬度低的地区

寒冷干燥

极地气候

副极地低气压带

南、北纬60°

盛行西风和极地东风的动力抬升

多锋面、气旋,多雨带

极锋的形成

西风带

中纬度地区

有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温暖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

副热带高气压带

南、北纬30°

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

炎热干燥

热带沙漠的形成

信风带

低纬度地区

由副高吹向赤道

一般比较干燥

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西亚、北非的热带沙漠气候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终年受热空气上升

高温多雨

热带雨林气候

5.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纬20°~30°大陆内部和西岸

全年受副热高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10°之间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风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特征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季受副热高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可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大陆内部、西岸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受赤低控制

全年多雨,一年可分干湿两季

【规律技巧】

口诀:上升湿润下沉干,西风湿润东风干

降水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①气温下降,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②有充足的水汽

高频考点11  大气活动中心和季风

1.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

(1)形成原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快于海洋。

2)表现:

2.季风

(1)季风的形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导致季风的形象。

(2)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项目

成因

冬季风

夏季风

分布

冬夏季风比较

源地

风向

性质

源地

风向

性质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伯利亚蒙古高压

西北风

寒冷干燥

副热带太平洋

东南风

温暖湿润

我国东部、日本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南亚季风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气压带风到移动

西伯利亚、蒙古

东北风

凉爽干燥

赤道附近的印度洋

西南风

温暖湿润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高频考点12   锋面系统

1.锋面种类的比较

江淮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

在江淮地区形成长达一个月的梅雨天气

六月份出现梅雨天气

昆明准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收到云贵高原的阻挡

在云贵高原东北侧(贵州省)

冬半年出现,在贵州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冻雨”

天山准静止锋

南下冷空气收到天山的阻挡

在天山北坡常出现雨雪天气(来自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

冬半年出现,在北疆易出现灾害性天气-暴风雪

【方法技巧】

冷、暖锋的判断

1.冷暖锋的判断方法:四看

一看符号:符号所指方向为锋面前进的方向。

二看雨区:冷后(狭窄区域),暖前(宽阔区域)

三看气温、气压变化:锋面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的是冷锋;气温上升,气压下降的是暖锋。

四看降水强度:冷锋多为狂风暴雨,强度大(冷锋移动慢时为连续性降水),暖锋多为连续性降水,强度小。

 【知识拓展】

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推移

①锋面类型:北进过程主要是暖锋,南退过程主要是冷锋。6月江淮流域主要是准静止锋

②正常年份推移规律: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长江中下游形成的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9月雨带南撤;10月撤离我国大陆,雨带结束。

③夏季风的强弱对锋面进退的影响: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北进速度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北进的速度慢,雨水长期在南方停留,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高频考点13   锋面系统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1)锋面类型: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左冷右暖】

(2)锋面移动: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移动,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移动。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处为偏北风,处为偏南风,处为偏南风。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冷后暖前】

高频考点14  气压系统


气      旋

反   气   旋

定义

低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高气压中心形成的大型空气“旋涡”

气流由 四周  中心 运动时, 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 偏转 而形成“旋涡”。

气流由 四周  中心 运动时, 地转偏向力影响,气流的运动方向发生 偏转  而形成“旋涡”。

低 压  上 升

高 压  下 沉

水平运动

北半球

逆时针 辐合           (右手)

南半球            顺时针辐合            (左手)

北半球

顺时针辐散

(右手)

南半球

逆时针辐散

(左手)

天气

特点

云层增厚

形成阴雨天气

天气晴朗

成因

中心气流上升,气温下降,水汽容易凝结。

中心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不能凝结。

对我国影响

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天气就是在气旋的控制下而形成的。

我国夏季长江流域地区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秋高气爽的天气。

图示

北半球为例






 


高频考点
15    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地理位置判断气候类型

  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所在半球和温度带,其次根据海陆位置判断西岸还是东岸,从而判断气候类型。

2.根据所给的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1.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2.依据自然带类型进行判断

  大部分地区的自然带类型与气候一一对应。例如:若某地地区的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则可能为温带大陆气候;若某地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则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及温带大陆性气候(北美洲东部五大湖地区)

【非地带性气候类型】

高频考点16    气候成因的分析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从低纬高纬递减,决定了气候的热量带和气温的高低分布。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主要影响降水

(3)海陆分布:同纬度沿海地区气温年较差,降水较,季节分配均匀;内陆地区相反。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6)人类活动:通过改变下垫面性质、大气成分等影响区域气候。

注:从宏观来说,纬度位置和大气环流是形成气候的重要因素,其中纬度位置决定了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而大气环流决定来降水的基本格局。首先通过纬度位置判断出所在的温度带,再根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影响当地大气环流(如。气压带、风带和季风;最后结合当地其他实际情况分析出气候的成因、特点及分布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