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病还需心药医,来看看古人治疗心病的方法

 我爱你的123 2020-06-07

一旦情志失调,就可能导致疾病,古人称之为“心病”。这种疾病单凭药物治疗,效果是不理想的,而有赖于精神心理治疗,所谓“心病还需心药医”。

精神心理治疗可由别人实施,也可由患者自己掌握、运用。此外,对于生理失调引起的疾病,如许多慢性病,甚至癌症,心理治疗也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古人说:疗身不如疗心,让别人来治疗不如自己治疗。这话确有一定道理。

下面介绍古人常用的一些精神心理疗法。

1.以喜胜怒法

明末名医傅山治疗一妇女,患气臌病,多方服药治疗无效。问及病因,是因患者规劝丈夫戒赌,丈夫不但不听劝告,反而将她毒打一顿,于是气愤难忍而患病。傅山就地拔了几把草,叫其丈夫恭恭敬敬、和颜悦色地在她面前熬药喂药,每天十几次,三天后患者病愈。傅氏说:野草本不能治病,患者见丈夫低声下气熬药,逐渐心平气和,心情舒悦,病自然退了。

《古今医案按》记载了金元名医张子和的一则医案:项关令之妻得了一种怪病,虽感饥饿但不能进食,且大喊大叫,发怒骂人,久治无效。张叫项关令找来两个妇女,涂脂抹粉,妆成戏子,忸怩作态。病人看后哈哈大笑。次日依然如此,并叫两个妇女在病人面前大吃大喝,并赞美食物味道鲜美,病人不由自主地要求吃一点。这样,怒气日减,饮食日增,不久恢复了健康。

二、以喜胜悲法

张子和《儒门事亲》记载了一则“喜胜悲”医案:有一个人听说他父亲被强盗杀死了,非常悲痛,嚎啕大哭了很久。哭止住以后,便感觉到心窝部疼痛,且日渐加重。一个多月以后心窝部出现了结块,疼痛不止,吃了很多药都无效。有的医生主张用燔针、艾灸,可是病人拒绝,只能去请张子和。张氏问清了病因后,来到患者床前,刚好当时有一个巫婆在场。张就学着巫婆的样子,手舞足蹈,并开了一下很滑稽的玩笑,患者忍不住大笑,过了一两天,心下结块消散,病逐渐痊愈。

三、以喜胜忧法

某巡抚因忧郁致病,久治不愈,地方官推荐以乡医治疗。乡医装模作样地摸了很久的脉,然后说:巡抚大人患有月经不调症。地方官责其胡言,巡抚则捧腹大笑,怪此医必老糊涂。此后,每想起这件事就自然发笑,亦常将此事作为笑料告诉别人,与众人同乐。仅一个多月,所患之疾不药而愈。后返朝遇太医院御医言及此事,御医说:此乃喜胜忧之法也。

四、以悲胜喜法

清代陆以恬的《冷庐医话》记载了一则案例: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之子李大谏考取了举人,其父异常高兴,每天喜笑不止。不久,李又考取了进士,做了大官,其父更乐,日夜笑个不停,历十年不愈,成了痼疾。李请太医给其父治病,太医派人告诉其父说:你儿子患病死了。其父听了悲痛欲绝,悲哀地哭了十几天,大笑遂停。这时,再派人告诉他说:你儿子被赵太医救活了。其父听了这个消息,再不悲哀,原来的毛病也完全好了。

五、以怒胜思法

金元朱丹溪治疗一女子。该女子许婚后,其夫经商二十年未归,于是相思成病,不思饮食,卧床不起,如痴如呆,服药无效。朱丹溪诊后告诉其父,此为久思气结,单纯药物难以治愈,需情志疗法。嘱其父打了女儿几记耳光,责骂她有外遇。该女受了委屈,十分生气,嚎哭叫嚷了几个小时。朱再叫人劝解,并辅以药物,则思饮食。不久又将其夫唤回,病不再发。

《华佗传》载:一太守因思虑过度而生病,多方服药不愈,请华佗诊治,并送以重礼。华佗与太守之子商定,虽接受了礼物,但迟迟不给他治疗,后又不辞而别,并留下一封书信咒骂他。太守大怒,派士卒追捕华佗,但无踪迹。太守暴怒,随吐瘀血数升,顿觉病好了许多,几天后痊愈。事后其子告诉他说,这是华佗想的办法,怒可以胜思,怒气一发病就好了。

六、以恐胜喜法

太原人赵知因过喜而得病,服药不愈,请隋朝名医巢元芳给他看病。巢切脉以后,故意做出大吃一惊的样子,且犹犹豫豫不把药给他。过了几天,赵悲伤地哭着向家人告别:我活不了几天了。巢知道悲伤以后病很快会好了,就派人去安慰她。果然病愈。有人问原因,巢氏以《内经》恐胜喜的理论答复。

清代名医徐灵胎治疗一喜伤心的新中状元。徐对他说:你的病已无法治了,七天内必死无疑。患者吓得要命,过了七天病痊愈。徐再告诉他说:你中举以后,太喜伤心,不是药物能治好的,所以用死来吓唬你,这就是治病的方法。

七、想象法

想象法是用美好的想象来满足自己愿望的方法。《道藏.将摄保命篇》对体质虚弱的患者,介绍了想象滋补法:平卧,四肢舒展,想象头顶有酥糖,融流注心,并周流四肢。又想象躺在酥乳池中沐浴,久而久之,使人体健而皮肤光泽。

由上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很早就运用心理疗法来养生治病。这实际上主要是通过对情绪的刺激,恢复心理平衡,而达到强身治病的目的。

我今天才知道,我之所以漂泊就是在向你靠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