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前临时突击有效么?学霸的记忆力真的比一般人好在哪里?

 DrX说 2020-06-08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医学知识


你身边一定有一些过目不忘的学霸,每天看到他们到处吃喝玩乐,各种不写作业。考试的时候没发挥好,一不小心考了个99分。你每天一样的上课,时间也没少花,却在及格线徘徊。他们真的是记忆力比较好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跟你说说:


记忆是什么?


你能感受到的记忆,只有一小部分而已。

  • 让你闭上眼睛,想象小狗的形态,这是视觉的记忆;
  • 吃一颗糖,你可以准确的告诉我是草莓味的,这是味觉的记忆;
  • 听一段旋律立刻就知道是周杰伦的歌,这是听觉的记忆;
  • 闭上眼睛摸一块布料,一下就知道是丝绸还是羊绒,这是触觉的记忆;
  • 在屋子里就闻到妈妈在厨房里烧排骨,这是嗅觉的记忆。

平时我们感受到的记忆,好心是一个故事、一首诗、几句话、某段经历,这种记忆叫做外显记忆。

然而,前面提到小狗的形态、草莓的味道、歌曲的旋律、排骨的香味,这种记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无法感受到,叫做内隐记忆。

除此之外,生活习惯,比如习惯靠右走、系鞋带的方式、骑自行车和开汽车的方法、你家的位置、几点钟要吃药,这些事情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记忆空间。

其实,记忆可以定义为对过去发生时间的存取,其实最简单的生物也有这样的能力。比如粘稠的霉菌往习惯的潮湿区域运动,鱼类记住繁殖季节的产卵地,固定的迁徙,蜜蜂能记住花蜜的位置,信鸽甚至能记住几十公里外送信的地点,这些都是内隐记忆。


上世纪70年代,加拿大科学家恩德尔·塔尔文发现,一些患有记忆缺失症的人能够记住一些事实,但却无法将这些事实与他们过去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联系在一起。由此,塔尔文提出,记忆的目的并非只是记住过去,还包括对未来的预见性。也就是说,记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想象未来和规划未来。

平时我们感受到的记忆,好心是一个故事、一首诗、几句话、某段经历,这种记忆叫做外显记忆。把人类社会千百年的经验传递下去,靠的就是可以预见、可以表达,并且触类旁通的记忆。

这也是人类区别于很多动物的高级记忆所在。


记忆是怎么形成的?(考前突击有用么?)


首先记忆分为3中模式,根据人的不同需要可以分为,瞬时、短时和长时记忆。

1、瞬时记忆 瞬时记忆 又叫感觉记忆 ,在瞬时记忆 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

比如记住一个电话号码,在嘴里反复念,拨打完了之后,肯定就忘了。甚至短到刚拨了前面几个数字,后面的就忘了。

所以在即时记忆中,旧的信息经常就会因为新信息的加入而成为“牺牲品”,这是正常的,我们把这种遗忘叫做正常遗忘。

这种记忆是靠建立神经突触联系而形成,简单来说就是每个神经细胞中产生了电流,这个电流就是电话线一样,带有信息富豪。但是,这种电流是短暂的,转瞬即逝。

瞬时记忆中的信息,只要加以注意则可以进入短时记忆。

比如说,老师告诉你这串数字不是电话号码,而是考试的选择题答案。保证你很快就能记住!

2、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 是指记忆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这个最常见的就是我们在舞蹈的时候记动作,普通人只能一次记下几个动作,厉害的舞者可以一下记住很多动作,但也没有那么多,总要重复几次才能转为长期记忆。也就是说,贮存在短时记忆中的一部分信息经过反复练习(或复述 )可转入为长时记忆系统。


然而,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和再编码,便可进入长时记忆之中。这往往需要反复的训练强化。

3、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 是信息贮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的记忆,直至数日、数月、乃至终生的记忆。其实考试的时候是需要调取长期记忆的。

想要突击,只记住几个小时,考试后就忘掉。不要妄想只用这种看上去经济实惠的做法,其实是不科学的。

但是,即使形成了长期记忆,也会出现记错、记混、记不住的情况。

不仅如此,记忆还有一个重要的过程,叫做——提取。

因为光保存还不够,需要在关键的时候,对信息作出提取,如果不能随意提取,就像段誉的六脉神剑,要的时候拿不出来,也算不上记住。

当我们回忆这些记忆时,承载相应记忆的神经元就会活跃起来,这些记忆就会重新出现在我们的意识中。


记忆力好的人有什么特点?


目前关于记忆储存的位置研究仍然在进行中。但是有一个特别结构浮出水面,这就是海马体。

这个海马可不是那个外形奇特的海洋生物,而是颞叶的一块脑区域,由于形状和海马相似,因此被称为海马体。

可以说,海马体是哺乳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中,被研究得最为详细的一个部位。

海马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与记忆有关。有研究表明海马的主要作用是负责存储信息,是人学习和记忆的关键部位,不过却是一个暂存系统,当人接触到一种信息后,便将它存于海马组织,然后大脑会定期检查这个信息有没有被再次使用。如果在某一个时期内这个信息被连续多次使用,那么便判定这个信息是有用的,然后把它转存到大脑的另一个地方,以固化的形式做永久的保存。


海马如果被切除了就不能把短时的程序性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了。记忆力好的人,海马的功能非常强劲,你需要看10遍才能转存长期记忆,别人只要3遍就可以了。

生活中常见的老人近事遗忘,很可能是因为海马功能的退化。早饭吃了什么,钥匙放哪了,煤气关没关,这些内容无法被转化,就消逝在记忆的黑洞里。很多老年人,关于儿时的记忆却异常清晰,这是因为这些内容已经以合成蛋白质的方式被永久储存了。

BBC报道了一位英国音乐家,克莱夫·韦尔林,由于患上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病毒对他的海马造成了较严重的破坏,让这位天才音乐家从发病的第一天开始,就不能再储存新的记忆了。但是他仍然能够演奏出美妙的钢琴音乐、歌唱记得的乐曲片段,熟练的样子,就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不过,他能够记忆的时间,最长30秒,最短只有7秒钟。时间一过,整个世界对他来说,就像是自己刚从一段沉睡中醒来一样,全是一场空。这样重启的过程,每天要反复上百次,下面是他的笔记,每过几分钟,记忆清空之后,他就要在笔记本上写下当下的情形。请注意,他提到最多的就是两句话,“我活着!”“我永远爱Deborah!”( Deborah是他的妻子,一直对他不离不弃)

所以说,记忆力好的人,真的是海马体功能更加强劲,他们对于记忆储存、提取可以做到无缝衔接。不得不承认,记忆也是有天赋和遗传的,强劲的大脑和强劲的身体一样厉害!

看了这么多,大家也不要过于沮丧。


我来教你一个办法帮你考试提分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好像刚刚看过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就是想不起来。

这种情况在心理学上叫做“舌尖现象”,就像聊天的时候突然被打岔,话在嘴边,死活也想不出来了。如果对方能给个提示倒还好,如果对方也记不得了,真是让人记得挠心挠肝。还有一种就是上台演讲的时候,虽然讲稿已经倒背如流,但是一上台还是会经“卡克”,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这种抑制来自于多方面,比如对有关事物的其他部分特征的回忆掩盖了所要回忆的那部分特征,又比如回忆时的情境因素以及自身情绪因素的干扰等等。而消除了抑制,如经他人提示、离开回忆困难时的情境、消除紧张情绪等,舌尖现象往往就会消失。


人类对于知识的记忆,通常不仅仅是只是本身。与之相连的许多东西也被记忆在其中,就像我们忘记了一个老同学的名字。然后会回想和他在一起时候的事情,甚至是努力回忆老师上课点名时候的场景,然后就脱口而出。

1、所以想要避免舌尖现象,可以特别注意建立知识网络。
比如,如果你想要背诵“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时候。诗句同时在李白的数据库里;在描述风景的数据库里;又在七言绝句的数据库里;甚至还在第一学期语文课本的数据库里。如果你有这样的检索体系,随便从哪里想到他,都忘不了。

2、如果实在想不到,和当时的情绪有关系。
特别是在特别是处在紧张的考试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舌尖现象。往往过一段时间,信息就会自己跑出来。

3、闭上眼睛,有时候也有很大的帮助。
因为陌生的环境往往会影响人们的发挥。所以考试的时候都要去提前适应考场,甚至模拟考试几次。闭上眼睛,感觉自己在熟悉的环境里,感觉又回来了。

最后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 考前突击还是要把知识形成长期记忆,只记住一天就忘记,这种突击方法是不存在的
  • 记忆力好的人,海马功能强劲,存的进去,也提的出来。
  • 舌尖现象是大脑的记忆的移植,学会方法,可以让你的记忆事半功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