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寓言:教什么,怎么教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寓言的文本特性

“寓”,寄托之意;“言”,就是讲道理。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的一种文体,以达到劝诫、教育或讽刺的目的。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后来一些文人学者一方面引用人们已经创作出来的寓言,另一方面又不断创作新的寓言,作为论证或辩论的手段,这样,大量的寓言便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来,成为世界文学遗产的宝贵财富。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寓言,既有来自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作品的,也有来自外国寓言故事的。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具有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其在小学阅读教学中特有的语文学习价值。

1、寓言具有教育性和讽刺意味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丰富语言积累,习得表达方法的同时渗透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寓言本身所具有的教育性正好契合了这一语文教育的需要。寓言的教育性与寓言创作的目的性紧密相关。无论是民间寓言,还是文人学者创作的寓言,都是针对某类生活现象、某种处事行为、某些认识方法的不合理性而创作的,为了使人们易于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达到教育、启迪或讽刺的目的,通过大胆想象、巧妙构思,将道理、观点寓于虚构的故事之中。绝大多数寓言都具有讽刺意味,这是加强其教育性和社会劝谕功能的需要,能使读者欣然领悟、豁然开朗或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如《叶公好龙》《狐狸与葡萄》等。

2、寓言具有鲜明的语言表现力

    正是因为寓言大多构思巧妙,想象大胆,同时要达到深刻的教育性和较强的讽刺意味,所以大都具有鲜明的语言表现力。《滥竽充数》写南郭先生混在乐队中装模作样: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会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多的俸禄。”“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把南郭先生想以假弄真的做作之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居然”一词自然引得读者和作者一同唏嘘。《狐狸和葡萄》通过狐狸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将狐狸自欺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3、寓言篇幅短小,结构紧凑

    寓言篇幅短小,结构紧凑的特点与其教育性、讽刺性是紧密关联的。因其篇幅短小,结构紧凑,同时具有生动形象的故事性,才易于流传,易于深入人心,沉淀为讲道理、劝谕人们的“经典”。例如,《亡羊补牢》全篇167字,绝大多数人只要读过一遍,便能记住故事内容,“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道理也很容易被理解、认同。如果活学活用,读过之后,马上就可以拿来劝谕、启发别人。

4、寓言多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表现手法

     寓言是比喻的艺术,其比喻的特点是通过拟人、夸张、象征等多种艺术手法表现的,作者通过具体的故事、形象来以此喻彼、借古讽今、以物喻人,寓言是一个比喻的有机整体。比喻、夸张、象征手法的运用,除了增强故事的形象性和吸引力,主要是为了强化人物形象的某个特点,凸显其行为的可笑或教育意义,以达到讽刺和教育的效果。例如《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大多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井底之蛙》中蛙的炫耀极尽夸张之能事。

寓言的教学内容

    法国的拉.封丹说:“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俄国的陀罗雪维支认为“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俄国的别林斯基将寓言比作理智的诗。他们对寓言的精辟解读正好为我们合理确定寓言的教学内容指明了方向。

1、领悟寓言的思想内容

    寓言创作的初衷就是为了发挥其启迪、警醒、劝谕、讽刺的功能,运用浅显易懂的故事使人们明白某个比较深刻的道理。正如陀罗雪维支所说,“寓言是穿着外套的真理”,透过“外套”窥见“真理”,是寓言阅读的最终目的。因此,通过寓言故事内容的理解,促成对寓言寓意的领悟,是小学寓言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例如,学习《井底之蛙》,透过井底之蛙的形象,认识到见识狭小之人的可笑和可悲;学习《刻舟求剑》,通过认识过江之楚人寻剑行为的可笑之处,明白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

2、领会寓言的表现手法

寓言鲜明的比喻特征及其拟人、夸张、象征的表现手法,在强化人物形象的某个特点,凸显其行为的可笑或教育意义以达到讽刺和教育效果的背后,隐含着独特的思维方法。那就是借物喻人、借此喻彼。它将道理具体化于故事中,将对现实的讽刺隐于虚构的人物形象上,人们只有领会了这种思维方式,才能切实领悟它要说明的道理和这一文学体裁的精妙。否则,我们阅读《郑人买履》,认识便仅仅停留在觉得郑人的教条僵化愚蠢可笑,而不能从其中领悟托寓的目的,更不懂得用郑人来警醒自己,启迪他人。

3、学习寓言的语言形式

    篇幅短小,结构紧凑的寓言,却有着鲜活的生命力,除了其表现手法具有阅读冲击力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寓言大都具有鲜明的语言表现力。寓言中一些特性鲜明的语言形式,在语文课堂上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学生习得语言的重要教学内容。《揠苗助长》中有这样一句: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一天,两天,三天”一般中间使用句号,而这里使用了逗号,这一处理突出了人物的心理——虽然三天时间不长,这个人却因为“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而觉得焦急、难熬。《鹬蚌相争》中,描写鹬、蚌相持不下,不仅写出了它们的神态、语气,更妙的是它们的对话针锋相对,妙趣横生。这些都自然成为了学生的语言“生长点”。

寓言的教学策略

1、自主读悟激发兴趣

    寓言故事内容本身是浅显易懂的,而且对于小学生而言充满了趣味性,所以,学生初次打开一篇寓言故事,无需教师介入,让学生自己去读,感知故事内容,走近故事人物,故事情节本身便会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学生将寓言故事读通顺读流畅的基础上,从学生的总体感受入手,让学生复述故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和探究的欲望。例如,学习《南辕北辙》,学生自主读悟后,交流: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说那个想到南方去的人太可笑了。教师顺势鼓励学生将这个让人发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学生在复述或讲述的实践中,自自然然地使寓言故事的情节、人物在心中清晰明朗起来。

2、角色还原学习表达

篇幅短小的寓言,其鲜活的语言总是与其塑造的寓言形象紧密相关,以突出寓言形象的某种可笑的行为特征。这样,其深刻的教育性和讽刺意味便明朗起来。基于这一语言表达的特色,学习、沉淀寓言中鲜活的语言元素,最适切的方法就是在阅读实践中进行角色还原和体验。例如,学习《揠苗助长》中: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这句话,教师让学生扮演这个心急的“揠苗”者,向学生提问:“一天过去了,你感觉禾苗一点儿也没长高,你心里怎样想?”“两天过去了,你心里怎么想的?”“三天呢?”接着教师再启发学生思考:通常“一天”“两天”“三天”之间应该使用顿号,作者在这里使用了逗号,你从这逗号上发现了什么?如此,表达运用的秘妙便得到了彰显。

再看一位教师执教《鹬蚌相争》的片段——

师:现在让我们分成“鹬”和“蚌”两组,来体验它们之间的互不相让。先请鹬威胁蚌。

生(鹬组):你不松开壳儿,就等着瞧吧。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没有了水,你就会干死在这河滩上!

师:蚌组,多可怕的鹬啊,你们怕不怕?

生(蚌组):不怕。

师:文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不怕?

生:毫不示弱。因为鹬也有弱点,它被蚌夹住了嘴,吃不到东西,过几天自己也会饿死。

师:我有弱点,你也有弱点,双方都示强,一点也不软弱,这就是——

生:毫不示弱。

师:既然都不示弱,那鹬蚌到底谁斗得过谁?我们来试一试,老师当导演......大家思考,它们的争斗是不是一次就结束了呢?

生:不会。

师:那我们两个组就来学学鹬蚌,斗三次吧!第一次我们站着读,注意加上动作和表情。(生读)第二次我们坐着斗。(生再读)第三次就要注意了,分析一下,鹬蚌争斗的声音是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

生:越来越低。

师:为什么?

生:已经斗了两次,力气越来越小。

师:从文章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    生:“正当双方筋疲力尽的时候”。

师:那第三次我们就趴在桌子上斗。

(生趴在桌子上读,声音低低的,显得有气无力。)

师:累了吧!这时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筋疲力尽。

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鹬蚌相争的角色和情感体验之中,文本中语言学习的重点,如词语“毫不示弱、得意洋洋、筋疲力尽”,还有鹬蚌相斗的言语等,都很自然地得到了内化,同时也为领会寓意奠定了基础。

3、开放解读领会寓意

有的寓言故事,其寓意比较明显、单一,读过之后,即可了然于胸;有的寓言的寓意并不是明显单一的,不同的读者,由于生活经验的不同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故事和故事中人物行为的解读往往会存在差异,从寓言中领悟的寓意也会有所不同。教学中,教师要充实考虑并尊重学生对寓意的自主解读,只要不过于牵强或离谱。对于寓意比较明显单一的寓言,教师要开放学习空间,让学于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体会寓意。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鹬蚌相争》的片段:

师:当鹬和蚌被渔翁捉进篓子后,它们会怎么想呢?

生:它们会互相责怪。鹬会说,都是你不松开壳儿,弄得我飞不走。蚌会说,要不是你啄我的肉,我怎么会夹你的嘴?

师:都死到临头了,还在争吵,不知悔改,真是执迷不悟,罪有应得。

生:鹬和蚌说,要是我们早点互相退让一步,就不会被人捉住了。

生:对于它们来说,悔之晚矣,这个教训太惨痛了!

生:我觉得它们都是因为太争强好胜,才让渔翁捡了便宜。

这个片段中,对于寓言故事寓意的领会,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解读,言意融合,鹬和蚌的教训便内化为学生的认识。

对于寓意比较丰富的寓言,教师要开启学生的多元思维,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如学习《扁鹊治病》,从蔡桓公的角度解读,可以认识到刚愎自用,往往会自食恶果;从整个事件上进行解读,则能认识到防微杜渐,可以防患于未然。学习《南辕北辙》,既可以从中认识到方向与目标不一致,再怎么有利的条件也无济于事,还可以认识到不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步自封,就容易闹笑话。

4、联系生活积淀文化

寓言是“理智的诗”,是智慧的结晶,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如何使这种独特的文化方式沉淀于学生的心中,这是语文课堂上必须考虑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寓言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涵的道理,并启发学生将寓言运用于生活之中,是积累并沉淀这一传统文化的首选方式。例如,学习了《亡羊补牢》,引导学生用这个寓言来劝说身边犯了错误的人;学习了《滥竽充数》,让学生结合身边事例谈体会。另外,在学生对寓言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学生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进行阅读,并开展相关的阅读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汲取寓言文化的营养,在积淀寓言文化的同时,于潜移默化中习得寓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