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课异构】马琳&高瑄蔚:《王戎不取道旁李》学习活动设计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习活动设计(一)
                                                文/马琳
【文本解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统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小古文,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的笔记本小说《世说新语》。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传说故事”,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情节,简要复述课文”。因此,本单元要求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简要复述的能力。而学习本篇课文,重点是了解故事情节,能复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本篇课文的主人公王戎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他自幼聪明、冷静,被皇上称之为“奇童”。《晋书》曾记载,“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灿灿,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而在《王戎不取道旁李》这个故事中,作者通过 “诸儿竞走取之”与“唯戎不动”的对比,也让我们感受到王戎聪明、爱思考、善于观察的形象特点。
    就课文本身而言,内容难度不大,且学生经过之前三篇小古文(《守株待兔》《司马光》《精卫填海》)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在进行教学时,要有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经验,借助小组合作等形式读懂故事内容,并适当进行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字。
2.能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通过分析“此必苦李”的原因,感受王戎的形象特点。
 
【教学活动设计】
板块一  初识人物,引出课题
1.看图谈话,激趣导入
(1)出示图片。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人物的故事,这两幅图分别讲的是哪个故事?这两个故事的共同点是什么?
预设:都发生在古代。都是小孩子。主人公都很有智慧。
(2)出示单元导语——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能留下名字的大多是出色的人物。而这些人物中也有不少小孩子,比如孔融四岁让梨,曹冲五岁称象,司马光七岁砸缸。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小孩子,他就是王戎。
         
  
(3)出示“戎”字金文、小篆的写法。指导认识、书写“戎”字。积累 “戎装”“戎马”两个词语。
   
         
2.认识王戎。出示王戎资料卡。
3.板书课题,朗读课题。

板块二  多种形式,诵读课文
1.给出任务: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古文两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2)指名读。
2.对于一篇小古文来说,仅仅读正确、读流利还不够,还要读出节奏。
(1)先自己试着读一读,然后同桌讨论。
(2)教师范读,指导停顿。
(3)生齐读。
 
板块三  理解大意,梳理情节
 
1.理清人物。课文读了这么多遍,你们知道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吗?次要人物是谁?
2.交流方法。之前我们也学过小古文,想要了解古文的大意,都有哪些方法?可以结合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
3.给出任务。借助注释、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古文大意,先自己思考,后进行小组交流。
4.交流分享。梳理疑惑,理解课文大意,教师相机点拨。
预设:
(1)“尝与诸小儿游”。理解 “尝”的含义,在古代解释为“曾经”,而现在是“品尝”的意思。提示方法:结合注释。
(2)“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出示“折”在字典中的解释,分析“折”在文中的意思。提示方法:借助课文插图。
(3)“诸儿竞走取之”。理解“竞走”的含义,在古代是“争着跑过去”。联系三年级《守株待兔》中的“兔走触株”,巩固“走”在古代的本义是“跑”。
(4)“之”在文中出现了三次,理解三个“之”分别指代的是什么。提示方法:联系上下文。
          
 
板块四  讲述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1.讲讲这个故事。
(1)第一层级——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述完整。
(2)第二层级——把故事讲生动,可以加入人物的对话、动作等。请同学上台表演。
2.讨论交流,感受人物形象。
(1)采访王戎,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王戎注意到了李树的哪两个特点?多子、道边,因此推断为苦李。
(3)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思考、善于分析推断、不随大流。
3.带着对文章的理解,再次朗读课文。
4.挑战背诵小古文。
板块五  拓展延伸,丰富人物形象
 

学习任务1.请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通故事,并试着读懂故事。
学习任务2.思考:在这个故事中,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从哪里读懂的?
学习任务3.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王戎不取道旁李》学习活动设计(二)
                            文/高瑄蔚

文本解读: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是一篇写人的小古文。题目就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王戎不摘道边的李子。那主角王戎何许人也?“竹林七贤”之一。既是贤能的人,也许从小就可看出过人之处。在看到“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时,“诸小儿”的表现为“竞走取之”,而小时候的王戎却不为所动。别人问他,他沉着冷静、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推断:“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诸小儿”听完,还要摘了李子尝一尝,才知道,的确如此。全文只有短短四十余字,却通过“诸小儿”与王戎这不同行为的对比,使王戎善于观察思考、能明辨、会推断的形象深入人心。 
设计思路:
小古文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学习之初可能会遇到一些例如语意停顿、词语释义等挑战。不过四年级的学生已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这三篇小古文,有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所以在面对新课文、新的学习任务时,能有意识地调用相关的学习策略,逐渐形成能关注知识间的联系的学习习惯,而不是遇到知识就习惯性的机械记忆。所以本次的教学设计,从旧知《司马光》导入,回忆学习小古文的学习步骤,再把它迁移到本篇小古文的学习当中。
本篇文章是第八单元的第一课。第八单元的导语为: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那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历史人物的故事。可用本篇文章作为本单元的开启,激发学生对后续课文内容的兴趣。再前置单元任务,即学完本单元,举办历史人物故事会,带动学生课下读历史人物故事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戎”等3个生字,会写“戎”等5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解释词义,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来讲一讲这个故事。
3、通过故事情节,能感受到王戎善于观察、思考的人物形象。
 
学习活动设计
板块一:交流背景,初识人物,回顾方法
1、导入:第七单元我们主要学习了富有爱国情怀的诗歌与故事。在历史的长卷中,当然还有很多青年才俊,人中豪杰,比如说——司马光。(PPT出示司马光课文,学生齐读)
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名人的故事——王戎不取道旁李(书写课题,并指导“戎”的写法)
2、从故事题目看,你觉得讲的是什么故事?
预设:王戎不摘道边的李子。
理答:看来文章题目就提示了主要的内容。
3、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预设1:王戎是谁?这是选自哪里的故事?
预设2:为什么王戎不摘道边的李子?
4、老师对王戎也很好奇,课前大家查阅了资料,我们来分享一下。
(1)学生交流分享。
(2)老师小结:王戎既是“竹林七贤”之一,那贤能也许从他小时候“不取道旁李”就显现了。
5、这个故事是文言文,学的时候你可能遇到什么挑战?
预设:字音、词义、停顿。
6、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小古文除了《司马光》,还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那之前我们是怎么学习小古文的?
预设:读准字音,划分节奏;结合注释,解释词义;连词成句,解释句意;熟读成诵。
7、小结:那我们就按照这样的学习步骤来学习这篇文章。 
板块二:读准字音,划分节奏,读通文章。
1、自由朗读,边读边划节奏。
2、指名个别朗读,关注字音是否读得正确,语意停顿是否恰当,老师相机指导。
3、ppt出示划分的节奏,学生自我对照,再全班齐读。 
板块三:小组合作理解文章意思
1、结合注释,自己先想一想这篇课文的意思。
2、4人小组,小组讨论,每人一句,解释课文。
3、小组展示,其他组的同学听后评价,老师相机指导:
(1)尝:可结合注释理解,“尝”的意思为曾经。
(2)多子折枝:可通过课文插图帮助理解,“多子折枝”的意思是果实很多压弯了树枝。
(3)竞走:可结合注释理解,“竞走”意思为争着跑过去。
(4)之:在本文中共出现3次,可通过上下文来理解,“诸儿竞走取之”的“之”指李子;“人问之”的“之”指王戎;“取之,信然”的“之”指李子。
 
板块四:述故事,感悟形象
1、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1)同桌互讲。
(2)学生个讲展示。
2、再读课文,注意抑扬顿挫,读出故事画面。
3、说一说:为什么王戎不取道旁李?
预设:道边李子很多,人们却不摘,这一定是苦李子。
4、那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人?
预设: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会推断、聪敏机智、沉着冷静……
5、作者刘义庆可能评价,王戎,_______也。
预设:王戎,善察也。
王戎,善思也。
王戎,明辨也。
 
板块五:练习背诵,照应单元主题
1、出示任务,自由练习背诵。
王戎____,尝与____ 。看________ ,诸儿____ ,唯____ 。人____ ,答曰:“树在____ ,此必____ 。”取之, ____
2、同桌互背。
3、学生个背展示。
4、总结:这节课大家不仅能熟读成诵,还能用自己的话来讲这个故事。看来善思、明辨的王戎给大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开启新单元。
出示PPT:时光如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
我们看一看,本单元还有哪些俊杰的故事呢?
预设:西门豹、纪昌、扁鹊
6、今天起,我们每天读一个历史人物故事,学完本单元,我们举办一个故事会,大家一起分享历史人物故事。
 
相关链接:
这里汇编了80篇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备课资料,篇篇是干货哦
试答对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使用的几个疑问
教师为什么要用心梳理统编版教材各单元“语文要素”
别把单元“语文要素”用成了“双刃剑”
统编版习作单元编排体例批判
薛法根:在阅读中亲近鲁迅 ——六上人物主题单元的教学解读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极有意思,极不简单,极富挑战!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教与学思路与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四上七单元《古诗三首》的单元学习价值与教学思路建议
你要这样研读《四季之美》(五上第七单元)
五上第七单元阅读训练要素解析与课文教学建议
三上第七单元阅读训练要素解析与课文教学解读
三上第八单元阅读训练要素解析与教学思考
到底怎样把事情写清楚——关于四上习作单元的思考和建议
这样上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
六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学习价值思考
统编版语文教材文言文编排简析(修改再发)
统编教材1-9年级语文必背古诗文142篇都找齐了(有音频)
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好教和难教
统编版教材语文园地栏目变化解析与教学建议
关键词检索
关注“我在小学教语文”
在公众号底部对话框输入
下面的关键词
查找你可能需要的信息
                                                      
I统编版I新教师听读课I听读课案例I听读课实录I作文指导作文指导1I班主任I情绪管理I读书I电影I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