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冰婉 | 统编五下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新用户47177550 2020-06-08
统编五下第四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北京亦庄实验小学  田冰婉
一、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导语是林则徐的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围绕着这样的人文主题来编排组织单元学习内容,意在让学生在家国情怀的熏陶中学会甘挑责任,勇于担当。人文主题既是单元学习要落实的学习和成长目标之一,同时又为单元学习活动创设了特定的学习情境;同时,提醒学生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不忘过去,突出了语文工具性的同时,也凸显了人文性。这将母语学习与思想教育结合在一起,立足文本语言文字,发挥了文本的思想教育价值,用陈先云先生的话说,就是实现了“文道统一”。
本单元编排了4篇课文内容,分别是《古诗三首》(王昌龄的《从军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和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毕必成的《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和方志敏的《清贫》。选编这四篇课文,除了落实“家国情怀”的人文教育,也在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纵观部编版教材中小学各阶段的阅读训练要素,从文本中可以捕捉的信息,总共有三类:
①体会人物心情/内心。②感受/体会人物品质。③体会作者蕴含的感情。

体会人物内心、感受人物品质、体会作者感情这三者之间是有关联的。不严格地说,通过体会人物的内心,能够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从而感受作者倾注文中的情感。虽然这并不是一种严谨的逻辑关系,但是在排列上有内在的秩序性,我想这也是这三个阅读训练要素初次出现时分别安排在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和五年级上册的原因。
“体会人物心情/内心”的阅读训练,分别出现在四年级上册(第7册)和五年级下册(第10册)。四年级上册的阅读训练要素表述为:“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五年级下册的阅读训练要素表述为:“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
通过对比两册的阅读训练要素,我们可以发现两者之间的不同。
第一,第7册的表述中有“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第10册则省去这一表述,这说明学生对于“批注”这一方法已经掌握,不再需要赘述。但是,两册的表述都同样凸显了文本意识,强调以文本为依据。这也告诉我们,批注仍然是从文本中寻找信息的重要方法,学习五年级四单元的时候,仍然需要运用和进一步掌握“批注”的方法。
第二,在表述中,从第7册的措辞“心情”到第10册的“内心”,体现了学生学情的变化和能力的提升。“心情”指的是某一种处境下的心理状态,而“内心”所指则更加丰富,可以包含一段时间内人物的不同“心情”,可以是人物的心情变化轨迹。这从第10课《军神》课后第4题、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可以看出来。
第三,两册书中均指出,体会人物内心的方法都是通过“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实现,这为学生体会人物内心提供了具体的实现途径和方法。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这三个抓手,可以去体会人物内心,而具体的方法,则是运用“批注”的方法。
这样的阅读训练要素表述,从中段的四年级到高段的五年级,贯彻了文本中心意识,同时学习的难度和深度有了提升,体现了学习上的螺旋上升,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具体的方法和脚手架,对于学生来说,很好上手。
那么,几篇课文的课后练习对人物心情的阅读有何具体要求呢?下面是本单元有关该阅读训练要素的所有习题和学习提示语:


这些习题和提示语为我们落实本阅读训练要素提供了方法:首先可以用批注的方法,去文中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接着通过相关的资料或注释加深理解,知人论世,了解当时的背景资料;并通过反复朗读、诵读的方法,进入文本中的情境;通过角色自居、转换视角的方法,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中的故事,去体会人物当时的心情;有的时候,人物心情并非一成不变的,会有前后反差,所以从文本前后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人物心理变化的链条。
关于该阅读训练要素,吉春亚在相关文献中指出:
学生从“捕捉相关信息,体会人物的心情”到想一想“为什么有这样的心情变化”,再到从多个句子中“体会心情变化的过程”。在这样的练习中,学生的思维会经历简单地“捕捉信息后的体会”到思考原因进行分析的“形成解释”,逐步过渡到从精选的句子中梳理体会人物心情变化的过程以及原因分析和表达特点的发现这样一个复杂的过程。
有了对阅读训练要素的细致分析,理清了要素中包含的方法、路径和学习要抵达的程度,就可以尝试将方向性的、笼统的“要素”,细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具体单元阅读学习目标。本单元阅读学习目标可细化如下:
1.阅读饱含家国情怀的文章,在文本中体会民族领袖或爱国文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国家荣誉的热爱,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之感。
2.能用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从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语句。
3.通过反复朗读、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这些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4.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变化中提取出人物心理变化的链条,感受人物的心情变化。
 
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尝试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它和单元阅读训练要素是相关联的。四篇课文在写法上,都是通过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刻画出了人物的内心,这次习作也提出“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统编版教材中,与本单元在纵向上有直接关联的表达训练要素梳理如下:
 
册序

单元

表达训练要素

第8册

第7单元

学习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第10册

第4单元

尝试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内心。

从中可以看出来,在四年级时,对于学生的表达要求只是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特点即可,不指定必须是哪几种;但是在五年级下册时却明确要求运用动作、语言、神态这三种描写,并且表现的乃是人物的“内心”。
首先,这是对本单元语文阅读要素的回应,体现了“读写结合”的原则。
同时,相比四年级的习作,本次习作表达中的难度显然有了梯度的提升,学生对于动作、语言、神态三种描写都必须掌握,并且这些描写都服务于表现人物“内心”。
本单元的词句段运用第2题是:“下面的句子写出了同一个任务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在“说”的层面,甚至提出了要表现出人物内心“变化”的维度。就这样,教材选文、课后习题、语文园地、学生习作这些内容,指向的都是语文要素的阅读和习作的能力。
结合本册教材中的“习作”和“词句段运用”中的提示,可以将本次习作的具体学习目标细化如下:
1. 从人物特定情境中的面部表情、不同寻常的举动、语言、语气、神态以及周围人的反应等角度描写出人物特定情境中的内心。
2. 与同学交流,互相欣赏习作,把特定情境中人物的样子写具体,写出人物的内心活动,并将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本单元也有相应的书写提示:
1. 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位置。
2. 段落要分明。
3. 点号不顶格写。
 
二、教学规划建议
结合单元整体解读,梳理出本单元语文训练要素所指向的具体学习目标,根据学习目标重组单元读写内容,规划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现将几个重点板块的学习活动建议分享如下:
板块一:沉浸历史情境,单元自主探究
本单元的导语是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所编排的内容均为家国情怀的诗文,旨在让学生在和平年代中缅怀历史,致敬先烈,牢记使命,守望家园,在沉浸式的学习活动中收获丰富的阅读体验,因此,导语页是一个单元学习内容编排和活动设计展开的重要提示,是至关重要的学习资源。
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1. 自主阅读目录、导语页以及相关插图,发现单元主题,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初步表达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2. 自主阅读导语页的语文要素,联系已有的阅读经验与生活积累,与同学交流本单元阅读、习作学习任务在之前哪些学习活动中曾使用过,感受本单元学习任务的重要性,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3. 浏览单元学习篇目,结合课后题,自主规划单元学习任务在具体篇目中的落实情况,初步感知单元学习内容和学习策略。
 
板块二:多种策略并用,体会人物内心
本单元阅读训练要素的目标细化是,圈画出文中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并通过反复朗读、前后对比、角色自居、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据此目标细化,设计学习活动如下:
     1. 阅读《古诗三首》,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疏通文意,并熟读成诵。同时,结合三首古诗的相关写作背景和诗人相关资料,知人论世,了解诗人保家卫国、饯行送别、收复失地的愿望,并联系生活实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体会诗人的心情。
     2. 朗读《军神》,从文中找到沃克医生先猜刘伯承是军人、后称他为“军神”的原因;并通过批注的方法,分别圈画出描写刘伯承、沃克医生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心理活动;体会沃克医生的心理变化,想一想,他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再以沃克医生的视角,角色自居创造性地讲故事。
     3. 了解《青山处处埋忠骨》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中圈画出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换位思考,体会毛主席的内心世界。
     4. 默读课文《清贫》,圈画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板块三:唤醒生活经验描写人物内心
结合本单元表达训练要素的细化目标,本单元习作内容的具体学习活动设计如下:
     1. 联系“他_____了”的题目,唤起生活经验中的具体人物和情境,选择自己最想表达的对象,补全题目的内容,如“他陶醉了”,“他生气了”等。
     2. 写作之前,可以借助卡片、提纲、思维导图等方式梳理好要表达的内容情境、表达顺序、表达的重点,如:主人公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这个人当时是怎样的?(他的面部表情是怎样的?他的眼睛与平时一样吗?他有哪些不同寻常的举动?他说了哪些话?说话时的语气是怎样的?周围的人有什么反应?)看看这些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是否能反映出想表达的人物内心。
     3. 动手写作。想想《军神》《青山处处埋忠骨》《清贫》中描写人物内心的句子,尝试在自己的文章中写出这样的句子。
     4. 写完后与同学分享习作,让对方说说自己感受到人物的内心是怎样的,并根据同学提出的建议修改自己的习作。
 
参考文献:
1.陈先云《“文道统一”原则下教材选编特点与教学建议——以统编教材中革命文化题材类文本为例》,《江苏教育》,2019年第73期。
2.吉春亚《编路 习路 教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材解析与教学建议》,《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9年10月。
 

五下相关链接

朱守芬 | 统编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整体解读

朱守芬 |统编五下第一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建议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解读与规划建议

统编五下古典名著单元(第二单元)解读与教学建议

统编五下第三单元整体解读与教学规划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学指导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自学指导与任务单(文后有彩蛋)

        审稿 | 李竹平            编辑 | 刀客

                                                  
点我:好用的读书笔记在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