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凋零”的农村教育

 新新家校 2020-06-08

今天上课时,又发现一名学生转到外地上学了,尽管早已知晓她要转校,心里已有准备,但当她离开时,内心仍然感到一阵的遗憾和落寞。本学期开学以来,随着学生一个个转校离去,原本拥挤的教室此时看上去竟显得格外的宽敞空旷,原本喧嚣热闹的教室此时也变得格外的冷清寂静。让人不仅感叹:农村教育路在何方?

一、教师告急

国家的振兴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振兴靠教师。近几年随着原有50年代出生的老民办教师的退休,新生代教师力量补充的不足,并伴以市级学校从乡镇学校不间断地抽调教师,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似乎一下子陷入了青黄不接的恐慌季节。中学短缺,小学短缺,并且缺口巨大,全线告急,某些山区小学五个年级五个班短缺2到3名教师。如何弥补教师的空缺,而不致造成大的损失,成为农村当地主管教育领导的心头之重。无奈之下,只好从社会临时招聘教师,以解燃眉之急。但由于工资低、琐事多、任务重,应聘者寥寥无几,所招聘人员学历也是良莠不齐,大学的、高中的、初中的、甚至小学的,不一而足,即便如此某些山区学校有时也会出现一师难求的尴尬的境况。新学年开学后大部分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都要面对教师空缺学生混乱的过渡阶段,只到支教教师和临聘教师全部到位后才得以恢复往日的平静。

二、学生流失

面对教师的严重短缺,面对教师走马换灯似的轮换,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怨声载道,喊声一片。他们望眼欲穿地期盼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能关注农村教育,关注山区教育,让教育政策的天平向农村稍微倾斜一下,向山区学校分配一些优秀教师,但无奈教育城镇化的趋势如滚滚车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们的心声如石沉大海,沓无音讯。无奈之中,为了孩子的未来,条件好的家庭选择买房搬迁到城市居住,条件较好一时买不起房子的选择异地租房供孩子上学,条件困难的只好蜗居原地,伺机而动。由此造成农村学校,特别是山区学校学生大面积流失,每学期开学都会有近四分之一,甚至三分之一学生流失,某些学校因学生流失学生总数已逐渐接近个位数,正在学校关闭和解散的边缘徘徊。

三、师情低落

学生少了,按说教师工作量也相应的有所减少,但与之相反的却是平时教十几个、二十几个、或三十几个学生,现在突然面对七八个、四五个、或一两个学生及空旷的教室,上课时大家再也找不到从前的那种激情燃烧的感觉了,他们犹如没有观众的演员,唱着独角戏,精神不振,没精打采。“平时教二三十人,一下子减少到七八个或更少,感觉上课特没精神,特没激情。”在邻校任教多年的于老师如是说。

四、资源浪费

教师的短缺,造成学生大面积流失,而学生的流失又造成众多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一是人才资源的浪费。不可否认,工作中某些优秀教师能力出众,业务精湛,长袖善舞,独当一面,所教学生个性鲜明,训练有素。他们应放在众要岗位,施展才华,培养众多优秀学子,可教育趋势的发展,让他们在形同空荡的教室唱着独角戏,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才的浪费。二是物质资源的浪费。近几年各个学校都配置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如每个教室刚安装的几万元的多媒体设施,每个教师配备的人手一本的笔记本电脑等,这些优质资源还没被合理的利用,就不得不面对下岗的危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浪费。

写到此,笔者突然想起了两句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农村教育不正如一株渐渐凋零的花吗?它生长在偏僻的角落里,也曾为美丽迷人的春天贡献了自己一生的芬芳,但当芳华落尽之时,却不得不面对孤芳自赏,自生自灭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但人们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广大农村地区仍有众多的小花小草急需浇水、施肥,让他们在开花的时节尽情绽放,吐露芬芳。

作者:胡军生,河南省林州市五龙镇碾上小学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