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华清:“好学”与“好学”

 基础教育研究 2020-06-09

张华清,特级教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发展学院教育行政干部研修部主任、副教授

先对题目作以解释:

前一个“好学”,读好(hǎo)学,是指学习内容易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后一个“好学”,读好(hào)学,是说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热情高。

先看后者。

学习是一项活动,本质上是学习者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活动。说得通俗点:学习就是自己的事。既然如此,不放心上,敷衍潦草,勉强而为,肯定难有成效。这就是大家平时强调主动好学的根本原因。好学,即爱好学习、喜欢学习。喜爱者,正是兴之所至,此也正是动力之源。

学习是一种态度。好学就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一种主动的态度,就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换句话说,好学者始终有一种使命感觉,有一种动力驱动。这种使命、动力的外化,就是态度。态度决定一切,有了这种态度,学习效果自然会好。

学习是一个过程。要想完满实现这一过程,必须有顽强的毅力支撑。而好学,不仅仅只是包含兴趣,也包含毅力。否者,那只能是虚假的表面的“好学”,其结果也只能是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由此可见,好学对学习者来说十分重要。它是成功的前提,也是成功的保障。

孔子深知其意,甚晓其理,在称赞孔文子时,充分肯定其“敏而好学”。而且,他还直接告诫学生:“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为“不好学”者概括出“六弊”,很有警醒作用。

不好学,就是一种被动状态,就会游离于体验之外。不好学,原因很多,恐怕最重要的是无兴趣、不喜好。尽管孔子曾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但其实,“好”“乐”在很大程度上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好”者,一定有“乐”;因为有“乐”,才“好”。“好”就是“喜好”,“喜”就是愉悦、快乐。没必要把“好学”、“乐学”截然分开。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所谓的“好学”中,多是参杂升学任务压力,看似无趣可谈,但对真正的“好学”者来说,已被知识文化所吸引,热情投入,沉醉其中,最终是压力不复存在,任务自会完成。

这里的关键是,学子们能不能达到真正好学的“境界”。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

这就涉及到前者——第一个“好学”。也就是教育者要想方设法使学习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符合学生需求,使其感觉“好学”。不至于让学生望而生畏,闻之却步。否则,也就甭提喜欢、好学了。从这个角度看,“好(hǎo)学”是“好(hào)学”的前提。只有“好(hǎo)学”,才能“好(hào)学”。因此,为促使学生养成“好学”习惯,教师必须在研究“好学”上下一番功夫。

一是增加本学科学习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体现了兴趣带来的主动性、探究性。久之,也自然带来长期性、稳定性,实现到“好学”的跨越。学科趣在何处?趣在知识活化,趣在活动贴心,趣在设计新颖,趣在点拨巧妙。能从普通的文本中发现美、创造美,在日常的教学中体验到审美的愉悦。同时,教师还要见闻广博,语言幽默,文化积淀深厚,情绪饱满激昂。如此教学艺术吸引,如此教师魅力感染,学生焉有不兴奋之情,焉有不“好学”之理?梁启超十分重视趣味,他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倘若用化学化分‘梁启超’这件东西,把里头所含一种原素名叫‘趣味’的抽出来,只怕所剩下的仅有个零了。”梁实秋也说:“殊不知天下没有没有趣味的学问,端视吾人如何发掘其趣味,如果在良师指导之下按部就班的循序而进,一步一步的发现新天地,当然乐在其中,如果浅尝辄止,甚至躐等躁进,当然味同嚼蜡,自讨没趣。”有趣的,就是好玩的;好玩的,恰合学生天性。电脑游戏等,老师不教,学生照样入迷,照样成为高手。

二是能够善于简单化教学。简单化不是没内涵,不是没分量,不是没深度,更不是没有技术含量的简简单单走过场。简单化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研究分析,调整加工,使学习内容以最贴近学生实际、最易于学生理解,最便于学生接受的形式呈现出来。即把深奥的变成浅显,把抽象的变成直观,把枯燥的变成有趣,把僵死的变成活泼。统筹学原理并非人人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华罗庚一篇《统筹方法》,就让人们明白晓畅。有人说: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有用、最好的东西。其实,世上的一切东西,一切事情,最终都是归于简单。就过程来看,由简单到复杂易,由复杂到简单难。所以,人们常说:有本事的人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没本事的人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作为教师,使教学简单化的最大要求是有把书读薄、把书教薄的本事。这需要教师真正懂得教学之道,头脑清醒,善于判断,眼观敏锐,敢于取舍;有大局观,能够前后协调,进行整合。

三是所教知识应当有用。这对每个学生都是如此。学之有得,得之有用,学生就会感知成功的愉悦,也就自然会在实践中强化这些知识。如此循环下去,学习自觉性也就形成。有人说,课备得好是徒弟,课上得好是师傅,教会学生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让自己勤奋的双脚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为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得,教师要针对其不同层次设计学习方案,开展学习活动。事实上,这并不仅仅是单纯的学习,这是对学生差异的尊重,更是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再追溯下去,这其实就是孔老先生的“因材施教”。可惜啊,时至今日,我们仍是将其只停留在口头上,或是印在宣传材料上。一套方案,一种方式,一样的作业,一样的管理措施,整个的一刀切,忽视的是个体。对众多学生来说,难字当头,根本不“好学”。如此,想让他们“好学”,也就只能是痴人说梦。这也就造成了当今教学困境的一大原因。

学生终要离开老师,终要独立生活,“好学”应是构成他们生活、工作的一大要素。因此,学校教育培养学生“好学”的习惯,就是根本任务之一。这是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着想。教师理当担起这一责任,从“好学”着手,感染、引导,敢于面对具体的学生,善于为其开出“良方”,直至使其走上“好学”之路。

梁启超说:“凡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此话对学生有用,对教师本人也应有启示作用。的确,如果这样,那就真达到了孔子的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多美呀!

张华清:跟着学生看课堂

评价一堂课的标准很多。但概括来说,主要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和学生。

从教师角度看课堂,多为过去之举,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评价方式。在此思想支配下的课堂,教师是主角,可以使出浑身解数,在讲台上尽情表演,展示自我功力:或尽显卓越的口才,或尽显对教材的分析能力,或尽显课堂的结构安排……而学生则尽力配合教师,随剧情发展而起伏,随教师的驱使而行动,为教师的演出增色添彩。这样的课堂,录制实景多是呈现学生的后脑勺,优质课结束时,教师感激的话多是“谢谢同学们的配合”。

从学生角度看课堂,是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这一视线的转移,带有“革命”的性质,抓住了学习主体,体现了学习本质。学生应是课堂的主宰,因此,课堂姓“学”,不姓“教”。实际上,课堂应是学生自我体验的课堂,应是主动探知的课堂,应是实践求证的课堂,应是自主建构的课堂,应是智慧彰显的课堂,应是能力形成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教师把舞台充分提供给学生,自己则退居幕后。这样的课堂,才充满活力,充满个性,充满创新。也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切合时代发展,符合社会需求。

因而,在评判课堂时,我们都应该张大眼睛,跟着学生看课堂!

跟着学生看课堂,首先看学生的课前准备。

这多是被人忽视的一个方面,因为它似乎不是构成课堂的因素。我们的课堂,大都是由教师巧妙导入开始,故而导语也设计得非常漂亮。其实,真正的一堂课从铃响便开始了。此处言说“课前”,并不独立于课堂之外,正确的理解应该是“课堂的前一部分”。如果把一堂课比作一章乐曲,那这部分就是“前奏”“序曲”。试问有将此割舍不理的吗?而这又包含教师进入教室前后两个章节。

铃响,教师尚未进入教室,学生应该快速落座,及时准备好课上所用物品,然后平静心情,回想先前所学知识,思考本课要学内容。如散漫拖沓,久不安静,则表明教师平时的课堂平淡,甚至枯燥,学生对教师或学科没产生兴趣,没形成吸引,更枉谈渴望和热爱了。如桌面散乱,狼藉一片,或桌面光光,空空如也,则表明教师平时未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学习过程中,再到处翻找东西,必影响课堂。缺少计划,忽视细节,难讲成效,更甭提高效了。如不知回忆,不懂思考,在那呆坐傻等,则表明教师平时的教学多为灌输,忽略对学生思维的启迪,忽略学生思考习惯的养成。同时,也可看出教师对学习方法的引导欠缺。

教师进入教室后,学生应该呈内心兴奋之状,目光迅速集中于教师身上,一是从教师的表情窥探其心情,二是推断今日所学内容。倘不能如此,则说明教师缺乏感染性,缺乏号召力。

做事需入境,学习也要入境。及时进入情境,身心就能融于学习之中,就会思维敏捷,就会理解透彻,就会感悟深刻。不能做好课前准备,就是未能进入学习情境,如此,学生只能是游离于学习之外。其结果必然是教师要么不时维持秩序,要么是逼着学生缓慢前行,要么是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课堂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教师上课要细抓课前。课前见思想,课前显功力。听课教师看课堂更要看课前,课前反映了平时情况,课前也预示着课堂结果。平常听课迟到者,肯定是不善管理、不会利用课前的教师,也肯定是不关注细节教育的教师。

跟着学生看课堂,重点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出的状态。

一看学生自主的程度。

学习本是学生自己的事,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完成。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应该体现在自我阅读文本、独自思考理解、相互交流展示和共同探究疑惑上等。也就是在这些方面,学生得到最大化的活动锻炼。课堂上,教师的最佳角色应是点拨者。亦即在学生学习遇到障碍、思维阻塞时,适时点拨。难点之处,化繁为简,点到为止,留出思考空间。学生能力所及,无需赘言。有人总结道:生说/师说=自主系数。这是颇有道理的。不问青红皂白,不管难易适中,不顾学生实际,大讲特讲,那是霸道,是独裁,是目中无人,无关自主,当然也就难有效果了。

同时,还要看学生的这种自主表现,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自觉,还是教师强制下的被迫。若是前者,说明这种自主是真正的高效的,是习惯驱动下自主;若是后者,那也只能是一种表面形式而已,实则还是灌输接受。

二看学生表现的力度。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场所,课堂也是学生展示的空间。我的地盘我做主。作为主角,应积极的表现,应有精彩的表演。人,尤其是活力蓬勃的青少年,本质上就有着强烈的表现欲。然而表现欲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释放。只有在学生感到氛围和谐、兴趣激昂、求知心强烈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展现。

回答是表现,质疑是表现,讨论交流是表现,潜心思索也是表现。一句话,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活动之中,不分散,不偷闲,不游离,不浮泛。动如脱兔,静如处子。展示交流,积极大胆,甚至不惜离席,到台前面对大家侃侃而谈。静心沉思,思接千载,透过字面能够发现本质。

学生的表现,在于一举一动,在于眉宇表情。教师当给学生提供充分表现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

三看学生思维的深度。

学习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思维的过程。缺少思维的学习,称不上学习,至少算不上是真正的学习。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是扼杀学生的思维;场面热热闹闹的简单答问,是浅化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有无深度,一看问题有无质量,二看学生思考状态,三看答案组织有无水平。用“问题”点亮课堂,是时下教学趋势。问题要有层次,有梯度,符合学生认知心理。学生活动接连不断的课堂,可能是有思维深度的课堂,而学生静坐细品的课堂,更可能是有思维深度的课堂。

但学生张口就来,什么都会的课堂,即使再巧妙,再圆满,也是缺少思维深度的,严格来说,是忽视思维的。

四看学生参与的广度。

学习关涉全体,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应是主体。课堂不是教师的独角戏,也不是某几个学生的表演场。学生表面应付,不是真正地参与;学生置身场外,更不是学习的样子。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全体学生积极投入,是教师成功之举。教学应面向全体,尤其应多关注角落里的那些“灰姑娘”“丑小鸭”,“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这恰是教育的更高层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倘若达到了以上“四度”,学生收获自然颇丰,精神、智慧定然会上升高度。

不过,对于听课者来说,要想真正得到实质的东西,准确评价课堂,最好还是坐在学生之间,或坐在前面讲台旁,面向学生,看其举动,察其表情,听其言语,悟其心声。

跟着学生看课堂,还得看课下。

按理,此已不属课堂。但要评价课堂,这段不该遗漏。这是尾声,有袅袅余音。

铃声响起,教师离去。此时,学生是呼啦一声作鸟散状,抑或坐而不起,面带沉思,二者反馈信息大不一样。前者,很大程度上表明课堂并没有真正打动学生,没能触及心灵深处。甚至一些学生没等下课便做好“冲刺”准备,铃声刚起,不等教师离开,就迫不及待“我行我素”。这样的课堂,留在学生头脑中的东西太少,需要改进完善。而后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充分说明本堂课成效不单在课内,已经延伸至课下。此时学生的举动,学生的表情,或表明学生入境之深,思维还在继续,或表明学生没能满足,遗憾课堂时间太短,内心期待下节课的到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正是此意!

看课堂,跟着学生走,绝对没错!

上课教师反思自我,改进教学方式,需要这样做。

听课教师寻找真谛,评价课堂,也需要这样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