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和人交往的界限感有多重要?

 Letter情书 2020-06-10

在人际交往中,树立合理的边界意识有利于形成彼此尊重的交流空间,而过于强烈的边界意识也有可能阻碍沟通。你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有过触达边界的时刻吗?当你的边界被冒犯时(或你不小心冒犯了他人时),你是如何处理的?谈谈你眼中人际交往的界限感。

——楔子

正文共:3493 字 2 图

预计阅读时间: 9 分钟

我有一个很好的同事,我们常常上班的时候溜出去喝咖啡,下班一起在食堂吃晚饭,每天有聊不完的话题。但是我们有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从来不聊工作和隐私,因为我们明白,在单位里我们阶层比较低,掌握信息不全面,主观猜测大于客观分析,参考价值极低。有时候,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一通抱怨,遇到开心的一顿自嗨,也不过是一时之快,对彼此均无裨益。 

我从不问他的家庭,他也绝口不提我的生活,我们彼此推荐好吃的餐馆,一起看好看的电影,看到有趣的段子分享给对方,想到有意思的事情随时打一通电话……我记得有一天,我醒得早在床上刷抖音,看到一个视频便随手发给他了,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他的微信:想不想一起吃早餐?我说:走起。他回:好的,我开车来接你。 

有时候想想,作为朋友,既不给对方负担,也不给自己压力,尊重彼此,成为对方心灵停泊的港湾,真的很幸福。

@坨坨

有个朋友家境不错,婚后父母全款给买了房和车,生娃后双方父母每月给娃六千的生活费,而且每次来看她总是会给她一两万块钱的零花钱。我们同样的职位,差不多的工资。她买东西都是不眨眼的,信用卡透了七八万块钱也不以为然,她说人生就是要及时行乐。每次看到我记账,她总是说我就是钻到钱眼里了,做人不要为了钱斤斤计较。起初一两次我还是会解释,次数多了也懒得说了。 

有时候会比较怕遇到这类似的人,她们从小被到大都被家庭保护得很好,好到她误以为她所有的观念和行为都是正确的,每次你做出和她不一致的行为。她都会指出你错了。 

哪里有那么多对错呢,有的只是不同的人生而已。不是所有的鱼都生活在同一片海里。

@简安娜

人际关系的维持是一件特别消耗能量的事,为了保存体力,只好不断简化,久而久之发现其实这样的方式会比较轻松。 

对公司同事,不说自己的私事,也不讨论别人的私事,下班后不交流也不聚会,做好自己的工作,很多事情点到为止即可。 

对家人,只希望他们健康,其他无过多要求,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可以多给一些陪伴和物质帮助,比如送妈妈和妹妹礼物,对我也是件特开心的事。 

对朋友就更简单,不主动疏远也不主动讨好,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不同和自己也没关系,大家相处轻松愉快就行。我很多好朋友都和我不在一个城市,一年只能见一两次面,但是平常都会保持交流。 

对待爱人方面,最近自己也在反思,其实越亲密的人越需要空间和界限感,有时我也会把握不好度,希望这一点上以后能进步。

@Lottie

大学在茶馆,坐对面给人泡茶。小姑娘老家哪的,我的内心:你他妈管我哪的。你在这老板一个月给你多少工资呀,我内心:你他妈管我一个月多少工资,你他妈一个月多少工资。百分之九十中年男人都这样,问来问去。只有一个特别喜欢茶的大爷,又谦卑又博学,只谈茶,就尤其令人敬佩。 

现在每天下班尽量避开同事,黄昏多美好,愿留给音乐,留给天空。那日却恰恰与同事挤一辆车。同事:你老家哪的,租房子还是买房子,自己租还是跟人合租,哪年毕业的,今年多大…… 

我对没有说过话的人向来没有什么好奇,只会谈谈天气真好啊,路上又塞车之类,除非我对他有好感。当然,我也不喜欢别人问来问去的。但现实往往真的是很不情愿的,要说那么多无用的话。 

我不会应付,使别人闭嘴,也不善于冷场,于是人一句我一句,最后不可开交,分开时候,我都会因说了很多话而感到失落。

@春天

人与人之间根本不需要刻意的保持界限感,界限感是当你们一见面就有的。 

我在清华读EMBA的时候,发现一个规律,大老板总和大老板一起,小老板总和小老板一起,哪里哪里的副总总是自己一个圈子,即便是副总挣得比小老板多,两个人也走不到一个圈子中。这可能就是所谓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让我想到老师在课上讲的一个笑话:“一次一个山西的企业家会议结束后,三个身价10亿的煤老板说要去打牌,一个1亿身价开连锁超市的老板说一起去一起去。然后三个煤老板就说,我们是去谈个生意,你一个开小卖部的凑什么热闹”。圈子不同别硬融,这就是界限。 

清华EMBA的老师里会分三类,一类是外聘的老师,比如某某专门搞培训的机构的老师,一类是清华自己的老师,最后一类是请来的商界上比较成功的人。基本上,愿意和我们加微信的都是第一类老师,第二类老师愿意和我们聊聊,但是不愿意加微信,第三类老师连聊聊都不愿意聊聊。应该说,我们还是处在鄙视链最底端的。 

例行聚餐的时候,都是班主任组织(你可以理解为大学时期的辅导员)。班主任上座,满桌都是“副总”圈子的人跟班主任相互敬酒,相互吹捧。大小老板圈子基本还是各自吃自己的,相互敬酒的很少,都是简简单单的吃吃菜聊聊天。有一次被“副总”圈子的人拽着参加了他们的局,全场我一口酒没喝,还提前退场。退场时,一个营销副总拍着我的肩说,“班主任在呢,你一口酒不喝多不给面子”。我笑了一下,回了他一句:“哥,一般都是别人给我面子”。 

所谓圈子中的界限,就是沉默。如果你待在一个圈子中无话可说,说明这不是你的圈子;如果你在圈子中不屑于说话,说明你应当在的圈子要比这个圈子高。

@喵星君

不窥私,不随意倾诉,不交浅言深 

不擅自期待,不过分依赖 

不控制,不驯化(正向激励) 

人生最核心的部分,还是要独自面对 

要对彼此在关系中的认知和期待达成共识

@沈清

说几句这些年的感悟,不一定对所有人都有帮助,且看就好。 

1.和同事、领导之间不需要太亲近,公私分明是最佳状态,人都是感情动物,要是关系太好,有些工作就不好处理了;

2.不要用自己的喜好和原则去要求朋友,人有内向外向之分,有些人就喜欢活在自己构造的精神世界,无意义社交对他们来说会很累,别跟他们说“这样不好、这样不对”之类的话,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君子之交淡如水才是最佳距离,别用攻击性的言语举措去对待朋友; 

3.求同存异非常重要,哪怕是一二十年的发小,随着个人经历不同,在未来的人生中,各自走的路也会呈现出差异化日渐增大的趋势; 

4.做人平时要记恩,不需要你的时候不要主动去打扰别人的生活,需要你的时候要知道感恩,做永远比说更重要。

@呵呵好吗

十几岁的时候最容易被人际关系所累,他人几句讽刺的话就能气一礼拜。到三十岁了,发现过去十几年,那些气过自己的人早早就远开了,太多人无非是短暂共处下而已,犯不着太在意。理论理解的很早,但真正能做到还是靠近些年树立起的距离感,保持一段能屈能伸的距离,相处不愉快的人就尽量距离最大化,相处愉快的人保持距离最小化。 

那种“让不喜欢自己的人滚出自己的世界”也要不得,时间长了会发现总是有人讨厌自己的,滚开一个肯定会又来一个,保持不动,反而底线就稳住了,后面是喜欢的多点儿。就类似社交网的黑名单,如果你开始拉黑,你的黑名单就一定越来越长;可如果你限制自己不拉黑任何一个人,杠精、喷子是气人,但均匀分布的,养几个杠精习惯了在后面就少生气了。 

说到底是一种界限感,十几岁拿所有人都一样看待,路人讲几句讽刺的话当然就要气吐血了。三十岁界限干立起来了,被十个人指着鼻子骂,也不如好朋友不懂事误会下。就像社交网,陌生人的评论介意啥啊,可互相关注大几年的老朋友开始误解自己了,真要难受下。 

界限感是自我训练,能个人情感要弹性更高,一开始被人喷几句想拉黑,到被人骂也乐呵呵的,明白背后是误会跟无意义;一开始被人催婚都不愉快,到被人强行介入生活也哈哈大笑,明白有的人是真关心自己只是不懂事。 

界限感,保持一个可退可进的距离,即不伤害跟挚友的亲密感,也不用被路人的人际关系所累。

@姜小白

关于人际边界感,我逐渐学到的一课是:大部分时候兴趣话题相处之道stay professional 就是了:比如我们是同事就以同事分内的方式相处谈工作谈行业,是同学就以同学的方式相处谈学习谈学校学术或实习,是室友就以室友分内的方式相处关注家里维护,是病友驴友瑜伽友兴趣友只谈我们有交集的事! 

日常有点无伤大雅的small talk很好, 

能不能发展成更亲密的关系,需要自己的付出、关系维护和运气,没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也没有大风刮来的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