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与诗的生命力

 wupin 2020-06-11

禅与诗的生命力

高旭旺

近几年,诗坛上有很多诗人,诗评家对于禅与诗的研究,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禅是人生的艺术实践,生命的最高体验。本质上与诗是一致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禅与诗并不是一般意义的经验主义和心理分析,它要求我们在热闹的生活中需要孤独、寂寞、静美和沉思,抛弃任何浮躁的经过而直接把握事实达到自由与智慧的境界。禅与诗的生命力是一种独特的顿悟方式,它超出了逻辑分析的一切界线。禅的智慧是“不受情识影响”的无分别智,禅的精髓只在于对日常生活和一般事物获取一种新的观点。在发现与创造中,捕捉流动的生命之光。禅悟的最大敌人是理智,同样地诗也无法逃避地成为理智威胁的对象。诗人在对世界感知的时候,心理深处很需要禅悟的启迪和照耀,这样,诗人在创作诗的过程中,更加空灵,更加“无念”和“真如”。诗人如果把主体我凌驾于客体物之上,试图探求什么,表现什么,其情形无异于一个和尚问佛在何处,当然是徒劳的。诗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知识的排斥,与禅保持了一致性。

诗人的创作前期准备,也是禅的基本观念——“无念”在不停地浸透诗人思维的整个过程。我们知道“无念”,并非心理学所指的无意识。“无念”突破了无、善恶,有限和无限等二元意义的束缚,也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篱笆。“无念”是禅中主客体高度统一的最高实践,是深刻的生命体验,也是闪烁的生命力。我认为在创作自己诗的过程中,诗的统一要素是“悟性”、“顿悟”。有了悟性,作品才会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有了顿悟,作品才会有流动的生命,历史的辉煌。

我国新诗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浸透着禅的基本观念。禅所提倡的“见性成佛”,“即心成佛”,其主要思想就是和心的内在活动接触,而不依据任何附加物。诗坛,一向热闹的诗坛,一向热闹的先锋诗歌进入沉默,而在沉默中思索、寻追自己的生命和信念。

看到,听见,并且驱赶,这无疑是我近几年对诗坛上出现“热闹”的一贯立场和最基本写作态度,只有这样,我才能静下心来读点书,从禅中吸收一些艺术修养,走近真,呵护真,走近美、守望美,走进善,弘扬善。这样的创作态度和理念就是接近了诗。我不禁要问,是谁在诗坛上故作高深,挤出皱纹以示成熟?是谁在废墟诗坛,游戏人生,玩弄“技巧”以示超凡脱俗?我坦诚的呼吁诗坛不需要热闹,需要静下来认真地、虔诚地思索一点属于自己民族的东西和具有闪光的生命。也就是说,诗人要从自己的生命体验中,树立诗性的独立意识,凸显诗思的飞扬空间。

我认为中国新诗发展的唯一出路,就应该从禅学和美学中找点使自己能接受的意境。“空”或“真如”是禅的最高境界,中国新诗的存在价值和伟大意义就在于如何与禅接触,从艺术深处艰难地探索一条路子。青原惟信说,未曾体验到空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体会到空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但作更深一层体会时,正是诗人所必须做的,否则,是不可能达到高的艺术境界的。诗的灵感也即是禅的顿悟。可以说,纯粹诗的境界就是禅的辉煌,也就是禅的真如境界,给我们的诗坛带来超升和怡静的生活,也给我们诗坛带来自足永恒的生命。

禅是诗的生命力量,诗是禅的艺术再现。

高旭旺:河南省三门峡市人。生于陕州南关十三孔窑。1993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编辑学研究生班。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诗歌报刊网络联盟首轮主席,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河南省诗歌学会名誉会长(原河南省青年诗歌学会会长、河南省诗歌学会执行会长),大河诗刊社社长兼主编。出版诗集15部,诗集《心灵的太阳》获第四届河南省人民政府奖,长诗《河之书》获第二届中国长诗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诗歌奖等。2009年7月应邀出席在匈牙利召开的第29届世界诗人大会。2019年12月27日至30日邀请出席全国诗歌座谈会并小组发言。

平台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