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馆0948T 2020-06-12

​叶天士详辨脾胃,倡茯苓入胃,白术入脾,实为一大发明。究其原由,此说于《伤寒论》中已有明示。茯苓甘草汤又称苓桂姜甘汤,主治胃阳虚饮停证,症见不渴,心下悸,按之有振水音。生姜温化水饮,佐桂枝辛通胃阳,茯苓淡渗以降阳明。另有苓桂术甘汤,主治脾阳虚饮停证,症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白术助脾气散精,佐桂枝上归于肺,茯苓淡渗利湿。二方皆温阳化饮,然又有所不同。胃阳虚饮停者,以生姜、茯苓宣降阳明,与叶天士所谓辛、淡之味相符;脾阳虚饮停者,则易生姜为白术,以奏苦温燥湿,助脾散精之功。故可知脾胃分治,通补阳明,茯苓入胃,白术入脾之说,实则源于伤寒也。再者,吴鞠通谓白术为脾经守药,以其兼苦而能渗湿,为守中之通药;茯苓为胃经通药,以其淡渗而能达下,为通中之通药,此语亦可为证。由此可知,寒温虽分为二,然其心法为一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