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书法史上的煊赫名作(秦汉篇)

 稻香居人 2020-06-13

一、秦代书法

1、秦小篆与李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由于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各诸侯国文字差异严重,为了巩固其统治,实行了“车同轨,书同文”两大强制性政策。

《说文解字·叙》中说:“七国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改行,所谓小篆者也。”卫恒《四体书势》中有“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损益之,奏罢不合秦文者。斯作《仓颉篇》中车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改行,所谓小篆者也。”在此,卫恒将许慎的“奏同之”改为“损益之”,于是李斯便成了小篆的作者。后世之人多从此说,至唐张怀瓘《书断》中讲:“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李斯遂成小篆的创定者。

小篆又名“玉箸篆”,秦刻石为其代表作品。见于《史记·秦始皇本记》的刻石有:《峄山刻石》,《泰山刻石》,《琅邪刻石》,《之罘刻石》,《东观刻石》,《碣石刻石》。现石皆毁损,今所存者有徐铉摹本《峄山刻石》,明安国旧藏本《泰山刻石》及“二十九字本”,明拓本《琅邪刻石》,宋汝帖十三字《之罘刻石》,摹刻本《会稽刻石》数种。

《峄山刻石》

《峄山刻石》又名《峄山碑》。石原立山东邹县峄山,久佚。传世无原石拓本。宋郑文宝和张文仲分别据徐铉藏摹本重刻于西安和邹县。世称郑刻本为“长安本”或“陕本”,张刻为“邹县本”,另尚有翻刻本数种。结体匀称严整,用笔瘦劲圆转,具有端庄典雅之美。

琅邪刻石原碑

琅邪刻石拓片

《琅邪刻石》又名《琅邪台刻石》。原石置山东诸城东南的琅邪山上,山为平顶,故有台名。今原石三面文字皆已不存,传世仅有北面二世时补刻的诏书及从臣题名残文13行拓本,石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石残颇为严重,但字形笔势依然绰约可辨,古今学者均以为秦刻诸石拓本存者,此最为可信。

李斯,楚国上蔡人。年轻时为郡小吏,因见厕中鼠而生感悟,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后官至秦国丞相,始皇三十四年采纳李斯之言,诏令天下焚烧《诗》,《书》及诸子百家之书。始皇三十七年,李斯与赵高合谋矫诏,废太子扶苏,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诬,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

2、秦书八体及权量诏铭书法

秦时除了官方制定的标准文字——小篆外,还有多种书体并存。《说文解字·叙》称“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

阳陵虎符实物

阳陵虎符拓片

其中“刻符”是用于铸刻或书写符信。作品有《阳陵虎符》等。少数字形写法有别于小篆,但仍可视为小篆。《阳陵虎符》,出土于山东临城,现存中国历史博物馆。卧虎形,背上刻文字,左右两半。篆书,24字。“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王国维《观堂集林》:“文字谨严宽博,骨劲肉丰,与泰山、琅琊台刻石大小虽异而体势正同……。此符乃秦重器,必相斯所书。而二十四字字字清晰,谨严浑厚,径不过数寸,而有寻丈之势,当为秦书之冠。”

“虫书”是美化装饰性书体,以小篆为字形变化的基础。

“摹印”秦时以小篆为主,新莽时更名缪篆,仍以小篆为主,其字随印赋形,修短繁简均视字于印中位置而变化调节。

“署书”用于书函题签和官署扁牌题名。

“殳书”包括兵器题识等,是大篆和小篆在不同场合下的特殊运用。

此处“隶书”应为正处在由篆向隶过渡时期的古隶,而非成熟的两汉隶书。

秦诏版拓片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秦诏量铭文书法

秦权量诏铭书法值得关注。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在颁行天下各地的标准权(秤锤),量(升,斗)上面,均刻嵌或铭二十六年铭文,其辞曰:“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法变量则不一欠疑者,皆明一之。”二世元年,又加刻一刻或铸铭一道诏书。凡加刻二世诏者,均二诏并存,俗称“两诏权”,“两诏量”。这些秦权量诏铭大多出自工匠之手,风格颇不一致。字也不尽为标准的小篆,时见古隶的影响,同时也可窥见六国文字的遗迹。其字形大小不均,行款自由,表现出质朴和天真浪漫的美,艺术价值颇高。

二、汉代书法

汉代书法在书法史占有特殊的位置。隶变自战国中期开始,至西汉时期完成。成熟的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可以这么说,汉以前的书法史都是依附于文字的实用功用而被动的存在。至汉,书法艺术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审美追求,书法成为表现人的精神和情感的方式之一,书论至此也应运而生。至东汉末,书法进入了自觉的时代。

1、汉代篆书

西汉传世石刻很少,仅十余种。篆书石刻主要有《群臣上醻刻石》、《鲁北陛刻石》等。东汉小篆碑刻主要有《袁安碑》、《袁敞碑》、《祀三公山碑》、《嵩山少室石阙铭》、《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延光残石》等。

袁安碑

袁安碑局部

《袁安碑》,永元四年(92)刻,明万历间出土。存字10行,每行15字。结体方,线条多曲势,宽博雍容。

《祀三公山碑》

《祀三公山碑》局部

《祀三公山碑》,元初四年(117)刻,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发现。字体在篆、隶之间,行款有行无列,隶书取篆书纵势,但又能随行赋势,使之长短、大小不一,可谓变化无方,不可端倪。赵之谦、齐白石等人的篆书都深受《祀三公山碑》的影响。

《张迁碑额》

汉代碑额篆书十分丰富,艺术风格表现多样,如《张迁碑额》笔画瘦硬,粗细如一,笔势起伏曲伸,劲道内蕴,结体茂密诡奇,变幻莫测,堪称汉篆奇品。其它如《郑固碑额》之潇洒、《鲜于璜碑额》之劲拔、《白石神军碑额》之沉厚、《王舍人碑额》之清刚,都是各具一格之妙品。

2、汉代隶书

西汉隶书

《五凤二年刻石》

西汉传世隶书石刻仅有《五凤二年刻石》、《庶孝禹刻石》、《杨量买山地记》和新莽时期的《莱子侯刻石》等十来种。

《五凤二年刻石》,亦称《鲁孝王刻石》。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前56)刻,三行,计13字,文曰:“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略带篆势,无波磔,风格雄浑古朴。

《莱子侯刻石》

《莱子侯刻石》,又称《天凤刻石》。新莽天凤三年(16)刻。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于山东邹县出土。七行。书法古朴自然,拙中见巧,无波磔。杨守敬《平碑记》卷一谓其“苍劲简质,汉隶之存者为最古,亦为最高”。

东汉隶书

东汉碑刻数量繁多,可以说是“碑碣云起”。其原因与东汉经师办私学,经学重家法,察举重品行,士大夫崇尚名节,以及东汉中后期以后外戚、宦官更迭执政擅权、挥霍奢靡、崇尚厚葬,虚伪好名等都有直接和间接的关系。东汉立碑,对碑石的质量、制作、书刻都十分讲考究。石质精细,刊刻工致,充分的表现了书写的原貌。

东汉碑刻可以分前后两期。恒帝以期属前期。前期碑刻石质粗砺,打磨不细,刊刻不精。恒帝至东汉末(147-220年)为后期。此时期隶书碑刻名品繁多,石质坚好,制作精良,书刻具佳。用笔波挑分明,结构由前期的偏长趋向扁方,风格各异。著名的碑刻多集中在这70年间,如《乙瑛碑》、《礼器碑》、《张景碑》、《孔宙碑》、《封龙山颂》《华山庙碑》、《衡方碑》、《武荣碑》、《史晨碑》、《曹全碑》、《张迁碑》、《夏承碑》、《西狭颂》、《孔彪碑》、《杨淮表记》、《石门颂》等。

《乙瑛碑》

《乙瑛碑》局部

《乙瑛碑》,全称为《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吏碑》,刻于永兴元年(公元153年),石在山东曲阜孔庙。此碑笔法严谨,结体称意,工整匀适,可谓秀逸清丽。明朝赵崡《石墨镌华》称:“其叙事简古,隶法遒劲,令人想见汉人风采,正不必附会元常也。”

《礼器碑》

《礼器碑》局部

《礼器碑》,全称为《鲁相韩敕造孔庙礼器碑》,故又名《韩敕碑》,永寿二年 (公元 156年)刻,在曲阜孔庙,此碑字体工整方纵,大小匀称,左规右矩,法度森严。用笔瘦劲刚健,轻重富于变化,捺脚特别粗壮,尖挑出锋十分清晰,是汉隶中典型的厚重,燕尾极为精彩。书势气韵沉静肃穆,典雅秀丽。明朝郭宗昌《金石史》认为“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

《华山碑》

《华山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延熹四年(公元161年) 四月刻,郭香察书。此碑与《礼器碑》一样被誉为汉隶中典范,结字堂堂正正,字距、行距齐整,波磔秀美。清代朱彝尊在《金石文字跋尾》中评说此碑:“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

《鲜于璜碑》

《鲜于璜碑》,全称为《汉故雁门太守鲜于君碑》,延熹八年(公元165 年)刻,此碑结字宽扁丰厚,整齐划一,用笔瘦硬有力,骨肉雄浑,棱角之处方笔森挺,可谓斩钉截铁,已开北魏切笔之先河,但不失秀俊。整幅气势浑穆刚劲,有茂密丰伟之感,近《张迁碑》,是汉隶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衡方碑》

《衡方碑》全称《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立,碑在山东泰安岱庙。此碑字体方拙朴实,以拙取胜,笔画端正,棱角分明,有严峻之态。章法行密字满,于平正之中存欹斜之变。杨守敬《平碑记》说:“此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当不在《华山碑》之下。”

《史晨碑》

《史晨碑》,碑体两面刻字,又名《史晨前后碑》,前碑全称《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后碑全称《史晨飨孔庙碑》。灵帝二年(公元169年)立,今在山东曲阜孔庙。书法工整,造型丰美多姿,波挑神采飞逸,章法疏密匀适,结构谨严而气韵灵动,蕴藉跌宕,笔法笔意二者俱全。杨守敬《平碑记》说:“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

《曹全碑》

《曹全碑》,全称《汉合阳令曹全碑》,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刻,1956 年藏入陕西博物馆碑林。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 ,笔画正行,长短兼备,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

《张迁碑》

《张迁碑》局部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东汉碑刻。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 年) 立,在今山东东平县。字体严密方整而多变化,于朴厚中见劲媚。用笔以方笔为主,方劲沉着、力气雄健。

摩崖书法名品有汉隶“三颂”《石门颂》、《西狭颂》、《杨淮表记》等。

《石门颂》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杨君石门颂》,也称《杨孟文碑》。桓帝建和二年(148)刻,在陕西省褒城县东北褒斜道石门崖壁上,与《都君开通褒斜道石刻》相邻。用笔舒展,笔画变化自然,起伏多端,全以中锋运笔。杨守敬《平碑记》卷一谓:“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西狭颂》

《西狭颂》,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河阳李翕西狭颂》,亦称《汉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李翕颂》。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刻于甘肃成县天井山。仇靖作文并书。20行,行20字。用笔遒劲,布白匀整,疏密有致,风格博雅雄沉。

《杨淮表记》

《杨淮表记》,又名《杨淮碑》、《杨厥碑》、《卞玉过石门颂表记》等。东汉熹平二年(173)刻。此碑以篆书笔法作隶书,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评之曰:《杨淮表记》润酵如玉,出于《石门颂》,而又与《石经论语》近,但疏荡过之,或出中郎之笔,真书之《爨龙颜》、《灵庙碑阴》、《晖福寺》所师祖也。”

3、汉简

近些年,在西北地区和内陆各省出土了数万枚汉简,其中大多数是西汉时期的墨书原迹。它清晰的展现了西汉隶书演变的真实状况和草书、行书、楷书孕育的初始状态。

在我国纸张发明而未普遍作为书写材料之前,主要的书写材料是竹木简椟。《尚书·多土》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甲骨文、金文中都有“册”字。作编简形状,说明早在殷商时期已用竹、木或其他质地的简册作为书写文字的载体。而《墨子·明鬼》中也说:“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更是指出了书写最通用的材料是竹子和丝织的帛。西汉时发明了纸,但纸在当时还没有被普遍的运用于书写。至东晋以后,纸的制造技术不断提高,自然的便取代了竹木简椟和昂贵的丝帛。

武威仪礼简 甘肃省博物馆藏

1959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六号汉墓出土的《仪礼》竹简约书写于西汉成帝时期(前33-7年)。结体左敛右舒,重心偏向于字的左偏,顾盼生姿,笔画轻纤而不软弱,粗细变化飘洒流动。

居延汉简

西汉晚期,敦煌居延汉简上的草书发展已经成熟,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章法,成为汉代通行的一种书体——章草。汉代的草书,在当时称为“草书”,并不称“章草”。后人为了区别魏晋时期产生的“今草”,而强名之为“章草”。

4、汉代的知名书家

西汉、东汉时期,社会上痴迷于书法的人非常多,对此,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书法家,赵壹《非草书》有非常详尽的叙述。著名的书家有史游、王次仲、曹喜、杜操、崔瑗、刘德升、蔡邕、张芝、师宜官、梁鹄等,现择要介绍如下:

史游,汉元帝时(前49一前33)书家,被视为“章草之祖”。

梁鹄,《书断》:“梁鹄字盂皇,安定乌氏人。少好书,受法于师宜官,以善八分知名,举孝廉为郎。灵帝重之,亦在鸿都门下。迁幽州刺史。”

刘德升,张怀瑾《书断·中·妙品》:“刘德升字君嗣,颍川人,桓、灵之时(147—188),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鸿都石经》

蔡邕(133—192),博学多识。通经史,喜好数术、天文,妙操音律,善鼓琴、绘画,擅长辞章,精工篆隶,尤以隶书著称。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蔡邕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书论《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笔论》开篇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九势》提出了“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的重要思想,揭示了书法美的哲学根据,为中国书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冠军帖》

《二月八日帖》

张芝(?一约192) 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他善章草,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相传其作品有《冠军帖》、《二月八日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