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教养出成功的孩子,哈佛教授探究15年:别让孩子弥补父母的失败

 wenxuefeng360 2020-06-13

哈佛大学教授隆纳﹒弗格森 (Ronald Ferguson)是家中4个兄弟的老大,他从小受到外婆启发,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却有两个弟弟却在酗酒、毒品和经济困顿中挣扎。

他关注童年时期大人对孩子的态度,如何影响他们成年人生,花费15年,与记者塔莎﹒罗伯森 (Tatsha Robertson)采访200个高成就者家庭,写下《教养方程式》一书,《亲子天下》独家越洋专访两位作者。

陪伴每个父母和小孩,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宾静荪

教养书何其多,每位父母都有一套自己的版本。但成功者的父母做了哪些事,对不在现场的外人,依然像「黑盒子」一般,只看到输出的结果=杰出的成功者。

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的经济学者隆纳﹒弗格森 (Ronald Ferguson)花费十五年,和记者塔莎﹒罗伯森 (Tatsha Robertson)采访超过200位成功者和他们的父母,打开黑盒子,并提炼出一道《教养方程式》「目的+自主+智力=充分自我实现」,并清楚解释「父母的角色,决定孩子如何出色」。

两位作者发现,他们采访的高成就者都有一个共通点:成功并不在于能否进入顶尖大学,而在于能否找到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能够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极致,在学习中持续锻炼,并随着时间成长。

即使每个家庭的特性有所差异,家长的外在条件不同,甚至连孩子的行为、兴趣,与克服困难的过程都大相径庭,但相同的基本故事、相同的教养原则,不断重复出现。

无关阶级,无关种族,他们的父母都适时地扮演以下8种重要角色:

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救援者、启发者、哲学家、榜样、谈判者、全球定位系统。

他们尽全力帮助孩子活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自己的复制品,或弥补自己的失败。

「这八种角色会适时出现,」弗格森在《亲子天下》的独家专访中表示:

就像你开车去旅行,你会先有个目的地,然后看看该怎样去……目的地就象征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特质,你可能不会在一开始就确定要怎么走,但你有目的地,就会想办法到达,即使走错了,也会转过去。

长期关注教育议题,似乎不是经济、公共事务学界的主流?弗格森自己的家庭体验,促使他对「父母的教养角色如何影响孩子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兴趣。他是5个兄弟的老大,从小受到外婆关注而对学习产生极大兴趣,成为哈佛教授,其中两个弟弟却在酗酒、毒品和经济困顿中挣扎。

他在《亲子天下》的越洋专访中表示,他从小就希望知道,为什么一个家庭长大的孩子有如此差距?核心志向一直是「解决问题、让人们生活更好」,从城市规划师到经济学教授都没有改变过。

后来更发现最基本的读算技巧,能准确预测孩子的未来,开始对教育有兴趣,后来更跨领域到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只要能解决问题,我不在意它属于哪个领域,因为这是我人生的意义。」

有3个孩子的弗格森,建议父母也要找到自己的热情项目和人生的目的感,才能以身作则,给孩子他需要的自主性,去走自己的道路。

以下为专访精华内容摘录。

想教养出成功的孩子,哈佛教授探究15年:别让孩子弥补父母的失败

哈佛大学「成就落差计划」主持人隆纳.弗格森博士。亲子天下档案照

Q:成功者的父母要扮演8种教养角色,听起来很困难,压力很大……

罗伯森 (以下简称):这8种角色并非同时发生,而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产生,除了早期学习伙伴、飞航工程师这2个角色,也没有一定的时间顺序。

我们采访的父母都不是那种中坚、专业(hard core)父母,他们只是自己孩子的学生,随时关注孩子的状况,知道在适当时机扮演不同的角色,愿意协助孩子做到最好的自己。

在孩子出生之前,他们已经在想象要子女拥有的特质,例如聪明、有意义感等,但不是期待孩子将来要成为医生或律师,所以他们不会恐慌,是兴奋期待孩子的诞生。

弗格森 (以下简称):父母是不自觉的扮演了这8个角色,因为他们心中有一个要帮助孩子的想法,也了解孩子的喜好,就会去想尽办法、甚至牺牲自己,去帮助孩子。

就像你开车去旅行,你会先有个目的地,然后看看该怎样去。你可能不会在一开始就确定要怎么走,但随着旅途,你会决定在哪里转弯或要开多快,都受到你心中那个目的地的影响。你有目的地,你就会想办法到达,即使走错了,也会转过去。

目的地就象征你希望孩子变成怎样的人、具备怎样的特质,例如好奇、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等。

我们在书中写的那个成功方程式:目的+自主+智力=充分自我实现,你要孩子长成一个充分自我实现的人,身为父母就要在过程中想办法帮助孩子,这本书就是呈现其他父母想到的方式。

让我们惊讶的是,在我们访问、研究、写书的过程中,这八种角色不断出现,不是父母在育儿旅程开始时就决定的,而是在过程中父母做的决定。

例如哲学家父母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来回答他的问题。他们尊重孩子的提问和思考,认真回答孩子的各种问题,不会给个简单答案就走开。虽然面对的是「孩子」,但其实是和他们希望变成的大人说话。所以他们花时间和孩子沟通自己的想法。

Q:有读者认为这本书是给精英父母的建议,自己孩子不可能上哈佛大学,就不需要阅读了?

弗:2009年我之所以在哈佛大学开始「我如何被养大项目」,是因为有一位韩国学生告诉我,当她考99分,妈妈就会问,「那一分到哪里去了?」她认为若自己不属于那顶尖的5%,就是nobody (一无是处)。

但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真的只有那5%的人进得了像哈佛这样的顶尖学校,如果这样要求或定义成功,会让其他95%的孩子都觉得自己失败了,是鲁蛇。如果所有父母都这样要求,就是要求一件不可能的事。

:去年11月为了宣传这本书,我们去了一趟中国,记得有一位中国妈妈说,他10岁的儿子只想当警察,让她非常焦虑和紧张。弗格森教授告诉她,在美国每个10岁孩子的志愿都是当警察,他请这位妈妈协助孩子去发现自己的热情项目。在美国很多父母会鼓励孩子去做自己爱做的事,而不是做父母梦想或期待的事。在中国,很多年轻人会说,竞争压力大是因为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进哈佛这类顶尖学校。但要求每个孩子都进顶尖学校,就是强迫孩子失败,对孩子不公平。

想教养出成功的孩子,哈佛教授探究15年:别让孩子弥补父母的失败

塔莎.罗伯森是一位资深记者,与隆纳.弗格森博士一同撰写《教养方程式》一书。亲子天下档案照

弗:不仅不公平,你也没有帮助孩子准备好适合他们的能力。书里定义的成功,并不是把孩子送进哈佛,而是让孩子成为充分自我实现的人,找到自己的意义和目的,并且下定决心,承诺去追求他们真正有兴趣的事物,并且培养自己有能力去实践。

如果我们给孩子自由去选择他有兴趣的事,不论那是记者、工程师或运动员。书中有一个启发者角色,就是父母带领孩子看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但不是让孩子自生自灭。从中选择自己方向的是那个孩子,而父母则是救援者、全球定位系统、榜样、谈判者,支持孩子去完成。

有些孩子可能真的选择要成为那最顶尖的5%,如果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父母就全力支持。但如果太多人要成为那5%,就不会成功,所以需要一个替代方案。

Q:父母要对孩子有高期待,又不能太逼迫,要让孩子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的路,大师级父母和虎妈有哪些不同?那条界线到底在哪里?

弗:假设你知道孩子的能力、兴趣,他们也正在做自己有兴趣的专题,若遇到困难,身为父母你不会允许他们连试都不试就放弃,你会要他们坚持下去,这是大师级父母和虎妈相同之处,他们不允许随便放弃一个承诺。

如果孩子需要费力学习某个能力,他们会在其中成长,最后学到了,这样的努力会有收获。但是,鼓励 (甚至短期内强迫)孩子去坚持某些学习,和长期强迫孩子去学,或去做一件他不喜欢的事 (通常也不是最擅长),是不同的两件事。

虽然我们的案例的确蛮多是进入哈佛等顶尖学校,但他们抵达哈佛的路上,父母都允许他们追随自己的心、自己设定目标,而非父母强迫他们进入这个「成功」模式。

大师级父母和虎妈的差别就在于,父母是不是孩子的学生?我们采访过一家庭,一个孩子喜欢蜥蜴 (相较于多数孩子喜欢恐龙),他的父母就会去买书、各种图鉴、甚至带他去新墨西哥的沙漠看真的蜥蜴。他们了解,这是孩子的热情项目,不仅满足他对蜥蜴的好奇、增加他的知识,他还学会精熟自己的兴趣所在。

这孩子才11岁,就会去参加会议,向教授请教。虽然他最后没有成为科学家,当了外交官,但他学会了所有技巧和成功心态。他弟弟喜欢云霄飞车,同样的,父母没有强迫他喜欢别人可以理解的写作,每年夏天他们全家会去各地乘坐云霄飞车,因为他父母知道,这不只是感官刺激,里面还有STEM知识。我要说的是,父母仔细观察孩子,然后鼓励他们去做自己喜爱的事,而不是鼓励孩子去做父母以为孩子喜欢,或期待孩子去做的事。

弗:从父母的角度看,为了加强或促进孩子的兴趣,我愿意走多少远路?大部分父母不会花时间带孩子去沙漠看蜥蜴,或到处搭乘云霄飞车,上面例子的这对父母较大多数父母多走了几步。那个孩子的朋友都说,「我爸妈决不会让我喜欢蜥蜴,他们会说『养只狗吧!』」你多允许孩子「不听话」,去喜欢你不想让他们做的事。

Q:每个父母都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但也有教养理论说,当「够好的父母」就好,跟书中强调的大师级父母有冲突吗?

弗:我们常提到父母的「渴望」,就像是汽油、燃料,推动父母往前走,是什么让我如此承诺,想要这样帮助孩子?大部分父母都有渴望,但可能没有食谱,所以可能用错食谱,做了一道错的菜出来,且这食谱不是为了孩子。

没有父母是完美的,大多数人都尽力当好父母。每个人在回顾时都会觉得,当时若做了不同的事,今天孩子就会不一样。亚洲父母为了培养出顶尖的孩子,给自己极大的压力。

部分原因在于那个社会文化和系统---父母的社会地位要依赖孩子的成就如何。所以可能父母要对自己诚实一点,去质疑,为何孩子进入顶尖大学对我这么重要?因为你朋友的孩子表现得比你自己的孩子还好?亚洲父母可能不要对自己那么严格,要改变一整个社会文化真的很难,因为每个人或多或少都陷在这种社会文化里。

我们建议孩子要找到自己的热情项目,我想父母也应该自由的去寻找自己的热情项目,让自己完全自我实现。只有父母自由,找到自己的人生意义,孩子才能自由、有目的感。我希望促成大家对话,去思考,什么让我的人生更值得、更有意义?在哪里找到意义感和喜悦。

:亚洲父母对自主性 (agency)很陌生,也很好奇,他们常问「我要给孩子多少自主性?」但我们的研究不是说,孩子叫父母做什么父母就要去达成,我们的意思是,父母随时打开天线,跟随孩子的脚步去发现他天性的兴趣所在,然后去促成这样的热情,而不是父母告诉孩子该做什么,这样孩子才会产生自信,而且不怕失败,这些都是未来他在世界上需要的能力。

Q:书中特别有一章提到手足,为什么?

弗:一个家庭里的每个手足不见得接受同一种教养。如果教养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为什么同一个家庭长大的两个孩子,在学业和生活上的表现会如此不同?我可以从我家的四兄弟,说出每个人获得大师级父母的教养,怎样影响我们日后的发展。

在我家,我享受到最多大师级的父母教养,因为我和三个弟弟,和家中四位成人 (父母和外祖父母)的关系不一样。在很小的时候,我外婆就很喜欢我、一直照顾我,外婆才是我的大师级父母。她常和我有一对一的对话,让我对学习产生渴望,而且产生正向循环。

我大弟没太听大人的话,从小没有太多人注意到他。他4岁、我5岁时,二弟出生了,他就是一个小可爱,大人喜欢和他互动,他得到许多关注。后来,母亲又生了一个,所以大弟就被错误的忽略了。我自己9岁时,就注意到大弟常来问我问题,好像潜意识里希望我去填补那个缺,给他够多关注。

长大后,大弟很久没有稳定的工作,曾经入狱过,有毒瘾,跟3个女人生了3个小孩,他不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爸爸,但他是孩子早期的学习伙伴,给儿子奠立很好的基础。大弟过世,我和太太就收养他儿子。从我的角度看,我大弟缺乏的就是执行功能的技巧 (executive function skills),就是缺乏事先计划和规划的能力。他在世时一直没有好好照顾自己,他没去看医生,也没尊重医嘱,住院时会跑出来。

我自己有3个孩子,我用不同的教养方式,也尽量不在他们面前做比较,但他们仍然会自己比较。尽管我同样爱每个孩子,并基于同样的教养理念和孩子互动,但并不表示是以同样的方式养育每个孩子。要成为大师级父母太难了,我觉得我在启发者和哲学家这两个角色上,该更多着力一点。

手足这章正是要提醒,即使是大师级父母,面对不同的孩子,也会用不同的教养方式。

家庭中还有一种动态:你的孩子和其他兄弟姊妹互相依赖的程度。父母可以观察,是什么让孩子不同于彼此?我们认为,一个家庭里也许有一个孩子比其他兄弟姊妹更容易成为超级巨星,他比较成功、比较突出,但父母要有警觉,去鼓励那些原本比较挣扎着不被看好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我们同样爱他、支持他、要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小档案|

隆纳.弗格森

出身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家,自一九八三年起,任职于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目前专注于从前述计划发展出来的儿童早期教养计划,即「波士顿基本原则运动」(Boston Basics Campaign, bostonbasics.org),是跨城市的学习网络。

塔莎.罗伯森

俄亥俄州立大学新闻学硕士,自二○○五年起担任纽约大学新闻学兼任教授。是获奖众多的多媒体编辑与作家,是《波士顿环球报》第一位女性纽约市分社长与国家通讯员,也是「平凡天才项目」(The Ordinary Genius Project)部落格的创办人。

★版权所有,转载请加注作者及出处,出处为亲子天下微信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