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详者高寿

 sogone 2020-06-14

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健康,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欲要保身,当先养心,欲要保形,须先定神。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安静祥和的感觉最好。

很多人由现实生活中得出了“安详者高寿”的结论。认为没有忧愁,没有烦恼,没有恐惧,没有牵挂,安静祥和的感觉最好。

祖国医学强调“形神合一”,所谓“形”,即形体;所谓“神”,即精神活动、思维意识。人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活动,对于身体健康,及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和治疗,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欲要保身,当先养心,欲要保形,须先定神。

古人认为,养生的方法,主要是安定情绪,不贪欲妄求,精神内守而不耗散。形体要常劳动或锻炼,但并不过分疲倦。吃什么都香甜,穿什么都舒服,随遇而安,不羡慕地位,没有嫉妒心和攀缘心。不恰当的言行,不会干扰视听;淫乱邪说,也不会迷乱心绪。

当一个人怀着病态心理时,心理不调和,混乱无序,即使在美好的环境中,也往往会扭曲外在的事物。当他的心态安详的时候,就会发现世上的许多事物原来是那么的美好,这就是境随心转。

由于内心不安,情绪不稳,会导致脏腑气血的功能紊乱,已成为诸多内科、妇科疾病的主因。比如高血压、溃疡病、皮炎、围绝经期综合征等,皆与精神因素有关。危害极大的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均与精神情绪和心境有密切的关系。测试表明,各种情绪状态都可以引起身体器官广泛而明显的功能变化。如人在生气时,会抑制唾液腺的分泌,降低消化能力,出现胃肠痉挛、食欲减退,甚至血压骤升,血液黏稠度增大,血中的儿茶酚胺含量增多,从而产生有害物质,导致心室纤颤,甚至使人心肌梗死的状况;而人在喜悦的时候,会有心旷神怡、百病渐消的感觉,侧面证实了情绪调节治病等心理疗法的强大作用。

人生历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都有不同的烦恼事情。在这些繁多的苦恼、矛盾面前,必须采取“唯求心安”的生活理念和态度。

一个人有适度的合理的欲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动力,能使人积极向上、开拓进取;但超出合理范围的私欲,则是有害的,它包括占有欲、权力欲、物质欲、虚荣欲等,只能使人丧失理智。未得之前,担心得不到;既得之后,担心失去。终日在患得患失的心态中生活,魂不守舍,怎么能长寿呢?

看来,只有做到自尊、自信、自爱、自强,豁达乐观,意志坚强,才能在安详的心态下,增强免疫能力,达到高寿的目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