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莎翁说这话,像极了郭德纲

 梧桐树边羽 2020-06-14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莎士比亚

这到底是说莎翁的这个剧目在不同观众中有认知差异,还是境界更高一些,是借由莎翁这句名言反映的一种普遍文学理解差异现象呢?

这种理解态度于文学创作而言到底是否正确?

莎士比亚为什么说这句话

莎翁的《哈姆雷特》是他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该剧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出自莎士比亚对自己这部剧的评价。我们不清楚他说这句话的环境、原因。只能说这是他对自己这部剧中复杂的人物角色和人性的一种概括,也有可能是面对不同观众对剧目提出的各种问题、甚至批判的回应。

这就类似于禅家说的,我心本空,你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你看到丑恶,证明你的心里丑恶——这简直是对付杠精的无上法器。

别说不可能,不是世界著名文学家就不要应付喷子的。

从好的方面想,莎士比亚这句话是对这部剧的满意和归纳,从不好的方面讲,这句话就是莎士比亚用来辩驳和堵住无知批判者的封口之器。

就好像郭德纲打比方说造火箭的专家不会去跟提议烧煤的外行辩论一样,虽然他知道犯不着辩论,但还是要借机会把这事情说一说,要不然咱们到哪里去知道他关于烧煤发射火箭的歪理?

莎士比亚说这句名言,未必不是这个道理。

当然了,也可能纯粹是以本人小人之心,揣摩全世界最有名的文学大家之一。

不过有啥关系呢,咱们在这位放火箭的朋友面前,都是烧煤的外行,咱们就是说的外行话嘛。

这种现象不分中外

这句话能够流行,其实和《哈姆雷特》关系并不大,而是反映了大部分人在阅读、观看、理解的时候会产生不同发散思维的一种普遍现象。

因为这种现象的普遍,才有可能被总结为有限真理——而这句“千人千解”的话语正好对应了这个道理,并且出自名家,所以才会无限流行,从国外流传到我们泱泱中华来。

其实在我们的祖先心中,这种认识早就有了。只不过不像翻译体这么白话,这么受欢迎罢了——摘抄世界名人名言简直就是中国每个学生的标配,有几个抄文言文的?

不过咱们的祖先更具有想象力,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缺乏逻辑思维的表现。

“瞎子摸象”、“管中窥豹”、“横看成岭侧成峰”、“看山不是山”、这些都是从观察角度发生变化而引起思考的句子。但是咱们古人看重人的思维概括能力,讲究的是从一个局部要能想象出整体形象,而从细节推导出整体,毫无疑问会产生丢失错漏,这也就是中国古代思潮中逻辑从来无法紧密的根本原因。

而老外的思维紧密,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讲究的是次序井然,不像我们讲的是得过且过,求同存异。

这就是思维的两种不同延展途径,国人好大而化之,而老外好追根问底。国学玄而又玄,科技上却落后了,西学哲学高深,世俗科技却极其发达。

但是道理是相通的。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也是存在的,求同存异的区别仅仅在于“求同”还是“存异”的度在哪儿的问题。

不论中西方,都认同大同和个人异化的存在。

而“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正是这种在大同(哈姆雷特)之下的“存异”,允许每个人有不同的解读,也必然存在不同的解读。

正所谓“各花入各眼”,“萝卜白菜,各有所爱”。

理解差异是必然的,但并非文艺创作正确路线

文艺术作品通过我们的眼睛(默读)、耳朵(朗诵)进入大脑,形成一个刺激反射。而反应区域与反应强度则依靠我们自身的知识积累、阅历情感,也就是这些文字、影像组合出来的意象要能够在我的头脑中引起和创作者差不多的大脑反应,这就是所谓“通感”的形成。

这种“通感”就是文艺作品要表达的最终目的,为了打动读者而做。

所有对读者观众做出的场景重现都是为了避免他们走向不同方向的理解,以便和创作者形成“通感”、达成共识。

所以“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实从文艺创作上来讲是不正确的。我们创作任何文艺作品,其根本是让读者领会到创作者的用心,也就是说不管是什么形式,都是必须有中心思想的。

我们看《哈姆雷特》,虽然于小地方理解各异,但是对王室阴谋、王子复仇、最终悲剧落幕的大情节走向和人情感叹必须是一致的,必须保持在莎士比亚的创作情怀之中。

否则的话,就是这部作品的失败。

为什么我把这句话看作莎士比亚对杠精的温柔挤兑?因为他不可能不知道文学作品主题明确的重要性。

一部没有主题的作品,就算是崇尚无政府主义的杠精看了也要大骂“这是什么玩意!”的。

创作者是把自己大脑中受到生活灵感刺激的反应通过文字或者影像组合排列输出,而读者和观众则是反向的,通过输入这些文字和影像,在头脑中架构出相同的意境,再结合自身感受,传达到人体各个器官,或者长叹一声,或者涕泗横流,或者开心愉悦。

这才是阅读、理解创作者用心作品的正确途径。

《哈姆雷特》之所以传世,是因为他的情节和悲剧气质,而绝非“一千个人读出一千个哈姆雷特”来。有人能从这里面看出喜剧色彩来吗?那是不可能的。

理解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必然是在主线之外。如果一部作品,在主线上也让人理解误差,可能就是新兴的“意识流”,但是在传统的创作手法上来说,就不是一件及格的作品,遑论成为世界经典文学了。

所以,这种说法更像是创作者懒得解释的托辞。

就好像每篇文章下都会有不同观点,不同争论——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认真的朋友可能会逐条回复,甚至开启一场骂战,而莎士比亚只是轻描淡写地说:

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其实他的潜台词是争论个茄子啊,难不成我还真用煤球来给火箭做燃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