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山的净阴净阳用在哪里?该怎么用? 净阴净阳用在立向,这句话本没错,可惜都被一些“大师”的解读带到沟里了。最大的误解有两点: 1、错误的认为:净阴净阳是讲山与向的关系,比如有位易友提到丙山壬向,一阴一阳对不上,说明已经掉坑里了。 2、错误的认为:净阴净阳是讲向与水的关系,什么阳向要配阳水之类的。这就更加扯淡,如果按这个要求,所有先贤的水法都要推翻。比如杨公的杀人和救贫黄泉,司马的城门水法等。 很多所谓的“大师”解不通这个矛盾,就打补丁说什么左水倒右之类的除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 一是没读懂经文; 二是没有贯通三合、三元、玄空各流派的理论; 三是不懂山水龙神各有两个。 山与向是一对统一的关系,立了什么向,自然就定了什么坐山,坐山才是重点。坐山和气脉要一脉相承,净阴净阳其实是讲审脉和结穴。 (三元、三合、玄空理论都是这样的要求)。 《青囊序》中说:“更有净阴净阳法,前后八尺不宜杂”。前后八尺也就是两三米的样子,表示很近的旁边不能阴阳驳杂,这个就是论入首和结穴的两个地方。 长什么藤开什么花,李子树上不会结西瓜。结穴有山结、水结、气结三种。 有山无水论山结,认取来山顶,不拘多少节; 有水无山论水结,认取内外水口,不拘多少折; 气结综合看,山水并重,主看入首形,入首八尺之地,阴龙和阳龙各异,形气不符,要么是阴阳驳杂,要么是假龙脉。 结穴无非是窝、钳、乳、突,一凸一凹间,阴阳分。什么龙结什么穴,龙不真,穴自然难真。龙与穴要一脉纯清,如果不是则为阴阳驳杂,或为花假之地。 三元法,讲四正四隅父母卦,龙行力量大,左右夹辅为子息。山以四隅为父母,水以四正为父母,其余十六子息各自依祖归宗。 先天八卦配洛书,四正为阳,四隅为阴。依纳甲和三合,其它十六山也是各各归宗而分阴阳,这就是净阴净阳。 山为阴,水为阳,三元归结到四正四维的阴阳,不就是净阴净阳吗?只是方法不同而已,三元用人元和地元,三合用纳甲和三合。 “先看金龙动不动”,这是玄空大卦和九宫飞星推出的气的龙神。 “次察血脉认来龙”,这是后天山情水意形峦形成的龙神。 说龙与向,其实是讲结穴坐山。论净阴净阳,平台上的文章,百分之九十在胡说八道,甚至有包括几十万粉丝的风水专家。  2、子山(净阳)  3、癸山(净阳)  二、艮卦(丑艮寅) 4、丑山(净阴)  5、艮山(净阴)  6、寅山(净阳)  三、震卦(甲卯乙) 7、甲山(净阳)  8、卯山(净阴)  9、乙山(净阳)  四、巽卦(辰巽巳) 10、辰山(净阳)  11、巽山(净阴)  12、巳山(净阴)  五、离卦(丙午丁) 13、丙山(净阴)  14、午山(净阳)  15、丁山(净阴)  六、坤卦(未坤申) 16、未山(净阴)  17、坤山(净阳)  18、申山(净阳)  七、兑卦(庚酉辛) 19、庚山(净阴)  20、酉山(净阴)  21、辛山(净阴)  八、乾卦(戌乾亥) 22、戌山(净阳)  23、乾山(净阳)  24、亥山(净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