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老前辈的“成名方”!治荨麻疹,晚上加重,瘙痒难眠,不能被埋没

 鲶鱼上画壁 2020-06-16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文中所述配伍、方剂,须在专业指导下借鉴、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病因病机学》、《中医基础理论》、《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有人问我,文老师,学习中医有没有捷径?

   我说,没有。如果说非要找点窍门,那最好就去阅读、体会中医前辈们的经验、医案。

   你从前人的宝贵经验里,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这个就值钱了。

  

   比如接下来这张配伍,就是我国当代中医临床家,黄师的验方。黄师是江苏人,1902年生人,1981年离世。他离开我们快四十年了。

   这张配伍,是我老师早年收集,然后传授给我的。而今时过境迁,我不想让前人的好经验,就这样沉沦于世。所以,我要好好地科普。

   你看一下吧——

   准备中药黄芪15克,白术、玉竹、连翘壳各12克,防风6克,生地、地肤子、豨莶草、金银花各9克,红枣5枚。每日一剂,水煎分服。

   这个配伍,我看我老师用过。

   我老师那时候,接待一个小患者,年纪不大,也就二十来岁。

   她的毛病就是,一到晚上时分,就起荨麻疹,白天好好的,晚上就不行。起来以后,瘙痒不堪,难以入睡,伴随头晕乏力。

   我老师诊脉,发现舌质红,脉象细,于是就给她用了上面的配伍。

   结果怎么样啊?两剂之后,当晚没有发病,一夜安睡。

  

   后来,这个人在我老师那里调理很长时间,最终痊愈,据说好多年未曾复发过。

   这里头怎么回事啊?说起来,很有一番学问。

   你想想,为什么有些人的荨麻疹,容易在晚上,入夜时分发作啊?

   道理很简单。一方面,入夜的时候,人的体表卫气相对薄弱,容易感受外邪,所以荨麻疹作为发于体表的病症,就容易在这时候发作。另一方面,入夜时分,阴分当令。故而阴虚有热,或湿热伤津的病症,在这个时候就容易明显起来。这两个是主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中,很多人的荨麻疹,是从晚上,入夜时分发作、严重的。但是,大多数人对此不知道原因。以上是中医语言对它的解读,希望您能有所感悟。

   那这个时候怎么办啊?第一,就得实卫气,固护脾肺。第二,就得清热滋阴。这类患者,往往脉细,舌红。脉细,说明有气虚的问题在,舌红,又说明有热。

  

   明白了这些,上方的配伍,你就能看懂了。其中,黄芪、白术、防风、大枣,这是在模仿玉屏风散的配伍,固表,实卫气。玉竹、生地是在清热滋阴。金银花、豨莶草、地肤子、连翘,这是在祛风除湿、清热解毒。就这么简单。

   据说,这个配伍,是黄师的成名之方。黄师本来对中医内科十分精通。此方一出,则显示了黄师对皮肤病的深刻理解,使得其医名更盛,令人敬仰。

   这个经验,我写出来,供我的读者朋友品鉴、体会。非专业人士,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借鉴应用。业内人士,不妨收藏,做日后临证的参考。总之,好东西,我舍不得埋没,非要科普出来,让它实现最大的价值不可。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