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掌之下水尤深

 人在西京 2020-06-16

如果有人问我,用一种禽鸟作中国传统文化的吉祥物,你的选择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我选大白鹅。

原因有三:

第一,所有中国小孩,只要是念书的,都会背下面这首诗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而且一定排在前五首最先会背的诗里面。这先会背的五首中,其余的四首可能会因人而异,但这首《咏鹅》几乎可以说是通吃,绝对的脍炙童口,是必须有的一种存在。

第二,中国的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中的精华读书人不管学问怎么样,多少练过点书法。练书法,有一个人肯定是绕不开躲不过的,就是书圣王羲之。王大书圣爱鹅成癖,连晋史中对他的这个癖好都有专门的描述,记录了两段小故事:

其一:王羲之当时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辖下地面有一个孤居的老妇人,养了一只鹅,叫声很好听,王大书圣非常喜欢这只鹅,想花钱向老妇人买下来,结果老妇人不卖;于是他就呼亲唤友的去看那只鹅,没想到,老妇人听说他要亲自过来她家这里,赶紧把鹅给宰了炖了,招待我们这位右将军。老王兴高采烈的来了之后才知道鹅被炖了,心里这叫一个郁闷啊,唉声叹气了一整天......这故事真是让人啼笑皆非,搞不清楚这老妇人到底是怎么误会了老王,还是老王是让手下人去买的,当时没说清楚,所以老妇人才不卖,总之老王郁闷的差点吐血,不过老王能为一只鹅叫上那么些人一块去看,可见他这人如果爱上样东西之后是多么执着。

其二:山阴有个道士,养的鹅非常漂亮。老王听说之后,就去老道士那里看那些鹅,发现养的真好。这回估计老王是吸取了上回的教训了,一定要当时就买下老道士几只鹅,怕别人买走再给炖了。老道士摆上谱了,对他说,你要拿钱买,我不卖,你给我写一份《道德经》,我这一群鹅,都送你了。读到此处,我心底一万头羊驼呼啸而过:好你个奸猾的老道,真敢提条件啊,要知道王羲之可不像梵高似的身后出名,当时他的字就已经大名鼎鼎了,一字千金绝不是吹的。这老道愣是让他写一部道德经,那可是五千多字啊,一只鹅等于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王大书圣的字价值,这老道实在是赚大了。当然,这是我这个俗人的心理,书圣的境界,岂是我等俗人能理解的。人家书圣当时怎么样?五千多字的道德经,“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

这两小故事,把我们王大书圣爱鹅心切的形象刻画的惟妙惟肖,也许正因为他的执着和率真,才能将书法技法磨炼得超凡入圣吧。那个兰亭旁边就有个鹅池,老王很喜欢那个地方,养了不少鹅在里面,也许正是看着赏心悦目的大鹅,王羲之才能痛饮挥毫,写下那篇书法史上千古第一的《兰亭序》吧。鹅池却保留至今,仍然是我国书法人心中的一块圣地。

第三:南宋之后,文人心中估计还有一块以“鹅”为名的圣地,叫鹅湖山,在现在江西省上饶市铅(“铅”这里读“言”)山县。顾名思义,山上有湖,湖里有鹅喽。南宋历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就在当时鹅湖山下的一座小寺庙上演。当时儒家学者中的两派顶尖高手,陆九渊、陆九龄兄弟与朱熹,由吕祖谦穿针引线,在此处唇枪舌剑,针尖对麦芒,激辩三天,估计是大战了几千回合。用现在的意境描述这两派顶尖高手的对决,我觉得古龙小说渲染的氛围非常贴切:“月圆之夜,紫禁之巅,一剑西来,天外飞仙”。朱熹的“格物致知”和陆氏兄弟的“发明本心”斗了个棋逢对手,难分伯仲。“鹅湖”一会,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中国自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以来,影响最大、最为深远的一次学术争鸣了。从此之后以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在明清两代成为执政者的思想基础;而陆九渊的学说经明朝王阳明的发扬光大,世称“陆王心学”,也可称“阳明心学”。“阳明心学”对倭国影响巨大,当年倭国专门派了个老和尚来明朝,就为把阳明心学带回去。阳明心学东渡扶桑,枝繁叶茂、开花结果,阳明粉丝遍布倭国,其中最著名的是伊藤博文,最骨灰的是东乡平八郎--这位参加过中日甲午海战,后来又全歼俄国太平洋、波罗的海舰队的倭国海军司令,腰里总别块牌,上面刻着:“一生俯首拜阳明”。

    追根溯源,可以说,陆王心学是近代倭国明治维新的观念先导,鹅湖之会,现在看来,简直就是近代思想穿越回去和传统思想来了次提前交锋。联想到倭国近现代和我天朝的种种恩怨,真让人唏嘘不已啊!

 以上三条原因,就是我认定鹅为吉祥物的原因。不要小看今天这看似普通的大白鹅,它那红掌下面拨动的文化之水,可深的很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