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春,请一起手护好孩子的勃勃生机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大家好,我是妙手莲华@快乐牛妈,一位受益于中医育儿理念和正宗小儿推拿的普通妈妈,我深深的了解妈妈们的不易和艰辛,因此,我内心一直有一个心愿,希望通过妈妈们的共同努力,能够让中医育儿的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能够让正宗的小儿推拿技艺发扬光大,代代传承。今天,和大家聊聊立春节气,孩子的养护之道。

转眼间,又到立春。2018年的第一个节气。

《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

立春,透过这个词,读着这首诗,我仿佛能看到嫩绿的小草探出小脑袋,光光的枝丫上开始生出毛茸茸的花,欢快的小鱼畅游在解冻的河水……

是的,大自然的时时处处已经给我们最好的养生启示:

春天是生命萌发,

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

也是儿童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机,

一个「生」字

便道尽了立春养生最核心的要点

“手”护好孩子的勃勃生机,

让孩子在冬季所积蓄的能量,

像种子一样,在春天破土而出,笑傲春光。

1

饮食:省酸增甘养脾气

《素问·藏气法时论》云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春季阳气初生,孩子的生机也开始随之萌动,饮食上要顺应这个天地之气。

立春,怎么吃出那份生机?最简单的就是遵循当地当季。

你看那春季,绿色植物萌发,蔬菜开始上市,苗芽类的食物比如春笋、蒜苗、豆芽等食物都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帮助人体的气机生发。不过韭菜、蒜黄助发人体阳气的作用比较明显,孩子吃的量一定要少。民间吃春饼的饮食的习惯,就是顺应春季养生原则的习俗。

唐代药王孙思邈说:「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酸味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故而不宜多食。所以可适当多吃甘甜之味,以补益脾胃之气,如红枣、豆浆、山药、红薯、土豆、蘑菇、花生等。

春季对应人体的肝,所以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的食品,对于肝的养护会事半功倍,比如大枣、山药。


另外,从五运六气来看,立春交初之气,主位少角木,客气少阳火,中见火运,气与运同,地气迁,气乃大温,草乃早荣,民乃厉,温病乃作、身热,头疼,呕吐,肌腠疮疡。中医讲初之气温热邪气开始活动,传染病、发热、头痛、呕吐、皮肤容易长一些疮疡,这都是一些“火热”邪气引起的病症。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饮食清淡健康对于孩子不得病、少得病非常重要。

美食推荐

立春养生粥:

大米100 山药30  绿豆15克  大枣3个煮粥。

蘑菇芹菜炒山药

做法:

1.先将蘑菇洗净,再用热水泡约10分钟至变软,泡蘑菇水备用。山药洗净去皮,切小片。芹菜洗净,切成均匀的段。

2.炒锅烧热,放入植物油,油热后,依次加入蘑菇、山药、芹菜炒熟,接着倒入泡蘑菇水,续煮至汤汁略收干后,用适量水淀粉勾芡即可。

  青笋炖豆腐

1、春笋斜刀切片(竹笋要先煮,去掉涩味,再烧制口感才好),豆腐切厚片,蒜苗斜刀切段,姜切菱形片,葱白切段,水发香菇去蒂切开。

2、锅入热水,放入笋片 焯水一分钟,捞出。豆腐下入油锅,煎至两面金黄,盛出。

3、接着放入姜、葱段、香菇,笋片翻炒均匀,加半勺白糖、鲜露汁炒匀。放入豆腐、清水、一勺盐,煮至豆腐入味,淋入水淀粉、芝麻油,拌匀即可。

2

起居:夜卧早起缓减衣

《养生论》曰:“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塞。”

《云笈七签》曰:“春正二月,宜夜卧早起,三月宜早卧早起。”

养护孩子的生机,在起居上要做到夜卧早起缓减衣,心情舒畅使志生。

“夜卧早起”,即黎明即起,也是顺应阳气的升发。此外,可带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打打球、踢踢毽子、练练瑜伽等,不仅能怡情养性,还能使气血通畅,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情志调摄也要注意一个“生”字,正如内经里提到的那样,以使志生,生而误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以此养气之应,养生之道也。要多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少一些管束、少一些课业的负担,让孩子的心情保持轻松愉悦,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帮助孩子茁壮的成长。

穿衣上,《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因为随着天气的转暖,人体的腠理开始变得“开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俗话讲“春捂秋冻”。所以,初春时节特别是生活在北方地区的孩子,不宜顿去棉服,体弱的孩子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3

推拿:关键时期护健康

从开春到初夏,在自然界少阳之气生发之时,顺应阳气上升之势来养阳,这期间宝宝配合传统推拿,可以起到调脾胃、增身高、益智力、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尤其在节气前后推拿更为有效。

可以给孩子按揉木穴、上三黄、小三通(可选择其一),加上推脾经(见原文链接)来调肝护脾。

系统学过妙手儿推的学员可以在节气前后三天按以下穴方推拿:

立春保健方:

清补清肝50 补心50 补肾阳50 补脾50 清肺50 清天河50 取天河30 补肾阳50 补肾阴30 分阴阳50 合阴阳50清大肠50 顺逆内八各50 捻手背 关腑平 足三里 太冲 太溪 揉肝俞 揉肾俞 正捏脊

需要注意的是,保健穴方需要在孩子身体阴阳相对平衡状态下操作,不平衡可先用调理穴方,可根据体质、年龄差异做加减,手法看似简易,实则要求严格,仅供妙手莲华小儿推拿学员所用。

作者:快乐牛妈(妙手莲华发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