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欲差不长肉爱生病,你可能选错了味道!

 牛妈古法育儿 2020-06-17

孩子食欲差;能吃但不长肉、不长个;大便干、大便稀溏;腹痛、腹胀、容易呕吐;免疫力低经常感冒、咳嗽……这些都是“脾胃”不好引起的病症。

脾胃的好坏又与日常饮食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往往在饮食中注重养护脾胃,少吃、不吃损害脾胃的食物,脾胃功能就好,如果常吃肥甘厚味、生冷寒凉等损害脾胃的食物,时间长了,脾胃功能就会变弱,就会生病、体质差。

以前有多篇文章解读了脾胃的养护,这里会从一个传统而经典的角度来介绍一点,脾胃与食物味道的关系。

为什么脾胃不好要少吃酸?

中医认为,咸、甜、酸、苦、辣分别与人体的肾、脾、肝、心、肺相对应,各有其特殊的作用。五味适量,对五脏有补益作用,即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但是如果五味偏胜,便会打乱人体平衡,损伤脏腑,招致疾病。

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灵枢·五味篇》曰:“脾病禁酸。”

《彭祖摄生养性论》中说:“五味不得偏耽,酸多伤脾。”

为什么过酸会伤脾呢?这与脏腑之间的五行关系有关,酸味可以补肝,过多的酸味食物会引起肝气偏胜,就会克伐脾胃(五行木克土),如果我们吃入的酸味食物过多,导致脾胃功能失调。

《黄帝内经》中也说: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由于脾主肌肉,其华在唇,酸味的东西吃得过多,就会使肌肉角质变厚,即“肉胝皱”,嘴唇也会失去光泽,并往外翻,即“唇揭”。当然。伤了脾胃不只是这几种表现,还可能出现饭量减少、胃胀、大便稀或便秘、疲乏无力、面色萎黄、免疫力下降等病症。

所以,在养护脾胃、在出现脾胃的病症时,除了要少吃或不吃鸡鸭鱼肉等荤腥、油腻食物,牛奶、酸奶、生冷水果等凉性、助湿的食物,还要注意少吃酸味食物。

什么味道能补脾?

不同的味道对不同的脏腑起着不同的作用,既然过酸伤脾,能否通过适当地补充某种味道的食物来养护脾胃呢?

当然可以!

《黄帝内经.宣明五气论》指出:“甘入脾。” 

《黄帝内经.藏气法时论》:“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以甘补之。

中医认为脾喜好温厚、和缓,所以适宜用甘味来舒缓、补养。同时甘味也主要归入脾,因此脾胃失调、虚弱时,适当多吃点甘味食物,可补益脾胃,甘味虽然补脾胃,但是过犹不及,过度的甘甜反而又会损伤脾胃。

中医所说的甘味食物,并不是我们现在常吃的甜度非常高的加工食品,或是添加甜味剂的食品,而更多是指自然状态下食材所具有的甜度。比如:

全面蒸制馒头咀嚼在口中产生的甜味

玉米、红薯、大枣、山药等食材的甜味

麦芽糖也是非常好的养脾之物。

关于养脾的更多建议可以参见以下文章:

小儿易病的原因及脾胃养护要点

沃土能容,脾胃无恙 —脾胃养护的心灵之道

想给孩子补脾胃,你不得不不知的天下第一补品!
不爱吃饭或太爱吃饭都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想要养脾,不得不读的内经奥秘——饮食、穿衣、环境、数字、声音与脾的关系

近期导读:

抢孩子事件反思:什么样的人最容易丢孩子?
面对这些求助问题,我最想对你说的是……
大家来支招|家族聚会大量零食水果来袭 怎么做才能兼顾亲情和孩子健康?
寒露养生|天气凉转寒,用深秋的清肃之气给身体来个大扫除
十一话题:妈妈24小时不离左右,孩子却孤独缺爱,陪孩子你陪对了吗?


莲华妈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