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养生如何补?答案是清补。 根据“燥则润之”的原则,应以养阴润燥、清心安神的食品为主。 众所周知,秋季应该补肺,白色入肺,所以秋天应该多食用白色的食物,才能达到“补肺气”的功效。 白色食物偏凉,但一般体质都可以食用。深秋季节,阳气进一步回收,再加上此时往往摄入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很容易引起内火,所以可使用白色食物稍作清热。 不过脾胃虚寒且无内热的人需适当减少食用的量。 1.白菜 俗话说:“霜降百草枯”,但经历严霜之后,一些菜不仅不枯萎,反而变得清甜可口。白菜就是其中一种。俗话说“百菜不如白菜”,白菜又名菘菜,味甘,性平。可以消痰,利小便,止咳嗽,清肺热,是清补的佳品。 冬菇板栗烧白菜 清肺热 健脾胃 材料: 鲜栗子3两、香菇6颗、白菜7两 做法: 板栗去掉壳和皮后,切成两半;香菇去掉蒂部用水泡软; 油烧热后,把板栗放锅里爆炒几下,再把香菇放进一同炒,加点生抽,少许盐和糖和2碗水,然后盖上锅盖焖15分钟; 等板栗焖后,汁也收得差不多了,往锅里再倒点油,把切成小块的大白菜放进同炒(先放梗,后放叶),如果汁太少就留点水,等白菜快熟的时候,再加一点点盐即可上碟。 2.莲藕 俗话说:“荷莲一身宝,秋藕最补人。” 中医认为,莲藕有补血、凉血、止血的功效。生吃莲藕能凉血散瘀,熟吃更能补心益肾,滋阴养血,强壮筋骨。而莲藕粉更能消食止泻,最适合在秋季食用。 鲜藕茶 润肺滋阴 材料:鲜藕50克、水1碗半、麦芽糖适量。 做法:鲜藕切片后放入锅中,加水1碗半小火煮至1碗,再加入适量麦芽糖拌匀,放凉后即可当茶饮用,有清热解毒、益气凉血的效用。 自制藕粉粥 滋阴养血 材料:葡萄干、熟芝麻、山楂、花生碎等。 方法:首先将藕粉放入适量纯净水搅匀,再冲入95度的开水,将藕粉冲好。 再将准备好的葡萄干等加入藕粉中,慢慢搅拌即可食用。 3.银耳 著有《本草诗解药性注》的清代学者张仁安称其“有麦冬之润而无其寒,有玉竹之甘而无其腻,诚润肺滋阴之要品”。 银耳以其色白如银,形如人耳得名,又有白木耳、白耳子、雪耳等别称。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被人们誉为“菌中之冠”。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无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滋阴清热,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益气和血,补肾强心,健脑提神,恢复疲劳等功能。 银百秋梨羹 滋阴润燥 ![]() 材料:银耳10克、百合10克、秋梨1只,冰糖适量。 做法:将秋梨洗净去核切小块,加入水发银耳及百合、冰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后,食梨喝汤。 功效:清热、滋阴润燥,对黄鼻涕黄痰的热咳患者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鼻涕和痰比较清稀的咳嗽、阳虚体质的人则不适宜。 4.山药 ![]() 山药“色白人肺,味甘人脾。能滋润血脉,固摄气化,宁嗽定喘,强志育神“,能滋阴又能利湿,滑润又能收涩。是以补肺补肾兼补脾胃……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特性甚和平,宜多服常服耳。” 山药又名薯蓣,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的功效,属补气药,性味甘平,入脾肺肾经。既能补气,又能养阴,不寒不燥。因此无论大人小孩都可以食用。但因为有收涩的作用,所以不适合便秘的人。 山药之中最有名的应该就是怀山药了,有极高的药用价值。 健脾山药小饼 健脾养胃易吸收 ![]() 材料:山药粉、面粉、鸡蛋、麦芽糖、酵母 1、将山药粉,面粉,鸡蛋,麦芽糖以及酵母放入盆中。 2、将原材料充分搅拌,用模具印成心形。 3、醒发半个小时左右,发至两倍大。 4、不粘平底锅小火烙至两面上色,如果温度太高撒点水也是可以的。 5.白扁豆 白扁豆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种食物,性平味甘 ,吃起来微甜,有句话叫“脾得香而能舒”,在众多健脾化湿的方法中,有一种是通过芳香燥湿来达到的,就是说气味芬芳、性偏温燥的食物可以化湿。 白扁豆的芳香气味可以令脾气舒张运转,从而达到祛湿的效果。 此外,白扁豆的外形酷似我们的胃,按照以形补形的原理,多食对我们脾胃能起到养护作用。白扁豆和其他豆类一样,形状也接近我们的肾,因此可以补肾,对肾气不足的人群会有作用。 白扁豆粥 补益脾胃 ![]() 材料:白扁豆30克,莲子15克,大米60克。 方法:三者同以水淘洗干净,一同下锅熬粥,煮粥至烂熟即可食用,每日1-2次。 功能:补益脾胃、和中止泻。适用于脾胃虚弱、久泻、夏暑食欲不佳、口中粘腻等。 近期导读: |
|